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阐述了深刻的法学原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凸显出我国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国家观念为出发点,对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关系作出论断,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了理论铺垫。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关于法制与道德建设的观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关于法制与道德建设的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论述、科学发展观关于法治与道德协调发展的论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走向良法善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其理论渊源丰富,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人民性,也吸收了中华法律文化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中,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贯穿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和具体环节,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科学立法,确保法律反映人民意愿;要严格执法,切实服务人民;要公正司法,确保人民实现公平正义;要全民守法,引导人民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从而更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体现了创新性、系统性、大局观和辩证性等基本特征。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需要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中国建设作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决定》明确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那么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就要注重法治文化建设。一、充分认识和理解法制文化建设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法治文化是法治化的基本前提。法治化是法治生活方式的实际运行,这种生活方式的运行需要全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和看家法宝,贯穿于我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也渗透于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的全过程,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有着完整的生成逻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更是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继承和发展;它具体表现为法治依靠人民、法治为了人民以及法治效果由人民检验;新时代坚持法治“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始终坚持做到民主立法合民心、严格执法服民心、公正司法暖民心和全民守法得民心。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发掘。邓小平法治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主要表现在摒弃人治,实行法治,解决好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改善党的领导,解决好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决好公民权利与法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新时期实现依法治国这个目标,就是要求我们党要以实际行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将法治中国建设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相联,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着重思考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路径。习近平同志就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梳理和深刻领悟其思想脉络,不难发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立体化路径:政治方向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总抓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工作布局是坚持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推进方式是坚持改革与法治协同发展;重点对象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继承和运用了邓小平的法治思想 ,并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了法治思想 ,他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阐明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分析了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途径 ,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指导地位。广大法律和法学工作者在法学研究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融入研究阐释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认真做好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工作。为此,《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专门组织邀请了省内八位专家学者,围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的龙江实践研究”这一主题作研究阐释,现将诸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集结成篇予以发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黑龙江,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培养造就德法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需要。“宪法学”作为基础性法学学科,理应回应新时代新征程下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国家建设对德法兼备高素质法治人才需求的关切,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多元化评价机制,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发挥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第一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四个自信”的文化基础。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对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及其价值、文化内容与形式、文化作用和强大生命力充分认同、有坚定信心并积极践行。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之所以能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基础上,具有自我批判精神因而具有强大活力和生命力,是中国文化和文化价值得到广泛认同,是中国力量、中国形象、中国成功、中国奇迹的一部分。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做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开放来大胆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与文明成果以实现文化自强,坚持文化包容与相互融合以实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影响世界,坚持在新时代实践中发展创新繁荣,坚持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体现了创新性、系统性、大局观和辩证性等基本特征。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需要坚持"三个结合",即党的领导地位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和继承、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外国先进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任何标榜“全盘西化”的法律移植思想都无法在我国生存。建构法治社会需要吸收西方先进的法律文化及法治观念,但也不能摒弃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借鉴国外有益成果的基础之上,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构建符合中国国情、满足民众生活需求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法治建设必须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要树立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个人权利意识、法律素质;积极推行依法治国方略;强调法律实施中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目前中国的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法治国 ,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依法治国 ,我们要正视中国目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 ,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依法治国之路。把“依法治国”作为一个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制系统工程来抓 ,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应抓紧四个环节 ,一是依法行政 ,二是治“官”治“权” ,即对行政权力的约束和监督。  相似文献   

16.
张德瑞 《理论前沿》2008,(5):F0002-F000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总书记的这一要求,对于加快依法治国进程与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十多年的法治实践告诉我们,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观念、制度与实践方面不断创新。依法治国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职务行为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7.
“德治”和“法治”是我国传统的治国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社会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时代要求,也是对中国古代儒家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创造性地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创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云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紧扣省情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法治实践,推进法治云南建设迈向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筑牢坚实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全面创新与发展。由于当今时代背景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受到西方价值思想的巨大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需要深入探寻我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的路径。中华传统文化走入现代社会的科学路径,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在实践基础上发展创新传统文化,谨防外来文化对我们思想的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