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初叶,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建党酝酿过程中,坚持思想斗争,批驳胡适等人的理论攻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组织建立后,严肃组织斗争,清除无政府主义分子,确保了党组织的统一和纯洁。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北京早期共产党员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展开政治斗争,领导北京八校教职员索薪斗争,组织发动北方工人运动,勇敢反抗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坚持真理、维护纯洁、直接行动的斗争精神,贯穿于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的全过程,成为北京建党活动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谭平山是广东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为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谭平山在北大接受马克思主义,创办《新潮》《政衡》《广东群报》等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广东建党奠定思想基础。陈独秀、谭平山等创立了广东早期共产党组织,谭平山先后担任中共广东支部书记、广东区委书记。谭平山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主任,在广东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广东建党奠定阶级基础。在谭平山等努力下,广东成为全国大革命中心地区。中共早期党史上的"南谭、北李、中陈"的说法把谭平山和陈独秀、李大钊相提并论,反映出谭平山在建党时期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在天津早期传播经历三个阶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天津;五四运动后,在李大钊等北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指导和帮助下,马克思主义得以在天津迅速广泛地传播开来;建党后,马克思主义在天津传播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发展到崭新阶段。这一过程中,天津地区的进步团体,有组织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与天津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促进工人运动迅速发展,为中共天津地方组织的建立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整整100年前的1920年6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的推动下,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率先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建立。工人阶级的集聚与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上海在五四运动后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南方重镇,上海汇聚起一批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等因素,为党在上海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积极指导和推动各地共产主义者开展建党活动。本刊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将分两期以图文方式回顾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3):F0002-F0002
<正>包惠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湖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中共湖北党组织的领导者、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建国后孜孜不倦地撰写了许多回忆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和早期工人运动的史料,为中共党史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了深化中共创建史研究,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将于2014年9月18日(周四,暂定)举办"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研究学术座谈会",诚邀诸位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领导创建的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依托中国最高学府、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十分注重理论和学术的研究,并经历从松散的学术团体到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的演变,这种演变在党的早期组织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一过程也表明,"南陈北李"作为建党发起人的核心作用功不可没,北京和上海两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建党过程中共同发挥了发起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纵览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工人运动,长辛店工人运动在时间上不是最早的,在规模上也不是最大的,却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起点与典范。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为实践革命理论,寻找革命基础,选定长辛店作为突破点,派遣组织成员深入到这一北京产业工人的主要聚集区,通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组建工会等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启发了工人群体的阶级认同,培养输送了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有热情的革命干部,夯实了革命基础。长辛店因此成为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摇篮,是党的组织在北京的重要孕育之地。  相似文献   

8.
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是一个艰辛过程,如果说创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广东建党开始的话,在中经"广东共产党"之后,"广州共产党"的成立即完成了创建工作,改建为"中共广东支部",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建设,也将党的活动范围从仅限于广州一隅扩展到全省范围。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有其自身特点:是广东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更是马克思主义同广东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晶,是从1920年8月建团开始的,是与无政府主义者先合作后决裂中完成的,骨干成员是本地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创建之初就高度重视思想建党。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之初,结合广东革命斗争的实际,积极开展了发展党员、加强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9.
建党前夕,李大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带头抛弃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重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宣传、教育和研究;初步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团结、培养、组织革命青年;积极与共产国际商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用自己的行动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正确方向;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和运用正确理论指导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谭平山对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和发展是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他积极在广东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广州共产主义青年团,协助陈独秀创建中共广东组织,在领导广东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扩大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等方面不遗余力,使"共产党广东支部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群众基础较好,坚强而有战斗力的一个地方党组织"。  相似文献   

11.
田培良 《实践》2011,(7):42-44
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逐渐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1920年夏到1921争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12.
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陈独秀的指导和组织下建立的,他支持创办《广东群报》,与无政府主义者展开坚决斗争,组建广东党组织并指派代表出席党的一大,通过一系列建党活动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陈独秀在广州时间不长,但由于其独特身份和影响,更由于其积极组织和努力,使广东成为全国建党活动最活跃,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有组织、最有成效的地区之一,为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民学会和湖南学生运动的领导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新民学会发生了质的飞跃,一批先进青年集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通过创办文化书社和俄罗斯研究会等,毛泽东引导新民学会会员和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打下思想基础;他领导创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后,利用各种形式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深入工厂矿山与工人交朋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打下思想和组织基础;党的一大召开后,毛泽东通过建立党的各级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使湖南地区罢工斗争得到迅速发展,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按语: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北京党史》2016年第4期特别推出"建党"专栏,约请该领域专家撰写相关文章,以为纪念。这一举措从党史部门根本任务的角度,以及北京这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之一的角度,值得赞赏。本专栏聚焦于中共创建时期,其中有一篇专门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舆论工具——党报党刊,并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早期工人运动刊物——从《劳动音》到《工人周刊》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后,非常重视开展工人工作,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1920年11月7日,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劳动音》周刊出版,邓中夏担任主编,每期32开16页。邓中夏为《劳动音》撰写发刊词,指出其目的在于“阐明真理,增进一般劳动同胞的知识,研究些方法,以指导一般劳动同胞”“,改良社会组织”《。劳动音》还通过报道工人遭受残酷剥削压迫的具体事实,对工人进行教育,提高…  相似文献   

16.
长辛店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初做职工运动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催化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打下了阶级基础,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作了积极准备。一方面,长辛店工人在马克思主义者的启发下,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显示出强大的阶级力量;另一方面,进步知识分子在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日益成熟,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后,在开辟宣传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制定党的宣言、纲领,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各地建立党和团的组织,创办培养干部的学校以及筹备召开中共一大等方面,都作了重大贡献。在上海发起组的推动下,仅一年时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已经在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山东、广东成立,在海外的留法、留日学生中也有了党的组织。党员的数量从5人发展到53人。  相似文献   

18.
1922至1925年,刘少奇在安源从事了近三年的工人运动。他从解剖安源煤矿入手,继而由了解安源扩展至研究汉阳铁厂,乃至全国、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大势;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社会改造的具体步骤;京汉铁路"二七"罢工失败后,全国工人运动走向低潮,刘少奇率领安源工人,打破"包工制"采取"合作制",建立代表会议制度,开办工人补习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举办消费合作社,大力发展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尽最大可能地为安源工人谋取政治和经济利益。在这三年里,刘少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开展工人运动的具体实践中,安源是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起点。  相似文献   

19.
100多年前成立的新民学会,在湖南发出了建党先声。新民学会中的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建党先驱们,通过投身五四运动,组织勤工俭学,创办文化书社,成立俄罗斯研究会,直至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使湖南成为国内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六个地方之一。他们开展的这些活动,在中共创建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少年共产党”是蔡和森等中共创始人独立探索和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在中共创建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影响。蔡和森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提出全面系统的建党思想和建党计划,并且在法国独立开展组织共产党的活动。他首先在留法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成员中热心传播马克思主义,促使他们改变无政府主义信仰,转向共产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从而创造了建党的思想基础和干部条件。此后,他改造工学世界社为共产主义性质的团体,奠定了建党的组织基础。在此基础上,蔡和森1921年7月在工学世界社改组成立“少年共产党”,成为中共旅法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