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国彪 《法制与社会》2011,(28):129-130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当前,职务犯罪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  相似文献   

2.
王忠国 《法制与社会》2010,(35):367-368
职务犯罪阻碍经济发展,导致经济流失,甚至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需阻止职务犯罪的发生。而要彻底减少并最终杜绝职务犯罪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因此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特点、原因,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前提。预防,应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入手。控制,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综合治理,方可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通过政治、法律的手段实现预防。  相似文献   

3.
一、职务犯罪的本质:权力异化职务犯罪从其政治学特征来说,无一不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即公共权力的性质和功能的异化。可以说,无权力,则无职务犯罪;无权力的异化和滥用,则无职务犯罪。因此,针对那些容易产生腐败、导致职务犯罪的环节,加快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加强权力配置与职务犯罪关系研究,科学总结权力配置与职务之间的互动规律,防止权力的异化和滥用,是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的理论建设。二、权力集中与分解和职务犯罪的关系合理配置权力,并保证其依法有效地运…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即利用权力的犯罪。社会全体成员为了更好地共同生活和发展,将权力赋予一部分人以管理公共事务。一旦权力被滥用或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社会公众的利益必将受到损害。所以,较之侵犯特定的或少数人利益的一般刑事犯罪,职务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尤甚。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5.
如何强化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研究的热点。适度扩大职务犯罪预防权力的范围,对强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有一定的功效,但在完善职务犯罪预防职能性权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对职务犯罪预防的运行机制的完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的运行机制所要研究的是,按照法律监督权要求,从权力运作的内在规律,分析目前职务犯罪预防权行使存在的瓶颈问题,以动态视角对预防工作的依据、效力、保障及内外部运行环境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徐虹 《法制与经济》2009,(4):32-33,37
如何强化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研究的热点。适度扩大职务犯罪预防权力的范围,对强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有一定的功效,但在完善职务犯罪预防职能性权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对职务犯罪预防的运行机制的完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的运行机制所要研究的是,按照法律监督权要求,从权力运作的内在规律,分析目前职务犯罪预防权行使存在的瓶颈问题,以动态视角对预防工作的依据、效力、保障及内外部运行环境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毕惠玲 《法制与社会》2012,(24):180+183
2008年至2012年8月以来,广州市花都区医务人员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表露出医疗卫生系统成为职务犯罪高发区,权钱交易明显,促销潜规则诱发商业贿赂.最大诱因是贪婪所致,其次是权力监督失控.预防医务人员职务犯罪的有效措施,关键在于建立严密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现象增多,犯罪案件泛滥成灾,切实加强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目前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存在高校权力的失衡与专断的人治化,缺少权力制衡与自治的法律化;存在高校管理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缺少教育科学化与专业化;存在高校廉政教育的抽象化与形式化,缺少职业伦理化与具体化.重点提出以高校管理专业化,高校后勤、基建及采购社会化,高校预防职务犯罪法律化,来重构我国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使高校回归净土.  相似文献   

9.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其产生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就客观方面来说,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也就是具有职务犯罪滋生的环境和条件。就权力运行而言,对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往往是产生职务犯罪的直接环境和条件。因此,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就是要运用对权力的监督来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形成严密、科学、合理、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最终实现对职务犯罪的控制,防止和解决腐败问题,保障权力运行达到预期的良好状态。本文试图从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控制等方面谈预防职务犯罪的几个问…  相似文献   

10.
侯文杰 《法制与社会》2012,(32):262-263
"村官"是掌管一方权力的基层组织人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针对"村官"职务犯罪现状,笔者总结了当前农村干部可能触及的罪名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职务犯罪特点有:呈上升趋势、犯罪数额小危害大、作案手段简单直接却肆无忌惮以及利益关系之间上下连动,相互榨取,钻空子各取所需。而发案原因有:文化素质低,思想教育跟不上,法律知识严重匮乏;特权思想严重,作风不民主;村、社务不够公开,权力不透明;宗族派性争斗,引发矛盾冲突,导致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是权力异化导致的严重的腐败现象,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巨大威胁,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民主政权。本文指出预防职务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网络体系,特别是要构建完备的法制网络体系,科学的配置权力,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才能真正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涵 《法制与社会》2012,(36):133-134
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也是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一种形式,权力行使受到严格制约,应立足于法律监督的职能定位,在检察权范围内开展.  相似文献   

13.
城乡发展一体化场域的职务犯罪呈阶段性的高发态势.以苏州Y区为样本分析,主体负责人居多、领域工程建设和征地拆迁居多、形态共犯居多,是该领域职务犯罪的典型特征.职务犯罪在此领域高发易发的主要原因,是利益冲突,即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以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为核心,防止利益冲突、防控廉政风险,是现阶段减少、预防职务犯罪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论孙谦尹伊君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实施的与自身职务有关的犯罪行为的总称。以现代民主政治和法制的观念看,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在本质上是一种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行为,是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权力异化和失控现...  相似文献   

15.
汤志杰 《法制与社会》2011,(10):209-210
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社会化大预防格局中起着主导作用,能有效预测并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实现对职务犯罪的特殊预防、一般预防和专项预防,与权力机关的监督相得益彰.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可以从用好检察建议、开展检察约谈、加强三项预防工作和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杨建 《法制与社会》2012,(23):70-71
法律赋予了检察院侦查职务犯罪和对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自行侦查的权力,也赋予了自侦的职责.根据我国现行司法机关设置,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由检察院承担,检察院职侦局,专门负责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原因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中国是腐败和职务犯罪的多发和高发的时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职务犯罪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原因表现为:权力运行机制不完善,监督乏力;经济体制转型形成某些权力异化;惩治职务犯罪的立法相对滞后和一定程度上的执法不严;国家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价值错位,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中的职务犯罪现象是一种具有相对特殊主体身份的职务犯罪和权力犯罪,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特区国有企业,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职务犯罪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深圳特区国有企业中的职务犯罪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发案率较高;二是企业负责人犯罪突出,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大集团中的局级干部犯罪占一定的比例;三是案件的数额大,窝案串案多;四是作案手法多样复杂,危害严重;五是企业职务犯罪与其他腐败现象交叉渗透等。这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范治理的任务艰巨。本文试就特…  相似文献   

19.
何冰  王喜民 《法制与社会》2012,(29):147-148
在预防职务犯罪由一般领域的研究需要不断走向特殊领域的研究时,对职务犯罪的危害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的方法、路径、手段、形态要有针对性的思考,在这里主要谈国防动员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具有法律监督属性。职务犯罪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环节,职务犯罪侦查则是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法律监督属性,对检察机关合法运用这一权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