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郑伟 《西亚非洲》2004,(5):71-73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概述美国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 (AfricanGrowthandOpportunityAct,以下简称《法案》) ,于 2 0 0 0年 5月 4日和 11日分别在众、参两院获得通过 ,5月 18日由克林顿总统签批 ,并于 10月 1日起生效 ,期限至 2 0 0 8年 9月 30日。 2 0 0 2年8月 1日 ,《法案》修正案 ,即《法案》第二期获得通过。《法案》为 4 8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以下简称“黑非洲”)国家提供了单方面贸易优惠条件 ,符合该法案条件的黑非洲国家在 8年内可按普惠制 (GSP)向美国免税出口 4 6 5 0种商品。其中在《法案》安排下受益最显著的是纺织…  相似文献   

2.
吉珊珊 《西亚非洲》2003,5(3):51-54
德国外交部自 2 0 0 1年 4月陆续出台的《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外交战略》 ,全面阐述了本世纪初德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及具体策略。德国视角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国际社会的看法大体一致。德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外交战略显示出以下突出特点 :强调在联合国特别是欧盟框架内进行 ,具有比较明显的政治化倾向 ,提倡通过对话来解决争端 ,突出“帮助与自助”的原则。当今 ,德国对非洲外交战略的动机和效果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主编、荟萃多种学科精华的《简明非洲(撒哈拉以南)百科全书》(以下简称《非洲百科》)和《简明西亚北非(中东)百科全书》(以下简称《中东百科》),经过了5年多的辛勤耕耘,于10月联袂问世.……  相似文献   

4.
2013年,非洲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自主发展意识增强,凸显了非洲自强、自主和对非洲尊严的捍卫;安全上无奈依靠西方的趋势凸显,如何在“自主维和”与“外来干预”之间寻求平衡和最大限度地维护非洲的主权与利益已成为非洲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经济上通过“向东看”政策,并依靠与亚洲等新兴经济体的紧密经济联系,保持了稳步增长。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6%之间,大大高于3%-4%的世界经济增长平均水平。2013年也是中非关系平稳推进、继往开来续写新传奇的一年。  相似文献   

5.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是美国通过的对黑非洲国家实施的单方面贸易普惠法。其涉及范围为黑非洲48个国家,截至2005年7月底,共有37个《法案》受惠国。2000年和2001年,斯威士兰和莱索托分别成为《法案》受惠国。这两个国家均为非洲东南部内陆小国,地理位置相近;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无几。成为《法案》受惠国以来,两国在外贸、投资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有益的变化。但也应该看到,《法案》对受慧国所要求的不仅仅有单纯的经济贸易条件,还包括实行多党民主政治、开放经济和进行私有化改造等附加条件,可见,《法案》作用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随着美苏争霸格局的解体,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对外政策,特别是对非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即以贸易和扩大对非洲投资成为美国对非政策的基础,实现了从政治向经济、从援助向贸易的转移。在此背景下,200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AGOA的出台与美国对非新政策的制定实际是互动关系,即美国对非新政策的探索与AGOA法案的提出基本同步,美国对非新政策的提出与立法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美国立法对美对非新政策既服务又监督。  相似文献   

7.
“结构调整”是撒哈拉以南非洲 (以下简称“非洲”)国家独立以来的一次大规模经济改革运动 ,它涉及的国家众多 ,占非洲国家的 3/ 4强 ;它延续的时间长 ,横跨 2 0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的前期。“结构调整”还是一次十分特殊的经济改革运动 ,其特殊性在于改革的方案和资金由世界银行 (以下简称“世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制定和提供 ,西方国家积极参与 ,出谋划策 ;而改革的主体———非洲国家只是实施了来自外部的改革方案。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肯定者和否定者兼而有之。我国学术界对此十分关注 ,相继发表了一些…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非洲之间的科技交往肇始于1949年美国杜鲁门政府出台的《第四点计划》(Point Four Program,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美国政府对非科技合作的政府机构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美国贸易发展署(USTDA)、千年挑战公司(MCC)、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美国进出口银行(EXIMBANK)等,其中美国贸易发展署对非洲的科技合作方式独具特色。该机构并非单方  相似文献   

9.
北非动荡不仅对中东阿拉伯世界造成直接的冲击,而且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局也构成潜在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由于确实存在诸多有可能引发动荡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撒哈拉以南非洲局部,即某些国家的政局动荡或许难免,但总体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即便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发生动乱,在性质上亦有别于北非国家,更不会像北非地区那样产生扩散效应,覆盖整个次区域,原因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民族结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特别是政治改革和政治治理等方面均与包括北非在内的中东阿拉伯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不失为非洲政局之常态。  相似文献   

10.
2014年4月29日至5月5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刚果(金)和安哥拉四国,这是他自2013年2月就任国务卿以来首次出访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克里此行的两大主要目标是:提升美国及其个人的外交形象,深化美非安全协作,强化美国对非洲安全事务的影响力;为2014年8月华盛顿美非峰会打前站并造势。在具体访非日程安排中,克里个人更偏重和平与安全事务,对非洲经济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
为密切配合“中国-非洲-美国三方对话会”的成功召开,本刊特发表关于这次会议的综述性文章《和而不同助推非洲发展——“中国-非洲-美国三方对话会”综述》。文中综合介绍的观点和看法仅代表发言者本人。希望广大读者能对文中的观点进行甄别与研判,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伊斯兰世界关系与"文明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与伊斯兰世界间互不信任、渐行渐远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特点。导致双方关系紧张的原因很多。“文明冲突”的因素的确存在 ,但主要应归因于美国的相关政策。冷战结束以来 ,意识形态斗争并未完全被“文明的冲突”所取代 ,价值观的对立与“碰撞”凸显。不同价值观并非水火不容 ,关键是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现在还不能说不同文明之间已经全面发生冲突 ,但是迫切需要进行文明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有较大影响,以总统任期为序,可概括为5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波动。本文在分析美国总统选举政治框架下美国外交政策模式,以及1972年以来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中美关系的作用规律基础上,从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视角,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后的中欧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兰 《国际观察》2005,(1):47-52
中欧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双方在经贸领域的互补性与有效合作.本文回顾总结了90年代后半叶以来中欧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状况;分析了"9·11"事件后中欧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挑战,并对中国如何把握机遇、化解不利因素、积极应对挑战提出了建设性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5.
郑崧 《西亚非洲》2006,(9):68-69
2006年10月3日,首届“中非大学校长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部和商务部主办,浙江师大承办。与会者有来自肯尼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和南非等非洲14国的30位大学校长和高级教育行政官员,并有我国数十所高校的领导、教育官员和中国非洲问题专家,共80余人。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改革、合作、发展”,8位中国与非洲国家大学校长和教育官员作了主题发言。与会者围绕下列3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对话。发展中国家的高校能力建设发展中国家高校能力建设,是与会非洲国家大学校长和教育官员特别感兴趣的问…  相似文献   

16.
德国统一后的对外政策存在摇摆和多面性的特点。除强调多边主义、推动欧洲一体化外,德国的对外政策也越来越体现出很强的地缘特色,这种更加本质性的东西来源于于它自身的定位,特别是在地缘和文化层面的定位。统一以后,德国的身份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定位已经基本成型。这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德国未来的政策走向,并进而影响大国关系全局。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的“自我小说”与日本“私小说”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国定 《东北亚论坛》2004,13(3):94-封三
郁达夫的文学创作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可以概括为“自我小说” ,它和日本的“私小说”有着十分明显的相似之处 ,但由于中日两国国情、文化心理和文学传统的不同 ,郁达夫的“自我小说”和日本的“私小说”这两种文学现象在内容上又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初,美国基于布什政府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的教训与经验,提出“转型外交”,意在加强外交手段在实施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但由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身份所决定的美国在动用武力方面的内在冲动,军事力量仍是美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手段。“转型外交”实际上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也服务于以军事实力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为避免深陷伊拉克泥潭开始实施"退出战略".2009年6月30日美军从伊拉克城镇撤出,就是其摆脱伊拉克困境的重要步骤,也是美国新一轮战略收缩的标志性事件.但美军撤离给伊拉克留下安全真空,使伊拉克安全形势脆弱性日趋凸显,恐怖暴力活动重新抬头.这使美国的"退出战略"进退两难,无论如何取舍都面临极大困境.  相似文献   

20.
目前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普京就任总统后决定彻底抛弃超级大国的残骸,默认俄为"一般大国"的事实,大力开展"务实"外交,正带领俄罗斯以一个务实的世界大国和军事大国身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力图在参与中重振大国雄风,恢复大国地位。普京治国方略中浓厚的"务实主义"将给中俄关系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