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2月25日,中韩两国宣布完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全部文本的草签并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专家预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协定将于上半年正式生效.协定内容里,贸易救济制度成为了引人关注的热点议题,作为FTA的关键一环,它既是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在博弈中的平衡,也是国家签订协议时矛盾的争议点或是影响协议生效的障碍存在.在贸易救济中,反倾销制度是它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就贸易救济和反倾销制度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根据中国与韩国已经签订生效的FTA,讨论两国关于反倾销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即将生效的中韩FTA协议应如何适用反倾销制度做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外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劲松 《法学家》2004,(6):12-17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最引人注目的动向之一,是区域性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发展.例如,美国已与一些国家达成了FTA协议,其与南美洲国家进行的美洲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n,简称FTAA)的谈判也预期于2005年结束,届时美洲自由贸易区将成为包括34个国家在内、具有8亿人口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些自由贸易协定,有的已经不限于区域性的了,而是一种跨地区的安排.①在亚洲,东南亚联盟近年来一方面加强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在以FTA方式谋求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3.
如何处理自由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成为FT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谈判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尤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自然法学思想倡导“自然权利”和“人权”的基本理念;利益法学的核心概念是社会秩序的背后利益;在FTA确定的法律秩序范围内,自由贸易和知识产权关系的平衡关系各种利益的协调,梳理了东西方FTA与知识产权法哲学辩证关系,提出了FTA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救济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中国与外国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该协议及其附属协定专门就贸易救济制度做出了详细规定。本文对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救济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找出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救济制度的不足,并为我国日后与他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劳工权益与贸易问题联系越发紧密。从NAFTA到韩美FTA,美国在FTA中厉行劳工标准,将贸易与劳动挂钩。虽然这种行为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但基于国际贸易对劳工标准的影响确实存在加之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巨大利益,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在FTA谈判中纳入劳工条款。不过,由于各FTA缔约方谈判力量的差异,因此其劳工条款也不甚相同。本文拟对韩美FTA与中新FTA劳工条款进行比较分析并略提管见。  相似文献   

6.
2001年开始生效的《中韩渔业协定》是在确定海上边界线之前为维护两国间的渔业秩序和管理渔业相关事宜而签署的暂行性条约。该协定实施九年来为中韩两国间的渔业合作及新的国际渔业秩序的构建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指明了现行《中韩渔业协定》及各协定水域的性质,评价和分析了该协定的执行情况,对专属经济区范围确定的暂时性等协定的法律效力进行了考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TRIPS-plus条款借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大规模兴起,这一现象在美式FTA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拟从TRIPS-plus兴起的政治经济原因入手,分析它的特征,并尝试发掘其实质,阐述其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外资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魏卿 《河北法学》2005,23(2):118-122
首先简述了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NAFTA影响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投资条款内容的背景,随后主要从最低待遇标准和征收两个方面阐述NAFTA对当前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投资条款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投资条款变化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在当前贸易协定TRIPS-plus规则盛行的语境下,我国应当加强对策研究,理性选择知识产权条款。有必要建立形式稳定、内容明确的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范本,以宣示立场、统一文本、把握主动权。在FTA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方面,必须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坚持阶段适应原则、公共利益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变现有的松散合作模式为关注优先事项的点面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东盟贸易自由化若干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佴澎  王姗姗 《河北法学》2007,25(4):166-170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盟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以绕开WTO多边协议的困难,克服WTO多边贸易体系的种种弊端.建立和完善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是自由贸易区相关的各项协议,尤其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的相关协议协定为核心,研究了东盟贸易自由化若干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新自由贸易协定》中自然人移动条款的法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定有自然人移动条款的《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于2008年10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与发达国家订立的首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国与外国(或国际组织)订立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首个包含自然人移动条款内容的协定,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些条款的五个特点,并指出了该条款的两点不足:(1)没能充分反映从事贸易的自然人自由移动的要求;(2)缺乏对关于相关人士的配偶、子女家庭等往来和停留便利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虽为WTO成员方,但其并非以主权国家的身份,而是以单独关税区的身份加入WTO的,不具有完全的缔约权。中国同意台湾地区加入WTO,仅表示其可在WTO管辖范围之内与其他成员方签订条约。自由贸易协定(FTA)并不在WTO管辖范围之内。虽然两岸签订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但其签订与台湾对外签订FTA之间并无任何关联。凡是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都负有不与台湾建立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的国际法律义务。因此,只有取得中国的授权,台湾地区才能对外签订FTA。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推进国内改革与世界市场开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自由贸易园区(FTZ),不同于自由贸易协定下的自由贸易区(FTA),也不同于传统保税区,具有"境内关外"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特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举措必然使其成为知识产权侵权避风港的可能性急剧上升。但由于相应制度的缺失和认识的偏差,自由贸易试验区可能成为知识产权海关执法的模糊区甚至空白区,同时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寻求的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市场监管模式和纠纷解决机制相距甚远。从相关国际条约的立法和国内外自由贸易园区的实践来看,在自由贸易园区内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现在和未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应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建立知识产权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国将FTA(E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作为推进地区政治、经济发展,尤其是提升贸易伙伴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工具.对兀IA中知识产权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其丌IA知识产权保护以比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协议标准更高、范围更大、义务更重而著称,被称为TRIPS—plusFFA。研究美国nIA发现,其与不同国家达成的协定在知识产权章节布局、内容方面如出一辙.均出自于移植于美国国内知识产权立法的固定范本。  相似文献   

15.
《澳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复制权保护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澳大利亚政府于2004年2月与美国政府就《澳大利亚--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文本达成了协定,该协定一经公布,在澳大利亚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协定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更是引起了澳大利亚国内各界的强烈不满,民众普遍认为由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将会更多地保护美国大公司的利益,而压制了  相似文献   

16.
自由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一种例外合法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度发展,过去20年内全球范围内纳入劳工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数量在快速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每个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标准由各该协定成员国谈判确定,且遵循各不相同的争议解决机制,由此形成各成体系的劳工标准发展态势.这种发展态势一方面对劳工标准的实施效力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劳工权利的保护水平;另一方面也正在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在推进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此种影响应有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7.
在自由贸易协议中,如何处理自由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成为FTA中的知识产权谈判,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尤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发达国家倡导的"自然权利"和"人权"的基本理念主张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个人权利;发展中国家在FTA中的知识产权谈判中.尤其注意不要陷入发达国家设定的自由贸易和知识产权关系的陷阱.  相似文献   

18.
张猛 《知识产权》2012,(10):80-89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发展与演进一直伴随着体制转换的过程.《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代表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多边贸易体制的联合,《自由贸易协定》(FTA)代表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多边体制的双边主义转向,而《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的制定则表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多边贸易体制的联合出现了松动,产生了由多边体制向复边体制发展的动向.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及对其所暗含的利益博弈的分析,可以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脉络上理解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立法与执法的新趋势以及《反假冒贸易协定》的制定背景与意图.  相似文献   

19.
纵观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时期及高速增长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进入了经济调整和稳定发展的阶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区域FTA的谈判也成为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韩国作为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高,经济战略为出口导向型的国家,自然也会关注FTA的探索和谈判,抢占世界市场,促进韩国经济在新时期的发展。研究韩国FTA战略的现状及进展,对于了解韩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为我国FTA的谈判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制药业是TRIPS协议和TRIPS-Plus规则的幕后推手。在制药业的推动下,美国在自由贸易协定(FTA)中积极推行药品的TRIPS-Plus保护。它们以美国1984年《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保护期恢复法案》为蓝本,向贸易伙伴推销专利保护期延长、数据专有权和专利链接制度。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美国现已生效的20个FTA和每年度《特别301报告》中,并逐步为发展中国家所采纳,成为潜在的国际新标准,对药品获取和公共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合众连横策略,不仅要将TRIPS协议弹性条款和《多哈宣言》融入TRIPS-Plus规则,而且还要构建TRIPS-Plus规则自身的弹性条款。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我国不能漠视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