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为主题.对国内青少年网络成瘾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并就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比如:加强心理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和拓展心理学干预方法;从多角度进行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整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转折期。随着网络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网络成瘾。笔者根据前人关于网络成瘾的文献资料,围绕该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几种心理需求,从“补偿失败”、“逃避责任”、“寻求人际支持”、“躲避现实”、“从众”、“发泄不满情绪”等方面阐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心理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转折期.随着网络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网络成瘾.笔者根据前人关于网络成瘾的文献资料,围绕该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几种心理需求,从"补偿失败"、"逃避责任"、"寻求人际支持"、"躲避现实"、"从众"、"发泄不满情绪"等方面阐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心理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包括主观、客观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网络成瘾诱发的主要犯罪有侵财犯罪、性犯罪、人身伤害犯罪、黑客犯罪等。要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制定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网络越来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病理性使用计算机等造成的心理、教育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反思,探讨了青少年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成瘾者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手段,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成瘾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性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究其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网络的极大吸引力以及家庭教育失位、学校教育失力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各种方式做好预防工作,并在正确判断青少年网络成瘾"真假性"的基础上,激发青少年治疗网瘾的动机,以有效治疗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并评估成效,跟进服务。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认知方式、情绪调控、意志品质、角色认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青少年的人格偏差和行为障碍,网络成瘾已逐渐成为青少年性犯罪、暴力犯罪、财产犯罪的主要诱因,不仅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有碍法治秩序。应通过心理疗法、道德约束、法律规制予以有效应对,以减少网络成瘾犯罪。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行为是受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影响的。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应充分认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诱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已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剖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诊断标准、类型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揭示出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因素,并在此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健康上网教育、家庭和谐与交流、以及心理矫治和优化社会网络环境等方面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已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剖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诊断标准、类型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揭示出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因素,并在此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健康上网教育、家庭和谐与交流、以及心理矫治和优化社会网络环境等方面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发放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等相关问卷对湖南警察学院大一新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湖南警察学院新生的网络成瘾总检出率为10%,其中男性高于女性,非公安专业高于公安专业。在具体的心理特点上,网瘾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有更高的自尊水平。对网络成瘾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团体辅导和干预研究后发现,学生网络成瘾程度有所下降,同时强迫性上网症状、时间管理问题等问题有所改善,研究结果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定可资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认识和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健康教育有现实与积极的作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防治应当建立新视角、探索新方法,打破"学业预警+心理干预"这种戒断式的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常规教育引导方式,实现从"网瘾"走向"网创"的"转移式"网络成瘾防治新方法,在尊重学生对网络的爱好和兴趣的基础上,依托网络本身的优势,促使大学生成为"网创人才"。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预料,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也日益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首先要着力提高青少年自身控制能力,其次要联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实施科学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错失焦虑在女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采用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量表、错失焦虑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956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错失焦虑、手机成瘾均呈负相关(r=-0.29,-0.44),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朋友支持、家人支持、重要他人支持均呈正相关(r=0.55、0.53、0.52),错失焦虑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51),手机成瘾与朋友支持、家人支持、重要他人支持均呈负相关(r=-0.16、-0.15、-0.18)(P值均<0.01)。控制性别、年级差异后,基本心理需求满足能显著负向预测女大学生的手机成瘾(β=-0.43,P<0.001)。错失焦虑在女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3,P<0.001)。朋友支持在女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影响手机成瘾的中介路径后半段起负向调节作用,错失焦虑的中介效应受到朋友支持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湖南青少年吸毒的现状来看,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吸食毒品种类不断增加;二是范围不断扩大;三是吸毒人数增多。青少年吸毒有个体、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原因,应该从建立防范青少年染毒社会机制、牢固在校学生拒毒防线、强化惩治毒品犯罪力度、加大普查检测力度、消除社会歧视、注重家庭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治理,减少和杜绝青少年吸毒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成就动机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程度与成就动机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干预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344名中学生进行测验,然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性别对网络成瘾程度的主效应显著,男性网络成瘾程度高于女性;性别对成就动机的主效应显著,男性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女性;2)是否独生对成就动机的主效应显著,独生被试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非独生被试。3)网络成瘾程度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成就动机的学习、控制2个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成就动机水平预测其网络成瘾程度。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络被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预防和控制应立足于犯罪、被害和国家三元结构,被害人是犯罪预防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青少年网络被害包括精神性被害和物质性被害,青少年易遭网络被害的原因与其年龄、生理、心理特征紧密相关,具有网络被害性、加害与被害的互动性和被害的高发性和被害类型的特定性等特征。青少年网络被害预防包括社会被害预防、群体被害预防和个体被害预防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网络世界的生活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约束力相对较弱的虚拟世界,人们能够自由地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甚至颠覆传统的文化价值和语言习惯,这些特性都对时下"90后"青少年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火星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目前这种特殊的网络语言符号已为青少年群体广泛推崇并视为他们自己的独特语言体系。从符号互动的视角分析这种新兴的亚文化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运用于日常生活所引发的矛盾,旨在如何理性看待该现象并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9.
浙江是人口流动的大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利用暑期来浙与父母短期团聚,但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性侵害、犯罪和沉迷网络等.文章对暑期流动未成年人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一条“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导,企业提供物质支持,政府和家长积极作为”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体,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向的.其积极影响包括能促进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性成长,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拓宽视野.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应积极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