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郢书燕说”源于《韩非子·外储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特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认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相似文献   

2.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选自《孔子家语》)[译文]子路去见孔子,孔子问:“你爱好什么?”子路答道:“我爱好长剑。”孔子  相似文献   

3.
烛邹三罪     
[原文]景公好弋(音 yi,打鸟,捕鸟),使烛邹(人名)主(管)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贬任永州司马期间 ,一次送别他的同乡好友薛存义 ,“载肉于俎 ,崇酒于觞 ,追而送之江之浒” ,极尽依依深情 ,并为之挥毫赠序。序不长 ,其文曰 :“凡吏于土者 ,若知其职乎 ?盖民之役 ,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 ,出其什一佣乎吏 ,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 ,天下皆然。岂唯怠之 ,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 ,受其直 ,怠若事 ,又盗若货器 ,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 ,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 ,何哉 ?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 ,如吾民何 ?有达于理者 ,得不恐而畏乎 !”(文见《柳宗元集》第二十三卷)这段赠言的大…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专电 一月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时三十九分十三秒,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十英里上空,“轰”的一声巨响,正在拖着白色烟雾向太空爬升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顷刻之伺炸成了一团红白色火雾。在场观看发射的一万多观众还没有明白过来出了什么事的时候,一场世界载人航天史上最大的机毁人亡悲剧,已经发生。 航天路上的荆棘地球上的人类自从创造了每秒八公里的第一宇宙  相似文献   

6.
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开国之君创业艰难,但亡起来却很容易.建立一个王朝需要众多努力,而毁掉它,办法却大致一律.夏、商的亡国之君夏桀、商纣王也不外于此.这两个人的亡国之道大致有三:一是暴虐残酷.夏桀无道,“暴戾顽狠,残害百姓,天下颤怨而患之”.商纣王更甚,“重刑辟,有炮烙之法”(《殷本纪》,下同).这样做的结果是民有不堪,天下叛离,说道:“是日何时丧?予与汝谐亡!”  相似文献   

7.
晏子拒更宅     
【原文】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yù]卖)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相似文献   

8.
齐人见田骈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离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  相似文献   

9.
未必,未必     
韩羽 《瞭望》1989,(10)
成语“守株待兔”,谓不主动争取,坐享现成,而卒无所获之意。以时下观之,此言未必。试看“大锅”之中,无论职称、或是奖金,不乏守株而得兔者。萧衍曰:“专守株而待兔”,此盖专为后人预言欤? 又成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言亦未必。有米何待巧妇?笨妇亦可炊之。无米成炊方显巧妇之巧。时下有比巧妇更巧者,试看“官倒”,妙手空空,倒来倒去,何止无米成炊,更腰缠万贯矣。  相似文献   

10.
“一二·九”运动61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全国妇联妇运研究所的金平同志向我推荐:“陆璀和姚依林、黄华、黄敬等都是当年‘一二·九’运动中叱咤风云的人物,你可去请她谈谈革命传统。” 经过联系,我采访了陆璀同志。  相似文献   

11.
啸伯 《瞭望》1994,(30)
卞僧慧《试述陈寅恪先生治学特点(上)》(见《文史知识》1991年6期)有云:“先生拟撰的《中国历史的教训》惜未成书,论述颇散见于先生著作中”,举了陈氏文集(三)129—130页论西晋之乱亡一段为例: 西晋之统治阶级,虽以儒家大儒为其主体,然既杂有一小部分之寒族投机者于其中,则两种不同之集团混合,其优点难于摹仿,而劣点极易传染。斯固古今通例也。如礼法为儒家大儒之优点,奢侈为其劣点;节俭为法家寒族之优点,放荡为其劣点。(慧按:原有注,均略。)若西晋惠帝贾皇后南风者,法家寒族贾充之女也,与儒家大族司马家儿之惠帝相配偶,不但绝无礼法、节俭之美德,且更为放荡、奢侈之恶行,斯其明显之一例也。故西晋一朝之乱亡,乃综合儒家大族及法家寒族之劣点所造成者也。 这使人想起萧伯纳的那个笑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到三峡库区考察,进村入户了解民情,亲自为农民追工钱,着实令人万分感动。他还语重心长地对随行的干部说:“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不到农民家里看一看,坐一坐,怎么能知道农民的困难呢?” 温总理亲切的话语,道出了千百万农民共同的心声。记得那首“常回家看看”,不知让多少父母儿女为之感动得热泪盈眶。作为人民  相似文献   

13.
华泉 《瞭望》1990,(29)
周口店的“北京人”,在人类进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历时60多年的时间里,从“北京人”遗址里发现的人类化石之多、用火遗迹之丰富、石器数量之大、动物化石种类之众,至今仍是同时代遗址无法与其相比的,故有“远古文化宝库”的美誉;对一个遗址研究时间之长、出版论著之多,在古人类学研究史中,也绝无仅有。 1960年以前,“北京人”研究成果累累,论文数百篇,论著30多本。近10年来,随着新方法和新技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煎熬     
辛弃疾在他的《青玉案》词里发明了一个“那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那人”你在哪里?你的、他的、我们各人心中的“那人”你在哪里?辛弃疾把他(她)藏在“东风夜放花千树”中。东风、大好春光,夜放、玲珑剔透———都是幻境,不是么?我们还是温习一遍全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彐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片繁花似锦之后,我说的“一片”也许是人的一辈子,半辈子,十年二十年,一天两三天,最后来到灯火阑珊处。阑珊,油…  相似文献   

15.
我家里有邓拓手书赠与杨述的一首诗,原诗是: “当年风雨读书声,血火文章意不平。生欲济人应碌碌,心为革命自明明。艰辛化作他山石,赴蹈从知壮士情,岁月有穷愿无尽,四时检点听鸡鸣。” 这是当年在遂安伯胡同邓拓对客挥毫之作。诗既遒健而深刻,字又正发挥了诗的风格。后来邓拓遭奇冤去世,此幅被作为他的“罪证”而没收,直到“四人帮”覆灭,才得发还。我们一直视为鸿宝,挂在客堂里。  相似文献   

16.
秦湖 《党政论坛》2013,(22):23-23
有一次,一位女政治家应邀参加首尔“六三”大厦举行的“支援麻风病人之夜”活动。作为一位重要人物,现场聚集了不少的记者和媒体,很多长枪短炮都把焦点对准了她。她微笑着走到孩子们中间,亲切地和孩子们一一握手。  相似文献   

17.
在谈到刚刚获得2001年度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 家王选时,北大方正集团副总裁刘秋云对记者说:“和他共事十几年中,我跟他商量工作没有一次超过10分钟。他没有太多的客套,在他的讲话稿里,没有‘帽子’,也没有‘鞋子’。” 王选的确可敬,正是因为他的发明,中国的印刷术才告别了铅与火,走进激光照排的新时代。他的可敬之处还在于他把时间看得比什么  相似文献   

18.
边境地区扶贫任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边境还有10万余农户居住在“权权房”或茅草房内,有些人家几乎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肉尽管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实施了沿边开放政策,但《瞭望》新闻周刊在万里边境线调查时看到,一些边境地区“守边守穷”现象仍然突出,而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内地差距呈现拉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香港无线电视台一位文化节目主持人向观众报告一则消息: “今天,我们在《香港早晨》这个专题节目里,请大陆书画鉴赏家、江苏省国画院画家肖平先生为大家讲讲古画鉴赏。”随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位斯文的中年人。他脸带微笑,转身指着背后那幅画说:“这是清末著名画家吴昌硕画的一幅牡丹花。花头用重彩,枝叶用浓  相似文献   

20.
伏琛 《瞭望》1990,(16)
鲁迅曾在《头发的故事》里描绘了民国9年(公元1920年)在北京过国庆(?)的情形: “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一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见《呐喊》) 这是旧中国黑暗统治下人们对国庆节的态度,其实,这也明白无讹地显示了人们对那时的“政府当局”的态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