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伦 《中国律师》2006,(6):52-54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是随着17世纪西欧海商强国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远东贸易公司等特许贸易公司管理体制: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责任制的出现而确定的。逐步形成了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经理四位一体的企业管理结构和分权制衡的公司组织机构,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典型模式。公司是由物资资源所有者和人力资源所有者等不同资源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同种资源也有不同的所有者;这种公司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就可能引起利益冲突,因经营者的自利动机使经营者利益…  相似文献   

2.
王建雄 《法制与社会》2012,(36):198-199
境外投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经营体的良性运转是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前提,因而,分离所有者管理与经营者管理,实现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独立运行,建立完善的监督控制规则,是境外投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核心,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国有民营是一种新的企业制度。作为一种新的产权制度,国有民菅对收益报酬及资源配置产生了积极作用。国有民营的产权关系是国有民营运作的基础。一、国有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采取租赁制形式的国有民营企业由国有资本管理者委托给经营者的国有资本(固定资本)和经营者自筹的资本(流动资本)两部分构成。从资本组成形态看,它具有合伙制企业的资本性质。由于共同投资,双方都有剩余索取权。这种租赁制形式的国有民营企业,因国有资本的租金是既定的,经营者对剩余的索取比较明确。从管理的角度看,由于国有资本所有者作为委托人将其  相似文献   

4.
调整国营大中型企业中的利益关系,其目标有三,即:一、强化国家作为所有者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政企脱钩,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发挥类似于“董事会”的职能作用。二、切断经营者集团和劳动者集团之间直接的利益联系,建立对经营者工作效果的评价系统,使经营者在其利益目标的驱动下规范企业的行为,克服“短期行为”。三、改进就业制度,促使劳动者实现自身利益目标的方式规范化,激励劳动者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自身的利益。这样进行调整,有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有助于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国有产权纠纷调处工作,维护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其他全民所有制单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0,(6):59-60
期股,即经营者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简称ESO),是企业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标准的股票期权指经营者享有在与企业资产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如3—5年内)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源于美国,自80年代至今,美国大多数公司都实行了这种制度。我国率先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国有企业是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1997年)。目前,上海、武汉、北京、南京等地纷纷制订了对企业经营者实行期股制度的办法,本文不想对股票期权制度本身的优劣作评价,仅拟从法律适用的…  相似文献   

7.
股票期权是指经营者在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这一购买过程叫行权,约定的购买价格叫行权价。行权后,经营者的收入体现为行权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可以促使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像所有者那样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而努力,从而使经营者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结合得更加紧密。股票期权70年代诞生于美国,如今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长期激励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许多企业近年来先后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股票期权计划,不久前中国联通和中关村8…  相似文献   

8.
费杰 《行政与法》2002,(11):53-54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所有者与管理者、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代理关系特征的分析,阐述了会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管理者收购(MANAGEMENTBUY-OUTS),简称 MBO,是源于英国流行于欧美国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 代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新的 表现形式,即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 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 结构和资产结构,从而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了企业 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之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存在所有者缺位、经营者腐败以及监管者越位等诸多问题。在对既有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问题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产权观念、建构信义义务体系与社会合作关系等三个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权利仅能作为过错侵权责任的保护对象,而不能作为责任的发生基础。过错侵权责任的出发点在于所有权人自负其责,故其发生基础通过评价性的归责而体现出来。归责最初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在德国法中,它却通过违法性和有责性之区分而被进行了概念建构。这种建构产生了诸多困难之处,因此更好的方式是将归责重新作为一个统一概念,并将义务违反作为过错责任发生基础和归责的核心,《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的解释也应体现此种发生基础。  相似文献   

12.
票据无因性原则之理论探讨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制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背景为依托,对票据的无因性的历史根源、逻辑起因及内涵、合理性、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票据法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从而使我国的票据的无因性更趋合理,与国际票据法接轨。  相似文献   

13.
环境时代宪法的权利生态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泉生 《现代法学》2003,25(2):128-136
文章首先指出无论是近代宪法的法理基础———个人主义 ,还是现代宪法的法理基础———团体主义 ,都难以对付当前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挑战 ,主张可在团体主义的基础上将生态主义作为环境时代宪法的法理基础 ;而后 ,文章通过对传统宪法价值取向在环境时代所表现出种种局限的反思 ,提出环境时代宪法的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 ;最后 ,文章认为随着环境时代宪法法理基础———生态主义的建立和宪法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的确立 ,宪法将在权利社会化的基础上向权利生态化扩展 ,并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之保护而精心构建 ,从而极具权利生态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张明楷 《现代法学》2012,34(4):3-17
一般来说,当然解释是法条的适用方法,但在刑法中,当然解释应当作为一种解释理由。举重以明轻,是就出罪、处罚轻而言;举轻以明重,是就入罪、处罚重而言。当然解释的依据是事物的本质与法条的旨趣。由于刑法并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故在适用举重以明轻的原理得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结论时,不需要刑法的明文规定,但不能将刑法的处罚漏洞作为举重以明轻的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故在适用举轻以明重的原理得出不利于被告人的解释结论后,还要求案件事实符合刑法规范,但是,不能将对案件事实的缩小评价当作对刑法规范的类推解释。  相似文献   

15.
胡晶晶 《法律科学》2014,(6):113-120
利润剥夺作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一种赔偿方式,其请求权基础存在着疑问,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路径安排模式。利润剥夺并入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路径将"侵权获利"推定为"实际损害"缺乏合理的理论基础;利润剥夺的前提是侵权行为成立,但在侵权法框架下无法以不当得利返还作为救济方式,并且从侵权获利中区分出不当得利在计算上难以实现;无因管理旨在维护公序良俗,与利润剥夺的预防功能无法契合;利润剥夺独立说缺乏充分的必要性以及合理的法理基础。利润剥夺应并入法定赔偿,作为确定赔偿额的影响因素存在,从而发挥预防功能而又不带有惩罚性,且避免使权利人获得意外之财,符合全面赔偿原则和矫正正义的实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谭兵  王志胜 《中国法学》2001,(3):132-143
法官队伍的现代化是实现法治的基本条件之一。现代法治国家的法官队伍以专业化、职业化和同质化为基本特征。我国法官队伍因受观念和体制的制约而与法治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未来我们应积极汲取国外有益经验 ,从贯彻司法独立入手 ,改革现有的法官培养管理体制 ,以便加速法官队伍的现代化 ,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7.
论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朝阳 《法学论坛》2007,22(3):84-89
知识产权制度源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创造性智力成果之利益分配关系的法治化需要,其制度生成具有对市场经济体制、宪政主义国家以及理性主义文化等法治社会基础的适应性.当代中国在构建"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须认真对待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适应性问题,既要选择适宜其社会基础的知识产权政策,也要改善适宜其制度运行的社会基础,因而实践中应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公法调整及其保护强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财产权制度的存在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坤  赵万一 《现代法学》2004,26(5):133-141
民族性、目的性和当代性是民法制度设计的根基,财产权观念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法律确认,同时也是一种伦理升华和哲学判断。财产权制度的产生与流变既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果,而且也有其赖以存在的充分的哲学依据,财产权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必须以效益观念为指导。作者认为伦理基础是财产权制度民族性的体现,哲学基础决定了财产权制度设计的目的,而经济基础则是财产权制度时代性的必然要求。通过对财产权制度存在基础的综合分析,力图在前人已取得的丰硕成果上,重新观察财产和财产权这样一个开放的权利体系,对其做出正本清源的概括和梳理,以期对我国民法典和物权法的制定提供一种带有基础性的研究基点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荣珍 《现代法学》2004,26(5):142-146
侵害债权制度已为许多国家的判例、学说所确认,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具有保护债权人利益、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功能,亦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司法实践所需。我国应在民法典中确立该制度,笔者就其立法设计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20.
舒洪水 《法律科学》2008,3(3):83-94
期待可能性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概括起来就是本体论上的相对认识自由,认识论上实体理性对形式理性的补充,价值论上的人道主义,这不仅和我国价值观念相吻合,更为我们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应当将期待可能性理论纳入到我国刑事责任论中,作为责任的例外因素,然后将其渗透到刑法的有关条文中,并使其充分融合到我国刑法体系当中,进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