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法庭内外》2010,(8):59-59
法官: 我有一亲属林某是一个经营家用电器的个体户。今年3月经人介绍林某与田某达成口头协议,其主要内容是:田某自带工具为林某卖出的空调负责安装,每安装一台空调在用户没有意见后林某负责给田某30元报酬;田某应当做到随叫随到,田某在安装空调工作中受到伤害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2.
袁梅  李玉 《公民与法治》2007,(10):43-43
林某是一家国有公司经理。2007年1月8日,林某为非法获取公司资金,与身为农民的表弟钟某伪造了一份《农产品购销合同》,然后让钟某出具了一张面值7.89万元的售货证明及发票,由林某签名在公司报销。钟某领取该款后,分得1万元,其余则交给林某挥霍殆尽。事后,对林某构成贪污罪并无异议,  相似文献   

3.
贪污的赃物去向不明是否影响贪污罪的成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林某,系某县粮油收储公司仓库保管员。经查:2001年由其负责保管的仓库里的稻谷共计107587公斤。2002年8月至11月,某县粮油收储公司陆续从林某保管的仓库里销售稻谷。2002年12月某县粮油收储公司对林某的仓库进行盘库并对帐,发现林某保管的稻谷进库和出库的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3日.犯罪嫌疑人周某某开车与其公司老板祖某、业务员林某在江苏无锡办理完业务后。祖某受无锡某化工厂委托将三张银行承兑汇票捎给淄博某化工公司。在返回淄博的路途中,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趁祖某、林某下车,自己一人在车上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广西玉林市第二百货公司问:个体户文某因向金融社借款,找到我公司下属商店(不具备法人资格)负责人林某,要求其担保。林某未经公司同意,利用职权和掌管公章之便,在借款合同上加盖公章担保。文某逾期不还借款,经到法院诉讼,法院判决我公司及下属商店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在定某无力偿还情况下对我公司强制扣划款项,造成公司损失,请问:林某私自担保应否对公司承担经济责任,如何追究?本刊法律部答:担保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情况下,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是法律规定应有之意。担保人不履行连带清偿责任的,法院可对担保人强制执…  相似文献   

6.
2001年以来,海南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经理李某、副经理唐某以公司名义从香港购进一些医用消化道尿道的内窥设备零部件。为了逃避检查,偷逃关税,通过特快专递密封邮寄,前后数次邮寄回公司出纳林某家中给林某收,或者寄回公司给业务员晋某、李某收(因专递以个人实名收有身份证领取方便),这些人收到后按经理层的指定寄给国内用户,并收领现金与记帐。据初步认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9,(4):58-58
我弟弟小章是某旅游公司的导游,按带团收入获得薪酬。去年11月份在一次带旅游团队外出后,乘坐林某驾驶的中型客车归来(林某为某汽车公司员工,客车系旅游公司向汽车公司租赁使用),途中遭遇车祸致使小章受伤。经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林某应负该事故的主要责任。现在我弟弟小章治疗出院了,请问,小章能否向旅游公司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  相似文献   

8.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林某原系中国工商银行某县支行信贷股副股长(负责全面工作)。在1993年1月间,林某为解决其朋友谢某某借款的要求,在该县某国有公司与其联系贷款时,林某提出可以协助公司贷款20万元,但需将其中10万借其周转的条件和要求,当该公司向县工商行所贷期限为3个月的20万元贷款到位后,林某向该公司借10万元转借其朋友谢某某,并书写一张“兹借到某某公司人民币壹拾万元  相似文献   

9.
《江淮法治》2011,(18):52-52
编辑同志: 董某乘坐A客运公司的客车外出.途中因琐事与杨某发生纠纷.董某要求司机林某停车让其下车。林某未理睬,依然继续行驶,以致董某被杨某追打致伤。在打架过程中,司机林某未停车劝阻也没有报警。后经诊断,董某的伤情为鼻骨骨折、软组织损伤。董莱要求A客运公司承担医疗费、误工费损失,A公司认为董某应找加害人杨莱赔偿。请问,董某是否有权要求A公司赔偿?  相似文献   

10.
案例:林某到上海某公司做融资工作。双方签订了一份英文协议,约定报酬为每月工资加提成,期限为4个月,没有“三金”,期满表现好转为正式员工。同时,公司和他签订了保密协议,并要求他按照员工手册遵守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履行同其他员工一样的义务。到期后,林某凭借自己出色的工作业绩和公司续签了合同。不久,林某发现公司仍然没有为自己缴纳“三金”,遂到公司交涉。该公司却表示公司与他续签的协议是一份“劳务合同”,每个月支付的报酬不是工资,而是劳务费,所以,公司不承担“三金”和任何福利保障。林某气愤不已,遂到当地劳动仲裁…  相似文献   

11.
周丰  余嫚 《江淮法治》2012,(21):43-44
案例 周某于2009年12月14日与金太阳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金太阳公司开发建设的“河畔花城”小区住宅一套,合同附件(四)补充协议(二)第四条中约定:物业出卖人对买受人提出如下要求:不得违反统一管理要求擅自安装防盗门窗、空调、晾衣架等(向物业服务公司申请同意后符合统一样式的方可安装,防盗窗只能安装在窗子内侧)。  相似文献   

12.
犯罪嫌疑人胡某,男,系个体经营人员。林某,女,系某镇工作人员。胡某与林某关系嗳昧已近两年。2006年9月26目下午,胡某驾车陪同林某及其母看望病人,于当晚6时许返回住地。后胡某与林某到一酒店饮酒吃饭。二人共饮两瓶半斤装白酒和五瓶啤酒,于当晚9时许离开酒店,此时林某已酒醉。胡某素知林有酒后闹事的习惯,便随意驾车带林某沿公路行驶兜风醒酒。当行至一河大桥桥北50米处时,由于林某打开车门,胡某将车停靠在路边,跟随林某下车走下河坡,沿河边石板台阶走出20米后停下。林某脱掉高跟凉鞋和丝袜,坐在岸边台阶上并将两脚泡入河中。胡某在旁劝解,后林某起身并挣脱胡某阻拦,跳入距河岸一米远的河中,并仰面漂在河岸边。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案情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东南沿海某城镇开发一楼盘时,镇长杨某在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了很多关照。1999年楼盘完工后,为表示感谢,公司总经理林某决定赠送杨某商品房一套,当时市场价约为人民币20万元。在林某将房屋钥匙交与杨某时,杨某为掩人耳目,开具数份房款欠条交与林某。2002年年底,杨某为办理房产登记,让林某开具购房发票。为少交税款,杨某特意要求林某在购房发票上少开数额,林某遂开具了13万元的购房发票,并连同以前的欠款条一并交与杨某。2003年杨某正式将房产登记至自己名下,后被人举报案发。  相似文献   

14.
从事律师工作十年来,曾代理了多少诉讼案件已不太清楚。大多数案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消失在记忆之中,而唯独林某上诉一案却至今难忘怀,并时时勾起我的回忆……林某与魏某合伙经营木材三年之久,后双方发生纠纷,合伙经营暂时中止。1994年7月的一天,某县法院将林某传去,并告之魏某已向法院起诉,同时要求林某首先预交现金2000元,被林某拒绝。但法院未给林某送达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当林某陈述自己的理由时,一法官说:“证据拉上一火车也没用。”8月18日,魏某纠集多人找林某闹事,林某将其中一人制服并交到当地派出所c后不到一…  相似文献   

15.
《检察风云》2011,(5):63-63
上海同盛水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由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南汇自来水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是集自来水供应、给水设计、供水设备维修、管道安装、水管配件供应为一体的企业。专业负责对洋山深水港区的供水任务。  相似文献   

16.
没戴安全帽,窗外没有防护网,王师傅把保险绳往腰间一系,就从18楼窗户翻了出去,攀到19楼外墙侧的平台。屋内的工友把绳子的另一头系在空调外机上,递了出去……两个小时、几十米高、一台空调,安装结束后,公司给王师傅和工友两人一共发了75元安装费。  相似文献   

17.
1案件资料 2005年7月18日晚,林某和李某(男,29岁)到南宁市某娱乐城消费,期间认识3位女子并一起喝酒。7月19日凌晨1时许,林某和李某带了其中两名女子到某宾馆住宿。在房间内,林某和李某喝了两名女子购买的“红牛”饮料。19日14时45分,宾馆服务员发现李某死在房间内,林某昏迷不醒。林某和李某随身财物丢失,两名女子去向不明。  相似文献   

18.
案情1995年6月,福建省连江县外经贸局干部林某承包经营县旅游公司下属某酒店,按合同规定提交了风险保证金人民币339万元。承包一年后,林某在上交了60万元当年承包金后,以发包方违约,给其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为由,提出终止合同,并要求退还风险保证金。同年12月9日,县旅游公司经集体研究,同意终止合同,退还风险保证金中的17万元人民币。公司将此决定上报县外经贸局审批。外经贸局主任办公会议经研究同意退还ISg万元人民币,但不承认县旅游公司违约,认为退款理由应改为“退还承包金”,对原交纳的风险保证金决定予以没收。1‘j97年…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案情2008年10月,犯罪嫌疑人张某、林某在贵州省开阳县某汽车租赁公司租车主孙某的一辆别克轿车,约定租期一天,租金为人民币280元。犯罪嫌疑人张某、林某办完租赁手续后,在使用租借的别克车过程中,见该车不错,遂商议把该车占为己有,商量之后便决定对该车进行改装,不再归还给租赁公司。车主孙某在租期届满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林某并没有归还所租之车,  相似文献   

20.
《法庭内外》2009,(7):59-60
2007年6月,林某与我们三人共同出资开办了一家“农资商城”,林某为负责人。2008年12月,宋某前来赊购了3.6万元的货物。由于宋某并未按期付款,2009年28,大家遂提起了诉讼,并由林某作为诉讼代表人。可林某事后却碍于朋友私情,表示不要宋某偿付货款。请问:该行为有效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