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形成了高度开放的外贸体制 过去10年,中国在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各项承诺的同时,建立起了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对货物进出口法律体系进行清理,形成了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及配套部门规章的三级法律框架体系,按照“透明度”、“非歧视”原则,实现了货物进出口管理的法律化、规范化,建立起了符合规则要求的经济贸易体制。中国为此累计清理法律、法规和规章3000多部。迄今为止,中国已先后3次顺利通过世贸组织的贸易政策审议,得到世贸组织及成员的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2.
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暂准进口单证册项下进出口货物监管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实行。第一条为方便暂准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办理海关手续,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科技、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申报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及国家进出口管理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中的"申报"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依照《海关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地点,采用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形式,向海关报告实际进出口货物的情况,并接受海关审核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准许进出口的货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以下简称《海关进出口税则》)征收进口关税或者出口关税。从境外采购进口的原产于中国境内的货物,海关依照《海关进出口税则》征收进口关税。《海关进出口税则》是本条例的组成部分。第三条国务院成立关税税则委员会,其职责是提出制定或者修订《进出口关税条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2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7年12月12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署长于广洲2017年12月26日第一条为了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对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可预期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我国政府缔结或者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货物实际进出口前,海关应申请  相似文献   

6.
《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已由商务部第17次部务会议于2004年12月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配置资源,规范出口经营秩序,营造公平透明的贸易环境,履行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和条约,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环发[1999]278号)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的规定》(环发[2000]85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已经2003年11月26日国务院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三年十二月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维护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指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进出口货物减免税管理工作,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进出口货物减征或者免征关税、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以下简称减免税)事务,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海关依照本办法实施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查验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查验,依法核实进出口货物的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0号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的决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6年6月19日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二条修改为:"本条例所称海关稽查,是指海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及其后的3年内,对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企业、单位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以下统称账簿、单证等有关资料)和有关进出口货物进行核查,监督其进出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准许进出口的货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以下简称《海关进出口税则》)征取进口税或者出口税。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 ,知识产权保护涉及的领域在拓宽 ,保护力度增强 ,知识产权已成为贸易竞争的焦点。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为维护其世界科技与经济强国的地位 ,不仅在国内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而且极力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由于大国的强力、发展中国家的妥协和稳定、健康、互益的世界经贸、科技发展的需要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必须遵守的重要法则之一。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列作为WTO的三大支柱。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伊始 ,就承诺无保留全面执行TRI…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22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4年9月4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署长于广洲2014年10月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进出口信用管理制度,保障贸易安全与便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海关注册登记企业信用信息的采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23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已于2018年1月29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署长于广洲2018年3月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进出口信用管理制度,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为了兑现中国对加入WTO的议定书中的“遵守规则、放开市场”的重要承诺,我国已经开始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清理,对一些与WTO原则相悖、相冲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整、规范、完善,甚至是废止,确保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在世界经济大家庭中能按照统一的“游戏规则”进行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和世界各国在一个统一的法律规则下共同发展经济和贸易。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以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为吸引外资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与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世贸组织原则中“国民待遇原则”有明显的冲突。本文将就现行的外资优惠法律法规政策与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相冲突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完善的意见。一、对外资优惠法律政策的基本内容及与内资企  相似文献   

17.
<正> 透明政府的建立已成为世界潮流,特别是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各个发达国家都纷纷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的形式来确保政府的公共信息免费公布于众,真正实现政府的透明与公开。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中,世贸组织也对我们的政府透明度提出了要求,而且中国政府也做出了承诺。当然,不可否认,世贸组织所关心的主要是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为了正确确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促进两岸的经贸往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协议》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大陆与台湾之间《协议》项下进出口货物的原产地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李刚 《人大建设》2001,(9):38-39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缩写为WTO)目前拥有137个成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WT0成立以来,已经达成了《全球基础电信协议》、《信息技术协议》、《全球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各国贸易市场的开放。WTO的宗旨是通过一系列法律原则来保证公平合理的经济贸易竞争环境,以法律机制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从而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秩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规章清理全面展开。此次规章清理,既是保证法制统一的客观要求,也是确保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