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勇 《传承》2014,(2):18-19
正宁明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两省四县接壤。县域面积3695平方公里,森林总面积320万亩,森林覆盖率59.75%。近年来,宁明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人造板、松香等林业产业,林业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2011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称号,2010年、2012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先进县"称号,2013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为打造林业强县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宁明县打造广西林业强县,就是要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以生态增量、林业增效、林农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家园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历史性任务。几年来,蓟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工作方向,特别是牢牢把握林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林业的目标,积极开展工程造林、封山育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使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森林面  相似文献   

3.
莲花县是我省的林业大县之一,林业生产在全县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林业生态建设事关全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4.
《山西政报》2007,(3):54-54
近年来,长治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瞄准长治市建设生态大市的目标,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创新机制,狠抓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管护,使全县林业生态建设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9,(17):16-17
广西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区紧紧尉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现代林业建设为主题,全面落实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林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区多项林业关键指标居全罔前列,成为全国林业大省,林业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西政报》2012,(Z2):61
护林防火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县护林防火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工作原则,认真贯彻落实"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政报》2006,(8):39-42
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业产业,是林业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发展、保障林产品供给、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内党发(2003]25号)(以下简称两个《决定》)精神,切实加强林业产业建设,促进我区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并与《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相衔接,特制定本纲要。  相似文献   

8.
红河林业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狠抓林业产业发展,各项林业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07,(7):30-32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区生态建设快速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0,(19):65-65
2009年,广西林业有效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林业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林业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林业投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林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林区总体和谐稳定,取得了"八大成效",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林业是"三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兼具资源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独特性,将在乡村振兴伟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该文以宁波地区为主要研究样本,从生态建设筑起扎实基础、产业建设增强经济实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乡村风貌三方面分析、总结林业的现实作用和宁波的经验做法,为推动乡村林业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山西政报》2012,(Z2):112
和颓县地处山西东陲,山清水秀,物产富饶。全县国土总面积2197.67平方公里,总人口14.4万人,地形地貌特点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该县为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近年来,和顺县以打造"五地两区"、建设"山西东大门"为统领,以实现"三增"为目标,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双六"造林绿化工程的有利机遇,围绕"美化一座生态城,绿化两大生态滩,优化三级生态线,建设四类生态园"总体思路,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  相似文献   

13.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33号)和《关于切实加强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11号),切实提高我区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森林防火工作,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目前,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许多地区高温、干旱、大风和极端低温冻害天气增多,致使火险等级持续居高不下,特别是2003年夏季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四季连旱,北方地区暖冬特点十分明显,森林火灾发生数量、受害面积、因灾  相似文献   

15.
卞吉 《中国减灾》2012,(6):57-57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常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尽管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和顺县地处山西东陲,山清水秀,地形地貌特点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该县为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近年来,和顺县以打造"五地两区"、建设"山西东大门"为统领,以实现"三增"为目标,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双六"造林绿化工程的有利机遇,围绕"美化一座生态城,绿化两大生态滩,优化三级生态线,建设四类生态园"总体思路,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这条主线,遵循"增绿增收并重、造林造景并举、绿化美化同步、发展保护同抓"的  相似文献   

17.
林业作为实现"五个统筹"发展,特别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点,在万州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但是,万州目前的林业发展状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4,(9):33-34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承担着建设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历史重任。然而,以河南发展新的形势及需要来审视,不难发现,目前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建设依然存在很大的不协调因素。因此,如何统筹推进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目标,便成为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林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建设生态美丽河南,打造幸福宜居家园,我省依然任重道远。根据2014年工作安排,5月28日,台前县政协组织委员在主席杨素青的带领下,对全县林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四期移民搬迁安置的全面完成,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林业在库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真研究解决库区林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安全稳固的生态屏障体系、循环高效的特色产业体系、和谐文明的森林文化体系、健康持续的能力支撑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三峡库区现代林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蒋卫民 《当代广西》2010,(20):F0003-F0003
珍贵稀有的红树林、生机勃勃的珠防林、挺拔苍翠的松柏林、四李如春的城市……八桂春意离不开林业人辛勤的付出。今年上半年,全区林业系统牢记使命,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积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林业改革、生态建设、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