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黑龙江冰雪旅游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光达 《学理论》2008,(16):83-84
黑龙江省冰雪资源较为丰富,冰雪旅游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随着吉、辽两省冰雪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日韩冰雪旅游线路的日淅成熟,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不断拓展冰雪旅游的内容,增加活动形式,发掘文化内涵,不断推陈出新,使其真正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2.
辛云鹏 《学理论》2013,(10):83-84
众所周知,哈尔滨拥有发展冰雪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也遭遇国际国内激烈市场竞争的威胁。在体验经济的大潮中,如何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吸引和感染更多游客,已经成为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在分析了哈尔滨发展冰雪体验旅游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哈尔滨发展体验式冰雪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冰雪旅游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冰雪旅游产业链初步形成。但是目前制约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冰雪旅游产业链尚需完善。从研究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研究的特殊意义着手,总结了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残冬过去,冰雪消融,哈尔滨人盘点冰雪节时,不禁喜出望外——冰雪带给他们的收获实在太丰盛了。仅在今年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吸引国内游客 135万人次,旅游收入 7.01亿元;接待国外游客 8000人次,旅游创汇 275万美元。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表明,黑龙江省冰雪景点成为今冬中国最热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与相关行业 1∶ 4.3的收益比例计算,仅 7天时间,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即拉动宾馆、餐饮、交通、商业、电信等相关行业收入 30多亿元。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冰雪虽是“短命”的,却可以培育成为极有潜力的可持…  相似文献   

5.
徐淑梅 《学理论》2008,(4):64-65
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已成为新世纪哈尔滨市跨越式发展战略,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冰雪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严峻形势,如何发展冰雪旅游,做好冰雪旅游产业文章,真正将哈尔滨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冰雪旅游城市,是摆在哈尔滨人和黑龙江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此课题提出了进行国际水准规划。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旅游经营要走“提质增效”的道路,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策略、营造世界冰雪旅游名城环境氛围、提升旅游服务、人才兴旅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春玲 《学理论》2011,(28):80-81
目前,东北亚各国积极开发冰雪旅游资源,发展冰雪旅游。哈尔滨冰雪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最早开展冰雪旅游的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首先分析了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北亚国家冰雪旅游发展的现状;接着又从资源、产品、品牌、管理、环境、成长、创新等方面,分析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竞争力;最后又着眼于东北亚区域,提出提高哈尔滨冰雪旅游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2)
瑞士是一个山地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滑雪资源和条件,冰雪旅游产业发达,滑雪运动普及,堪称"冰雪王国",对于冰雪旅游重要城市哈尔滨而言,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近年来,哈尔滨以建设"国内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抓住北京冬奥会的机遇,发掘冰雪资源优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冰雪旅游蓬勃发展。结合瑞士滑雪旅游的发展经验,从政策支持、滑雪场建设、赛事培育、人才培养、品牌打造五个方面,提出了哈尔滨发展滑雪旅游、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在中国的成功申办,中国冰雪产业的"冬奥效应"持续升温,冰雪市场空间巨大。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冰雪产业强省和传统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在发展冰雪装备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黑龙江省应抢抓冬奥机遇,以冰雪装备产业为切入点,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本文基于SWOT模型对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因素进行分析论述,并对黑龙江冰雪装备产业的发展给出优化营商环境科学规划发展、自我创新为主与国外合资技术为辅的双轮驱动战略、壮大冰雪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宣传营销冰雪装备产业影响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湿地、大平原,是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据介绍,省内共有60种类型的1361个资源实体,占《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类型的88%。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构成了原始、神奇的资源特色,其中尤以自然资源为胜。经过精心策划,重点经营,黑龙江省逐步发展起森林游、冰雪游、界江游等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8,(12)
当前我国旅游发展已经进入全域旅游、冰雪旅游和目的地旅游的全新时代。作为最热门旅游城市之一的哈尔滨必须跟上时代步伐,转换旅游思维,充分利用哈尔滨自身在全国起步早、基础设施齐全、冰雪文化独特的诸多优势条件,积极创建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在发展路径方面,应选择打造冰雪生活城市、冰雪产业城市和文化品质城市。与此同时,也要在做好规划、市场监管、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实现营销渠道创新等方面提供充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高层面精神生活的追求,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农业优势若能与旅游相结合,就可以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旅游,使旅游与农业相互衔接,这不仅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对我省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繁荣,从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入冬以来,大批中外游客,被黑龙江的冬季冰雪活动所吸引:观赏冰灯、冬泳、冰帆、滑冰、滑雪、溜冰橇、狩猎,以及乘摩托雪橇车或乘鹿拉爬犁、马拉爬犁、狗拉爬犁在封冻的松花江上游览或在林海雪原中穿行,使人乐而忘返。黑龙江省冬季漫长而寒冷,到处是雪厚冰坚,银装素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发展冰雪旅游提供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但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中存在很多障碍性因素。本文结合我省目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地对性的提出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并相应的提出了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本省旅游业的发展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14.
付莉 《学理论》2012,(7):71
在"富边兴民行动"的带动下,黑龙江省边境市县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外贸、农业、工业、旅游、林业、进出口加工、服务业等产业,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拟在分析黑龙江省边境市县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边境市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晶 《学理论》2023,(6):1-2
正处在战略跃升期的哈尔滨冰雪经济发展,不仅要以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思维构建冰雪经济新发展格局,而且要站在新起点上谋划高质量发展新战略,科学谋划发展路径,精准定位发展目标,构建“4+N”冰雪产业体系,合理规划功能布局。  相似文献   

16.
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业的迅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当前电子商务领域的热点。在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促进了很多行业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业同样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旅游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异地性的显著特点,因而在其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是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之一。大力发展旅游业具有深远的经济社会意义。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提出的最主要依据。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十大重点板块建设和重点旅游产品开发。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暨龙江旅游业发展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畅、资金投入少、旅游产品和市场深度开发不够、保障体系不完善、宣传推介营销力度不够等等问题,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与对策,加快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使其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齐齐哈尔冰雪旅游以历史悠久的冰雪游览会、世界独有的雪地观鹤、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庆等活动为代表,冬季冰雪旅游产品不断涌现,冰雪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蜿蜒美丽的嫩江冰带、闻名中外的扎龙湿地雪地观鹤、隆冬火热的碾子山滑雪、梅里斯湖雪猎节、富拉尔基滚冰节等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第一场冬雪的降临,成千上万名外国游客、港澳同胞从各地向我国东北名城哈尔滨涌来。白雪覆盖的松花江上,五颜六色的冰帆冲破冬雾疾驶而过;飞速的冰橇在晶莹的江面冰场上印上一道道美丽的旋律,公园里立起了水晶宫般的冰景、冰雕、冰灯,犹如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林海雪原中不时响起狩猎者清脆的枪声……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冬季旅游项目,深深地吸引了中外游客。 冬季一般是旅游的淡季。过去,黑龙江亦如此。漫长的冬季仅有稀稀落落数百名游客,冬季成了旅游服务人员歇业集训的季节。一九八二年以来,黑龙江省开始重视开发冬季旅游资源,围绕有地方特色的冰雪资源发展旅游项目,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宾,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提高旅游业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王松  曲慧梅 《学理论》2012,(16):196-197
论文结合当前社会对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总结了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方法,阐述了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而提出了完善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