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本来打算游览完世外桃源景区后返回昆明,但看见宫保府旅游宣传后,我们一家产生了浓厚兴趣,毫不犹豫地来了。"5月21日,昆明游客李先生如是说。在云南广南县世外桃源景区入口和出口,两面醒目的大型钢架旅游宣传牌惹人注目,广西西林县宫保府的旅游宣传内容和画面吸人眼球。这是百色市西林县为推动旅游业跨省联姻而采取的宣传举措之一。西林位于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与云南广南、罗平等县山水相依、地缘相  相似文献   

2.
黄仕伟 《当代广西》2007,(14):49-49
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边缘结合部,位于广西最西端,离首府500多公里,素有“广西省尾”之称,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但是,西林县并没有因为贫穷落后而忘了发展教育,本着“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孟端平 《创造》2014,(11):42-45
正师宗县地处滇东南,位于三省(滇、桂、黔)五地州(云南曲靖市、文山州、红河州,贵州黔西南州,广西百色市)结合部,东与罗平县接壤,东南与广西西林县隔江相望,南邻文山州邱北县,西南与红河州泸西县毗邻,北倚陆良县,距省会昆明180公里、市府曲靖12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街道),110个村(社),79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1.6万人。师宗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之一,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也是云南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是一个典  相似文献   

4.
《今日广西》2008,(12):51-51
西林县位于广西西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地貌属云贵高原余脉。全县年平均气温19.6℃。年均降雨量约1100毫米;全县土山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土壤主要有红壤和黄红壤.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之间。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2,(5)
罗平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滇黔锁钥”和“鸣鸣三省” 的美誉;西经石林至昆明229公里,北距曲靖133公里,东至贵州兴义8 6 公里,南距广西西林 15 6 公里,总面积 3 0 0 6平方公里,南昆铁路、324 国道经县城过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和交通优势,县境内峰丛密布、峡谷空旷、河湖清幽、飞瀑高悬;油菜花海、蝶舞蜂飞、清香泌人;远山近水相映、云峰舞海交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令世人叹为观止。早在 1638 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后就留下了“罗平著名迤东”的记述;当代北京旅游专家于学谦先生赴罗平考察后则发出了“滇东揽胜境,只有到罗平”的由衷赞叹。  相似文献   

6.
谢德强 《当代广西》2009,(12):51-51
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接合部,是一个“山多路远交通差,土肥林茂水丰富,地阔人稀民风好,经济社会待发展”的山区农业县,生态保护良好,全县总面积30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1.9%,比全区的52.7%高19.2个百分点。土地肥沃,雨量丰沛,气候温和,是一个“插根扁担都能发芽”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韦蒙  潘玉曼 《当代广西》2010,(11):20-21
平果县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右江河畔,辖8镇4乡.总人口50万人,总面积2485平方公里。作为百色的东大门,平果是承接并发挥南宁中心城市向桂西山区经济辐射与吸引的“二传手”,是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上的重镇,滇、黔、桂三省区的交通要冲,桂西重要的商贸物资集散地。  相似文献   

8.
《广西党史》2000年第4期刊载了成都军区政治部编研室余渊同志《关于滇桂黔边纵实力、战果等问题的商榷》(以下简称《商榷》)。该文引用了许多中共中央、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中并中央华南分局、中共滇桂黔边区党委(以下简称边委)、滇桂黔边纵队(以下简称边纵)的文电,以及军队系统编撰的战史资料,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大家研究边纵的实力、战果,是很有帮助的。 《商榷》引用了1949年9月15日《林李明、庄田①关于“边纵”八月份实力及各支队领导名单给中共中央的报告》。电文中称:“广西右江地委部队:1000人…  相似文献   

9.
李力  甘天龙 《当代广西》2008,(19):24-25
[田林印象]田林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东与右江区、凌云县、乐业县接壤,南与云南省富宁县交界,西与西林、隆林两县毗邻,北与贵州省册亨县隔南盘江相望,处于昆明、贵阳、南宁三个省会城市的中心连接点上。全县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辖10乡4镇,总人口25万,居住着壮、汉、瑶、苗、彝、布衣等11个民族,其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田林县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田林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接合部,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县份,历来商贾云集,是商品集散地;国道324线、南昆铁路、已经开工建设的隆百高速公路“三线”穿越县境,交通便利,是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南盘江、驮娘江、西洋江“三江”流经县境,全县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60万千瓦以上;境内百色水利枢纽库区、龙滩水电站库区等水面发展前景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全县土耕地40.08万亩;全县有林面积60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5%,森林总蓄积量119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主要有黄金、锑、辉绿岩、石油、天然气等。名贵中药材有灵芝、杜仲、首乌等1200多种。土特产主要有八渡笋、云木耳、八角、油桐等,其中油桐为出口免检产品,八渡笋曾作为清朝贡品,驰名海内外。  相似文献   

10.
正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的富宁县,不仅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的重要门户,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革命根据地。20世纪30年代,在以富宁县为中心,包括滇桂边和中越边——广南、麻栗坡、西林、隆林、靖西、田林、那坡等地区,曾经活跃着一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滇黔桂边区革命游击队,它是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百色起义的红七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它开辟了范围涵盖云南、广西、贵州3省区的28个县、4万多平方公里的滇  相似文献   

11.
幸岭 《思想战线》2011,(Z1):49-54
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内具有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进一步发挥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旅游优势资源,创建和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位优势互补,旅游资源富集,加之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应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构建有效地管理机制,开展旅游整体营销,通过联动开发实现区域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带,距百色市府驻地220公里,距首府南宁460多公里。隆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经济发展滞后,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处在全区末位。今日的隆林,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项经济指标都排进了百色市前列。一个文明进步、快速发展的全新隆林展现在世人眼前。  相似文献   

13.
罗平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滇黔锁钥”和“鸡鸣三省”的美誉;西经石林至昆明229公里,南昆铁路、324国道经县城过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和交通优势,县境内峰丛密布、峡谷空旷、河湖清幽、飞瀑高悬;油菜花海、蝶舞蜂飞、清香泌人;远山近水相映、云峰舞海交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令世人叹为观止。早在1638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后就留下了“罗平著名迤东”的记述;当代北京旅游专家于学谦先生赴罗平考察后则发出了“滇东揽胜境,只有到罗平”的由衷赞叹。  相似文献   

14.
田林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南昆铁路和国道324线横贯县境,是滇、黔、桂的“金三角”和大西南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中心,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境内土地、森林、矿产、药材、旅游、水能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八渡笋、桐油、灵芝、云木耳、八角、香菇等土特产品驰名海内外。县党委、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有利时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抢占商机,坚持“林纸结合、纸电结合”发展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工业化为核心,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实施“大田林”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林、纸、电、矿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把田林建设成为广西“纸电大县”、“生态大县”和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11日上午,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挖掘机声响彻了距田林县城8公里处的利周河口,由田林富民糖业公司投资的日榨6000吨的富民糖业技改项目在此隆重破土动工。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接合部,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全县辖4个镇10个乡,  相似文献   

16.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西临云南省,东接南宁市、祟左市,北靠贵州省、河池市,南连越南,位于滇桂黔三省交界处,辖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靖西、那坡、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等12个县区,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2004年总人口360多万人,聚居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80%左右。百色市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北宋侬智高领导的抗趾(越南)反宋斗争,明朝瓦氏夫人率兵赴江浙抗倭,清朝的西林教案,刘永福率黑旗军抗法等等,各族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  相似文献   

17.
陈利丹 《当代广西》2005,(24):20-20
贺州市是2002年11月撤销贺州地区而设立的地级市,辖八步区、昭平县、钟山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总面积 11855平方公里,总人口210万人。贺州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桂、粤、湘三省(区)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是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最靠近粤港澳的地区,既是湘南、桂中、桂北以及大西南东进粤港澳和出海的重要通道,又是西部地区接纳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与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不仅区位优势独特,而且物产丰富,风光秀美,有黑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活跃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游击纵队(简称“边纵”,其前身为中共桂滇黔边工委和云南省工委领导的两部分游击武装,1949年8月按照上级指示合并──笔者),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组织领导这个地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滇桂黔边广大地区积极开展敌远后方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牵制了国民党军,策应了我军正面战场作战,对于推动云南卢汉将军起义,配合野战军进军西南作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这页光辉历史,许多史书、文章都有记载。尤其可喜的是,八十年代在云南出版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9.
“一脚踏三省,鸡呜黔桂闻。”在湘、桂、黔三省(区)交界的莽莽群山中,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通道侗族自治县。这里古有“南楚极地、北越襟喉”之称,今有“青山绿水白云间,丹霞美景醉神仙”的美誉,大凡到过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人,无不有“天下侗乡通道美,人间仙境何需寻”的感叹。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和调整就业结构的一条快捷的重要途径。既是调整农民就业结构、实现农民“非农化”、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一条重要捷径,又能通过外出打工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科技等综合素质,有利于农民积累资本、学习技术、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小康目标。广南是一个人口大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6.7万人。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广南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