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颜武 《先锋队》2014,(11):15-19
当前,要以“直捣黄龙”的气势,严厉打“老虎”、拍“苍蝇”,果敢地拆毁一个个腐败圈子,进而健全制度,改革机制,完善体制,建立起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体系,以及有效长效的监督机制,切实将权力关进笼子,从而毁掉编织腐败圈子的条件,铲除滋生腐败圈子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圈子”是指具有相同爱好、相近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俗话说“三个向灯,四个向火”,谚语云“鱼找鱼,虾找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都是“圈子”。数年前,笔者在一篇题为《说圈道权》的杂文中说过:以一点为中心,画一个等距离的360度的弧线,在几何学中称作圆,俗话叫作圈。现在,我对这个“圈”又有了新的见解:这个连阿Q也画不圆的“圈”,如今却被我们的“新画法”画得精妙入微、出神入化。笔者以为,那“圈”分明就是权钱的山头,就是利益的尾巴。  相似文献   

3.
“塌方式腐败”需要标本兼治。一方面,防微杜渐,及时遏制腐败苗头,杜绝养虎为患。同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集中和滥用,坚决清除依附在权力磁场周围的“圈子”和“山头”。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宗法族制历史传统的国家。以亲情、人情为纽带形成的血缘、乡缘、学缘、业缘这四个“圈子”、四重关系,构成了“人情开道”这样一种特有的观念文化现象。这种观念文化,成为“思想觉悟”、“制度漏洞”等原因之外的另一个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春华 《先锋队》2011,(9):60-60
在中国的权力场中,由圈子恶习、帮派意识、围墙效应造成的“小一统”腐败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6.
9月24日,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涉嫌受贿一案公开审理。从相关报道的情况看,贯穿于刘铁男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行贿受贿行为,呈现出典型的“圈子腐败”特征,也使得刘铁男“三圈”内的一些成员因此“一损俱损”。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的腐败,一般都不是孤立的现象,往往不是形成"窝案",便是导致"圈子腐败".而"圈子腐败"尤其需要警惕."圈子腐败"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田湘波 《廉政瞭望》2013,(19):23-23
腐败“小圈子”实质上是“裙带关系”,而“裙带关系”是公私利益冲突中的影响型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还有交易型和“旋转”型)。“裙带”,本指妇女衣饰。到了宋朝,人们把因妻女、姊妹的关系而得到的官职称为“裙带宫”,把相互利用、攀援的姻亲关系称为裙带关系。当然,当下的所谓“裙带关系”早已超出原来亲缘关系的界定,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和战友之间等都可能成为“裙带”的附属。但是,裙带关系中的核心关系是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现代官场腐败“小圈子”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但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加大反腐力度,相继查处多个“重量级”案件。这些腐败案件背后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腐败分子之间往往存在种种密切关联,甚至来自同一个“圈子”。“ 圈子”一词本身并无褒贬,作为社会人,不可能完全没有社交圈,可以因力相同相似的学历、经历、兴趣爱好成为同学、同事、朋友,也可以因为相近的血缘、地缘成为亲戚、老乡。  相似文献   

10.
正官员圈、娱乐圈、朋友圈、校友圈、老乡圈……套用一个俗套的句式: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圈子。如今,圈子却有被"玩坏了"的节奏:官员圈中贪腐不少,娱乐圈中黄赌毒频出。除了感叹"贵圈真乱"之外,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想想,假如圈子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活方式,我们该如何与圈子好好相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中纪委全体会议上指出,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腐败的产生与权力滥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腐败的要害和核心是权力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三权制约”的实质就是“制度反腐”,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权力腐败一直是个祸害。古人也曾为纠治权力腐败动过脑筋,像中国古代有御史制度的创立,近代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学说就诞生于制约权力腐败的思考。但是,权力腐败问题并未因此解决,由此造成的社会弊端仍然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13.
曹林 《廉政瞭望》2013,(21):51-51
腐败在我们的语境里其实是一个很“宽容”的词,似乎只有“把不该拿的钱往自己腰包里捞”,才叫腐败。其实严格来说,不仅权钱交易是一种腐败,任何背离了民本的权力承诺、“权不为民所用”的行为,都是权力的腐败。  相似文献   

14.
四、关于腐败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一)权力是腐败产生的根源,腐败是权力异化的结果。有的同志认为,“权力的普遍存在是腐败产生的一个原因”,“腐败的实质,在于公共权力的异化”,“腐败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它的根本属性,就是某种权力的蜕化和变质”,“腐败是权力的赘生物,其实质是权力变异”。这种权力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权力  相似文献   

15.
权力腐败是当前腐败现象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是一种最危险的腐败。因为这种腐败发生的主体是各类管理机关和政府公职人员,而各级领导干部又是该主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权力腐败不仅败坏党风政风,而且直接侵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因此,遏制权力腐败是当前反腐败的一个突出课题。一、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首先,物质利益的诱惑是权力腐败的第一推动力。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让…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7,(10)
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个人工作之余都有自己的"圈子"。如果细分这个"圈子",又可分为"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等。人是社会的人,固然离不开"圈子",然而,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圈子"的关系则是个大学问。许多领导干部走向腐败,与自己的"圈子"有直接关系。回顾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观察那些被绳之以法的贪官,我们就会  相似文献   

17.
吴贻伙 《共产党人》2009,(10):44-45
近年来大量的案例表明,领导干部腐败大多是"圈子腐败"。这个圈子的圆心,就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半径就是滥用权力牟取私利,圆周就是依靠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牟取私利的人。  相似文献   

18.
一 腐败是掌权者出于私利而滥用权力造成的权力越轨。这种人格化的权力越轨行为固然涉及到道德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涉及到法律问题,但其实质是政治问题。这与普通社会成员越出道德和法律的界限谋取私利的越轨行为不同,那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比如一个窃贼偷东西,这不能说是政治问题,因不涉及权力的运用。而一个掌权者利用社会公共权力侵吞占取国家或公民的财产,因事关公共权力的非公正运用,当然属于政治问题。 因此,尽管权力腐败大量地是以经济违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却不应仅从经济上分析,还必须从政治上分析其实质、认清其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24):45-46
随着我国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大,领导干部“闯红灯”显著减少。但值得警惕的是,“亚腐败”却有蔓延之势。所谓亚腐败,是指在权力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像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家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机敛财,就是一个“亚腐败”的表现。亚腐败的危害并不亚于腐败,可以发生质变直达腐败。  相似文献   

20.
腐败之因与廉政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之因与廉政之策□张锋通常所说的“腐败”,其实是“权力腐败”,即权力变质,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使用于私利的目的。从法学的角度说,腐败应包含以下四个要素:(1)行为的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2)行为的主观方面具有谋私的动机;(3)行为的客观方面是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