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红十字会来说,郭美美事件是一次危机.抑或是一次改革的契机?红十字会如何重塑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身为中国公益慈善业界“大象”的红十字会.该怎么转身?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李淼 《中国公证》2013,(10):26-26
担心权益被侵害但不知道该如何维权.想办理公证但不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想多了解公证程序和法律知识但缺乏相应渠道,怎么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公证处于2013年7月初.开通了全省公证行业首家实名认证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此后涉及公证法律问题。民众只需借助手机微信终端就能够与该公证处实现便捷互动。  相似文献   

3.
栗阳 《法制与社会》2013,(29):81-82
复旦黄洋中毒案迅速侦破使19年前清华朱令中毒案再次被人们热议。案件是因为特权干预司法而不了了之吗?法律敢对特权说不吗?19年来公众对此案众说纷纭,面对种种质疑司法缺位和程序不合法使法治公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19年后的黄洋案,司法介入迅速,证据得以保全;司法贴近民众,疑虑得以消除;公众监督加强,特权难以干预司法公正.这都体现了法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我们时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4.
救父葬母。10岁女孩金金的不寻常心愿,让公众首次把目光投向这个不寻常的群体——罪犯的家属。 大墙内的人开始改造生活的时候,他们的妻子,丈夫、儿女、父母……经历过、正在经历、将要经历什么?是邻居的白眼?是生活的窘迫?是无所依靠的孤独?  相似文献   

5.
杨海蛟 《政府法制》2012,(24):14-15
虽然党的反腐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但官员堕落的新闻总是不绝于耳。公众惋惜的同时也不免发问,这些原本奉公守法、廉洁自清的好官是如何走上不归之路?是制度疏漏之错还是理想信念缺失?如何让好官不再堕落?  相似文献   

6.
阮加文 《法人》2011,(2):40-53
如果没有这些公司,公众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为什么每年总有一些企业甚至是受人尊敬的一些全球性品牌,也会犯下那些低级错误?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却无法知道其自身面临的真正挑战?  相似文献   

7.
曹明德 《法人》2011,(9):40-42
渤海溢油事故的主角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国家相关行政部门有没有及时披露事故信息?为什么相关行政部门不及时主动代表国家提起损害赔偿诉讼?本次案件为何没有考虑到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公益组织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公众正期待这一连串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公证机构的民事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社会生活日趋丰富,诚实信用、安全便捷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迫切需求。但是同时。社会上也有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公众对公证的信赖弄虚作假、欺瞒使诈,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近年来,这种违法犯罪现象发展迅猛,大有泛滥的趋势,这不仅给信赖公证书的相对人造成损失,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公证秩序,损害了公证形象,恶化了公证执业环境。与此密切相关.公证机构的赔偿问题就成为当前公证行业和法律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公证机构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什么情况下应承担赔偿责任?承担何种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要点提示】提供抵押担保仅是被告人非法集资的一种手段,不能因此否定他向不特定公众借款,从而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行为构成犯罪这一客观事实。被告人以抵押担保、高息吸存等不同方式.向不特定公众借款,当其行为达到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扰乱了金融秩序,则其向不特定公众借款行为均构成非法集资行为.不能以是否提供了抵押担保来区分被告人...  相似文献   

10.
你冒着实名之险写下的举报信,耍寄将何处?纪委、监察局、反贪局……或许,你最终寄到了这儿——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反腐专家林捎的办公室。“这已经是第12箱举报信了.”2012年12月5日上午,记者到访时,她正在整理中央党校收发室送来的信件,“公众想实名举报,可是不知道向哪举报,可能病急乱投医,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13,(16):6-6
因公出周、公务车辆、公务接待,“三公经费”花了多少、如何花、花在了哪儿,一直为社会关注。7月18日集中亮相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账本是否够细够明白?能否经得住公众的检验?还有哪些看不清楚说不明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如果盘点2013年的网络关键词.“火箭提拔”注定会位居前列。在网络话语追问下,官方以前所未有的敏觉作出回应。一批年轻就身居要职的“官二代”不得不现出原形。在非正常“火箭提拔”的背后。究竟是由于公众的“仇官心态”。还是官员的德行有缺?是法治的缺失,还是人治的尾巴不掉?透过“火箭提拔”.一幅栩栩如生的官腐图景展露世人眼前。也引来更多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就立法原意而言。官员道教的制度化是对官员道教行为的规范约束,还是鼓励这种形式的权力反省?进而言之。官员道教制度化以后,道教行为将会越来越多。还是变得越来越少? 日前,深圳市监察部门出台了《深圳市政府部门责任检讨及失职道歉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政府部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或严重社会影响的,应当向公众道歉。  相似文献   

14.
面对急救车送来的“无名无钱”的病人,医院如何面对?不救,医德良心何在?救,谁为医院埋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近日出台新规,医院见死不救者最高可罚款5万元。政策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为政府尊重生命叫好,医院为“谁来为医疗费埋单”叫苦。业内人士指出,一面是救死扶伤的天职,一面是医疗款拖欠的无奈,仅靠一条规定恐难以破解“有病无钱莫进来”的尴尬。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高英 《法制与社会》2010,(12):168-169
在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公众参与热情不高、参与效果不理想等.本文指出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通过完善立法、建立相关配套制度等措施,以推动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地方立法的民主性诉求。  相似文献   

16.
96%民众不满权力不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芸 《政府法制》2008,(24):36-37
——96.11%的受调查者表示“由权力造成的不公平”是当前社会不公平现象最为突出的表现。 ——68.45%的受调查者表示目前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例。对目前社会贫富差距现象,公众表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7.
魅力朱镕基     
华文 《政府法制》2013,(9):38-39
中国高官退休后,淡出公众视野,时下已成常例。而“朱镕基热”依旧风靡全球。8年来,民众依旧以各种方式.去表达对这位前总理的无比崇敬之情。那么朱镕基究竟有哪些人格魅力呢?  相似文献   

18.
“老人倒了.你扶不扶?”这竟然是一个问题!但这怎能成为一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郭美美事件”沸沸扬扬,使中国红十字会深陷信任危机。受此影响,其他慈善捐款、义务献血等都出现明显滑坡,北京、郑州、合肥等地甚至陆续发生“血荒”。公众对红十字会的不满.折射出的是对整个慈善的愤怒:内部管理不透明、财政不公开、监督不到位等因素,让公众的不信任情绪发酵,导致对整个慈善行业公信力的质疑。相比国外一些慈善机构不为金钱轻视良心的信念.以及为了维护公信力和坚守道德底线所做出的努力,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中,日理万机的高层领导人,是否有时间休假?在各种公众的节假日,他们能否保证休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