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四个全面"话语既是党带领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以及世界发展趋势结合的成果。"四个全面"具有话语目标设定与话语实践语境的历时性差异、面向"中国问题"与"中国实践"、"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的整合三个主要特征。这一话语的价值在于标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维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突出了实践积累与理论创新基础上的中国特色话语创新。  相似文献   

2.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俄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革命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帝国主义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胜利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策略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设的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十月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纪念十月革命,就要继续坚持十月革命的精神、道路和基本制度,也要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贬低乃至否定列宁主义,不仅会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3.
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重要保障。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表现在他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的自觉与坚守之中。邓小平的制度自信既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更源于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也与他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不断取得伟大成功的奋斗历程密切相关。邓小平的制度自信思想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来自于对我们自己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来自于对当代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入比较,更来自于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自觉把握。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必须进一步研究与探索规律,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本质和真谛。  相似文献   

5.
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到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围绕发展内涵的理解、发展目标的定位、发展方式的选择以及发展评价的建立等方面,建构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话语体系,完成了从革命话语体系向建设话语体系的转变。回顾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话语体系的建构与演进的历史与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既有利于在历史的脉络中把握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从而增强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以自觉自信的理论研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赵俊凤 《学理论》2015,(4):1-2,20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十八大报告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丰富内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无论是回想邓小平时代,还是走出邓小平时代,都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8)
本文认为必须从理论逻辑和历史现实依据的视角去辩证地看待三个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所形成的道路自信是价值观自信形成的根本前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结提升所形成的理论自信是价值观自信形成的重要支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所形成的制度自信是价值观自信形成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成为学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主要是研究制度自信的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国际比较视野中的制度自信;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关系;制度自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等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9.
尚勋武 《民主》2013,(4):12-1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次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会议最重大的贡献体现在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的政治宣言。十八大报告最重大的成就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出了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强音。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彰显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3)
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源头,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正确性,从而能够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论证了不通过资本主义而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新道路),新道路的理论论证之中所蕴含的一般原理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走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第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与政权;第三,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新道路的一般原理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走这条道路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党通过理论、实践、历史、现实检验得出的正确选择。道路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来源于科学的理论指导、成功的实践总结、必然的历史选择、现实的国情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2.
王莉 《理论视野》2014,(7):27-30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直面问题,化解困惑,达成共识,必须从现实、理论和历史三个维度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3.
陈锋  张胜山 《学理论》2013,(13):12-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着力点、落脚点,用历史的变化、现实的成就、国际的比较进行教育,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21,(8)
正随着我国逐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优势充分显现,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普遍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评价普遍提高。当前,我国的发展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世界舆论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尚待加强,有理说不出和有理说不清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15.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实践运动和理论学说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毫无疑问,共产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仍需遵循的价值定向。在中国当代现实语境中,共产主义话语并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获得相应的抬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共产主义话语体系的缺失导致其经常处于被遮蔽状态。在构建"理论中国"和实现文化自信的现实要求下,我们有必要在理论和现实中把握住共产主义的特质,围绕其价值话语、实践话语和"世界历史"话语三重维度进行共产主义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4)
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续奋斗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兴旺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关键在于我们的青年一代是否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因此,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其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结了几代领导集体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是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和导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探索道路自信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7.
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源,有利于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根源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实践根源是苏联模式在中国合乎规律的发展,认识根源是对资本主义的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中华民族对自己所高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自信,是实现"中国梦"愿景的政治基石。然而,在当前我国高校的一些知识分子中,由于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存在"三个自信"认同问题。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当前我国应该不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红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证,持续性推进高校知识分子对"三个自信"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认识的深化,而且表明我们党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的实践路径.然而,道路自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从主体自觉、实践探索和环境塑造等三个维度着眼,以强化理论武装、推进改革开放和塑造良好环境为着力点,更明确、更自觉、更坚定地坚持和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的思想基础是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论证了道路自信的合理性.坚持什么样的道路,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而政治信念的坚定取决于思想清晰,取决于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20.
张铁梅  李忠亮 《求知》2020,(5):44-47
当今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很多选择走西方式民主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民主化困境中而不能自拔,在西方式民主话语日渐式微的同时,植根于中国大地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与理论却取得了重大成功。树立中国民主的"多维自信",建构中国民主理论的话语体系,是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需要,也为人类社会民主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