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多难兴邦,这一充满辨证法的话语,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写照,是民族精神展现,民族力量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与国家安全是关系民族生存发展与国家兴衰存亡的永恒的时代主题。探讨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对华夏儿女振兴中华、维护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民族精神是国家的支撑在十六大报告的第六部分中,用了整整一节的篇幅阐述“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支撑。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不在于有肉体,而在于有精神。没有民族精神就是没有了国格。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在国际上是没有地位的,走到哪里都会  相似文献   

4.
传承民族精神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民族精神的传承问题。民族精神传承的主要领域是文治教化、道德建设、民俗民风、历史遗产、人格风范、国家主导等,其中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主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努力培育图书馆精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图书馆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创新文化、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机构。现代图书馆对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图书馆精神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形成过程中都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历史的延续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都不是短时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发扬我国传统民族精神的优点,吸收外国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代民族精神的发展趋势,创新民族精神的内在成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的问题;民族精神的本质是对民族和国家前途的关心和责任;民族精神的表现是对民族和社会的无私奉献;民族精神深深地隐藏在中国文化的内部.  相似文献   

8.
抗击非典是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严峻考验,也是对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一次最实际的考验和锤炼。中华儿女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历史上形成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创造了与新的实践相适应的新的民族精神,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为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和锤炼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塑造民族之魂,体现国家软实力,树立民族自尊心,意义深远。坚定信仰,放大和升华核心价值,不断增强凝聚力有助于抵御西方社会多样化思潮对人们思想、价值观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一方面通过明确民族精神的特点,梳理民族精神的脉络,提出重塑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措施;另一方面阐明了国家信仰的时代内涵及所面临的诸多挑战;进而对培育民族精神、坚定信仰、体现核心价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义重大深远。一、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江泽民同志早就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真正财富,不仅在于有形的物质财富,更在于拥有无形的文化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地域也有一个地域的精神,这种精神往往源于千百年来人们的历史传统、价值目标、精神追求。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广阔的云贵高原、茫茫的座座群山,给予云南各族儿女的是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以及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这种高原情怀与大山品质就是云南精神。它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更是未来。它既内化于民众之心灵,又外显于民众之行为。它支撑云南人民从古及今、从当下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韩国的崛起同其独特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其中,韩国学校在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儒家伦理是韩国学校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德育改革是韩国学校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历史文化教育是韩国学校培育民族精神的载体。这些经验值得我们探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西柏坡精神是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转折时期铸就的革命精神,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它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永远保持的精神品格,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培育和丰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华丽 《工会论坛》2010,16(5):95-96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营造校园文化,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5.
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家特性和精神追求。马克斯·韦伯和塞缪尔·亨廷顿都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体现了美国人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个人主义的国家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的国家特性。  相似文献   

16.
张平  马立军 《工会论坛》2004,10(2):94-9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重在加强教育。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基地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应当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 ,把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和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此,党中央要求我们“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建设魂之所在。 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核心环节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的大发扬,必然带来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大提高。反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既是历史文化传统的自然延续又是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并注重民族精神理论的建构。本文试就江泽民民族精神理论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体系展开  相似文献   

19.
当代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民族观念,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中的民族精神的状况存在着令人堪为担忧的问题,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学生中加强民族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政治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培育民族精神摆在了突出而重要的地位。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不容小觑。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塑造民族精神,才能展现民族精神的底蕴。发挥民族精神的潜力,使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