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保候审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措施.在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还不够缜密和完善的今天,取保候审作为非羁押性措施,如果得到准确有效地运用,必将在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保障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状况的情况下,重新检讨了取保候审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改革的思路,提出了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的立法规定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当前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完善设想,如变革我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的基本理念,保证方式的多元化及完善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风险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范围,本文在解读我国立法对取保候审的具体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现状和借鉴域外经验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问题进行解决,达到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完善——以加拿大的保释制度为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英辉  何挺 《法学评论》2007,25(5):107-113
由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在法律规定上的不完善,使其承担的降低审前羁押率的预期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鉴此,有必要借鉴加拿大保释制度的相关规定,对我国取保候审的性质与程序构造、取保候审的方式、取保候审中的证据运用、取保候审的救济以及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特殊规定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李迪 《法制与社会》2010,(31):56-56
取保候审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对保障人权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取保候审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取保候审适用率低,超期羁押现象严重。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司法实践,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取保候审制度是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若能准确有效地适用,必能在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保障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现行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司法实践中操作混乱,导致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入手,主要提出了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几点建议,指出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出路是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从现行取保候审制度着手展开。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取保候审制度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偏颇,导致刑事司法实践中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最近出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虽然在立法上对取保候审制度做了某些修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修改后的取保候审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因此,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仍是我国一个重大而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在立法上和执行中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偏差,不能完全发挥该制度应有的价值,因此需要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来一直将限制适用逮捕强制措施作为司法改革的目标,而取保候审作为替代逮捕的强制措施,必将得到扩大适用.新刑事诉讼法已经对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完善,通过实务调研,能够发现取保候审的扩大适用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土壤.构建以检察机关为审查主体的取保候审司法审查制度,将取保候审设置为权利与权力的结合,加强对违反取保候审义务行为的处罚,建立全社会连动的信息平台,并辅之以科学的考评机制,可以促进取保候审的扩大适用,更好地实现这一制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有力的保障了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有效的缓解了看守、羁押压力,节约了司法资源,但由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起步较晚和历史的局限性,在立法和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致使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其设置的意义。本文通过提出取保候审检察监督制的概念,探析取保候审检察监督制在法律监督方式和内容方面的构建及完善取保候审检察监督制的方向,以期得到解决取保候审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从立法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勇 《法制与社会》2010,(10):57-58
取保候审制度作为一种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它的基本价值就在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这一制度作为一种未决羁押的有效的代替措施,符合了维护公民诉讼权利的基本原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因其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特殊性,所以我们对于其不被羁押、获得的取保候审的权利应该特别予以强调,根据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共同认识和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使得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可以成为改革我国整个取保候审制度的一个突破口。本文拟就中国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王会 《法制与社会》2010,(4):131-131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历经改革、不断完善,但仍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它的适用也引发了学术界和司法界的激烈讨论和评议,本文从立法的层面提出了取保候审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诚信的角度分析了完善取保候审的道德因素。  相似文献   

15.
论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在我国是一项强制措施,其使用范围、保证方式、决定程序以及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履行等均受诟病,羁押的实质是拘留、逮捕措施的必然状态。羁押是常态,取保候审是例外。遵循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有关保释的精神,借鉴法制发达国家保释制度之长,以改革和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从而使取保候审成为一项保护公民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很重要的非羁押强制措施之一,对保障犯罪嫌疑人基本权利和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我国现行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新《刑事诉讼法》对该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是该制度在诉讼实践中依然存在种种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极大影响该制度在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等方面功能的发挥。本文以新刑诉法为视角,从取保候审现存问题出发,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无罪推定原则为刑法的核心原则。未决羁押有背离无罪推定原则的嫌疑。现代法治国家,主要通过取保候审制度限制、减少未决羁押的适用。我国新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制度有这较为详尽的规定。但是,也存在着不尽完善之处。本文比较分析了两岸的取保候审制度,针对我国大陆地区取保候审制度的一些不完善之处,在吸收借鉴台湾地区司法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立法对取保候审的功能定位重在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虽然如此,但不可否认取保候审制度也包涵着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但从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来看,取保候审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对取保候审制度的功能定位的偏差。改革取保候审制度,正确地定位取保候审制度的功能应是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取保候审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的一种。该制度保证了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也降低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对公民的人身自由的限制。但是由于我国在取保候审制度立法上的不完善,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制度的实施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如何结合现今的司法实践来不断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立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