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律师》2002,(11):81-81
“WTO背景下规模律师事务所发展与管理研讨会”于9月28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律师协会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协办,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承办。本次研讨会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上海举办的一次深度研讨中国规模化律师事务所发展与管理的高级研讨会。目的在于讨论入世后,中国律师事务所在规模化进程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随着中国入世后的国际化进程和中国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中国企业的大重组,中国更需要“团队服务型”的律师事务所来提供与中国国际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WTO     
WTO候任总干事素帕猜应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之邀,最近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作了题为“中国与WTO”的演讲。他透露了中国入世的七项承诺:  相似文献   

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律师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希望同在,为了使律师把握“入世”的机遇,勇敢地迎接“入世”的挑战。荆州市律师协会于三月二十五日组织了“WTO与律师业”知识讲座,市直、城区律师事务所律师以及市司法局机关干部近100人参加了听课。讲座围绕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知识、“入世”对我国主要行业的影响、“入世”后如何为各行各业提供优秀的法律服务以及律师应作哪些准备等内容展开。荆州市律师协会组织“WTO与律师业”知识讲座@刘青$荆州市律师协会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1日,是人类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元旦,也是中国经过15年漫长的谈判历程终于加入了WTO的第一个新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进行了一次题为“中国入世后的挑战与对策”的重量级讲座。虽然正值佳节,但是听者依然云集而来,整个会场除了主席台外几乎给塞成了沙丁鱼罐头,笔者也便作为诸多“沙丁鱼”中的一员,再一次聆教了我国经济学界泰斗级人物对中国经济问题的闪光思想和独到见解。对于厉教授的观点,笔者总体取支持态度。因为正像厉教授对中国入世持绝对的肯定态度一样,笔者对中国入世也…  相似文献   

5.
4月15日至18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广东省顺德市召开了全国政府法制办主任会议。会议期间,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杨景宇作了“适应入世形势,加强法制建设”的报告;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中国入世谈判原代表团副团长李适时作了“WTO与WTO规则”的报告;国务院法制办秘书行政司司长汪永清作了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 保护中国律师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的蕴藏,春的播种,夏的耕耘……多少坎坷、多少踌躇、多少人们的呕心沥血,将秋天染得金黄。经过15年的努力与艰辛;经过15年的梦想与期盼,中国入世谈判历程终于定格在2001年9月17日22时19分,使得中国新世纪的第一个金秋显得更加绚目靓丽。中国入世谈判的圆满成功,势必再次引发国内各界专家、人士有关WTO的研讨与讨论。中国法律服务市场面对加入WTO后的对外开放,也给中国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主要是中国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带来机遇的同时,增添了不可回避的思考与挑战。因为,将自己的法律服务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与国际规则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仍在管理体制、法律服务人员的素质及法律服务机构的组成设置等方面存在的急需改进、解决的问题。加入WTO后,我们的法律服务市场是否能适应国际“游戏规则”我们的律师业在世界性的竞争中是会得到长足发展,还是要亲身体会一下“印度入世后没人会打官司”的缺憾都将取决于中国律师对此所努力的程度。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更多的审时度势的思考。今年12月,“首届中国律师论坛”将在昆明举行,届时,我们将专项探讨和研究“WTO背景下的律师业管理与发展”问题。在此,祝愿WTO背景下的中国律师一路好走——编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 2 0 0 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 0 0 2年 9月 1 8日至 2 0日在大连海事大学召开。参加本次年会的代表共 1 76人 ,收到论文 1 5 0篇。本次年会主要围绕中国“入世”后对外经贸法制的发展、WTO具体规则与典型案例研究、WTO体制与国际环境保护、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之间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问题、WTO体制与海事海商法以及国际经济法的其他理论与实务问题展开研讨。一、中国“入世”后对外经贸法制的发展这是本次年会讨论最热烈的主题之一 ,是中国“入世”以来本学会第一次较系统地讨论中国对外经贸法制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尹浩华 《经济与法》2003,(10):42-43
WTO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和贸易问题,具体体现在其一系列规则中。WTO规则是法律规则,实质上也就是法律.是一整套十分复杂的法律体系。WTO作为国际公法,它的参加者主体是政府,并不是企业和自然人,它要求政府要从制度上保证WTO规则在国内的实行。因此“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政府“入世”应抓好以下几条主线。  相似文献   

9.
我国入世对保障措施法律承诺的缺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艰苦而曲折的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WTO正式成员。中国入世的具体承诺集中体现在《中国入世议定书》和《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两个法律文件中。从广义上说,这些条款包括两大类;一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准入。二是通过承诺建立与WTO相符的法律法规,确立了同国际经济接轨的贸易体系。我国同意接受WTO规则,然而,在保障措施方面,我国也接受了某种歧视规定。一、WTO对保障措施的法律规定WTO禁止数量限制等扭曲贸易的措施,但是为了防止自由贸易对国家经济的破坏,在GATT第19条规…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1月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随后中国与欧盟等世贸组织重要成员的入世谈判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自2000年-2001年间中国入世谈判加紧进行,特别是2001年1月10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在瑞士重新开始,6月4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遗留问题的解决达成全面共识;6月20日中国与欧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入世承诺中,我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将保证其有关或影响贸易的法律法规符合《WTO协定》及其承诺,以便全面履行其国际义务(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67段)”。这意味着,作为承担国家法律服务的公证行业,必然将更多地介入到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贸易争端等领域。然而,我国目前适用的公证法律规范与WTO规则要求尚不相适应,因此,加快公证立法是履行我国入世承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阎建明 《中国司法》2002,(10):50-51
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入世承诺中,我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将保证其有关或影响贸易的法律法规符合《WTO协定》及其承诺,以便全面履行其国际义务(《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67段)”。作为承担法律服务的公证行业,入世后必然要介入到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贸易争端等领域。公证介入到这些领域后,公证行为必须符合WTO规则的要求。鉴于我国目前适用的公证法律规范与WTO规则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加快公证立法就成为履行我国入世承诺的一项迫切需要。一、对我国现行公证法规的评析20世…  相似文献   

13.
入世与中国“后立法时代”的开始“等遍了千年终于见你到达,等到青春终于也见了白发”———用台湾音乐人罗大佑在《恋曲2000》中的这句经典歌词诠释中国入世的15年漫漫历程其实是颇为恰当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文件于2001年9月17日在日内瓦获得通过,中国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入世谈判宣告完成,1987年3月4日成立的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也随之结束了历时14年零6个月的历史使命。中国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称中国入世谈判是“世贸组织历史上最复杂、技术上最困难的”一次谈判。按照入世…  相似文献   

14.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是中国加入WTO所作出的特殊承诺,其法律依据是《中国入世议定书》。该议定书历经1994、1997年两个版本,并以《中美入世双边协议》相关条款为参照,于2001年11月10日最终形成。本文以《中国入世议定书》的不同草案为主线,论述中国和WTO其他成员在入世谈判中的相互博弈和利益权衡,从更深的层次来剖析现行特保机制背后的政治因素和立法背景。  相似文献   

15.
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我国终于在今年11月卡塔尔多哈会议上加入世贸组织。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入世”将对上海产生重大影响。“十五”期间乃至今后十年是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建设“一龙头四中心”的战略目标,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都离不开我国“入世”这一重大背景,离不开做好应对“入世”的各项准备工作。因此,认真研究好WTO规则以及各相关协议,并将其与上海经济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入世”问题的研究,法学研究者具有话语优先权,因为WTO的法律属性决定了对其的正确解读只有一种,而这正是长于严谨思维的法学研究者的使命。然而.目前对WTO协定的误读和误解在原则性和技术性层面上同时存在。在原则性层面上,关于WTO的体系、基本原则、“部门法化研究倾向”、论述的行文逻辑等都存在可商榷之处;在技术性层面上,对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反倾销规则、争端解决机制等的理解都难谓尽然准确。因而,对于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一反思至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傅名剑 《特区法坛》2002,(73):55-56
入世.作为中国结束计划经济时代,开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最具标志性特点的事件,总算完成了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法律手续。于是乎,WTO规则,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全球一体化,成为新闻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条,成为有闲者茶余饭后的谈资硌行各业纷纷亮出与“国际接轨”的大旗,研究新对策,出台新规定、落实新措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期冀着从WTO这块蛋糕中得到一块最大的份额,即使与入世关系不大的行业或个人,也都希望借入世接轨之名.分得一杯价廉物美的残羹。  相似文献   

18.
建立泛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其法律依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为中国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为一个主权国家概念下的WTO四个成员方的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进一步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带来了先机。加之,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兴起,及我国在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战略,都对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的密切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试论WTO与我国国土资源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对中国法制进程尤其是中国立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入世”首先是指法律“入世”,是中国国内法与WTO规则及国际惯例的接轨。有的学者把加入WTO以后称为“后立法时代”。在“后立法时代”中国立法将走出传统误区,将由数量规模型立法向质量效益型立法转变,由政府推进型立法向市场主导型立法变迁,由闭门造车型向开放借鉴型立法过渡。在WTO的平台上重估立法的质量和效益,重视法律的修改和完善,将成为“后立法时代”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美贸易源远流长,自中国入世之后,中美贸易争端日趋频繁。梳理总结中美在WTO下的已有贸易争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两国的贸易关系和美国在WTO中的参与实践。同时,中国也正是在和美国不断“交手”的过程中日渐成长。但是迄今为止,美国在WTO中的参与能力仍是中国所难以企及的。展望中美贸易未来,贸易争端还将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