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导致交通肇事案件的陡增,给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立法上的不完善、审理程序上的不统一、司法解释的冲突、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及当事人诉讼知识的欠缺,使类似的交通肇事案件的裁判结果千差万别,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影响了司法的公平公正和审判机关的公信力。本着程序正当、公平正义和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法院紧密结合我市及其他基层法院的审判实践,探索出人性化解决交通肇事案件的程序和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民法领域基本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与此同时,刑事立法却逐步封闭了被害人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能性。这一立法冲突直接导致司法实践中当事人选择不同的诉讼程序可能导致精神损害赔与不赔两种结果,严重损害法院权威。为维护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实现公平正义的立法价值,我国应当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受"国家亲权"理论和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未成年人在刑事司法中应当享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法律优遇,应当更多地强调保护的处分原则。同时,社会调查制度也在刑事司法中不同程度地得以确定。立法规定过于原则化和司法实践不规范不统一的特点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社会调查制度的应用出现了诸多瓶颈。文章对社会调查的量刑辅助、矫正依据,社会调查制度的正当性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制定全国统一的实施意见,确定权责明确的启动主体与实施主体,明确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是完善社会调查制度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刑事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是,在现行救济机制和司法体制下,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要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应当完善诉讼机制,保障被害人现有权利的实现,完善相关制度,赋予刑事被害人更多的权利;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切实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刘娜 《世纪桥》2007,(10):66-67
刑事被害人不能够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途径获得赔偿成为近年来重大刑事案件判决执行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刑事法律救助制度的现状及缺陷不能够充分解决这一难题。解析我国的刑事救助法律现状,探讨在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前提下更切实有效的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成为了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既是世界刑事诉讼发展潮流,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司法工作的一个重点。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对于被害恢复、有效防止新的加害、促进刑事诉讼活动顺利开展、保障人权、实现社会正义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制定出台了《刑事被害人、涉检信访困难人员检察救助制度》,建立起了由政府部门和检察院共同承担责任的救助制度。同时,由财政拨付的10万元启动资金也正式到位。这个被称做“三助一导”(经济帮助、法律援助、社会救助、心理疏导)的做法,在全省尚属首家。据悉,建立“三助一导”制度一年多来,该院已对10余名刑事被害人、涉检信访困难人员进行了检察司法救助,救助资金达5万余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彰显了司法人文关怀和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1日起,一部旨在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施行救助的地方性法规《宁夏回族自治区刑事被害人困难救助条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施行。这一条例是我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省级地方立法,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这部地方立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救助范围过窄、救助标准过低等。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以期推动宁夏乃至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无论是在法律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务界,都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经验。综合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国家关于刑事和解的理论,结合当前法律法规及刑事司法政策规定,可以给刑事和解做如下定义:在发生引发刑事和解的法律事件之后,在中间人的调解之下,加害人和被害人直接或不直接的联系,正视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伤害,然后双方达成赔偿和解协议,从而为最终解决刑事法律事件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确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该程序加强了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设立了较为宽泛的被害人保障制度。但由于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置、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部分立法冲突,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被害人的保障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设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及时保护被害人的权益,且重点应体现在及时性上,可在程序设置、法律适用、制度构建、程序救济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构建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的刑事立法、司法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等国家利益之上,大多忽视了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特别是刑事诉讼案件中的赔偿比例低、兑现难的问题,已经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司法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受害人权益的保障,应该是刑事立法和司法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在这种形势下,在我国确立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则显得尤为必要了。下面我将从原因、现状、国外立法以及具体措施等方面谈谈对我国构建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将被害人定位于当事人并赋予其一系列的诉讼权利,但是对于刑事被害人庭审参与权学界未予以明确的界定,对其内容立法规定不够完善,并且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参与庭审的权利保障不力。因此,完善相应的立法并在司法实践中确保被害人参与庭审的权利,是完善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3.
构建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刑事被告人规定了强制辩护制度,但并未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援助进行规定。构建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有助于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体系,维护司法平等和司法公正。但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不足,立法中,应明确规定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建立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基金,不断提升援助人员的素质,且将法律援助与社会救济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护被害人权益,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国内学者纷纷呼吁,参照其他国家的先进理论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为了使作为被害人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国家责任说更有科学性和说服力,宜对国家责任说的理论基础——社会契约理论进行推理和择取。结合社会契约理论,应以有限国家责任说和社会保险说为理论依据,建立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张波 《求实》2012,(Z1):110-11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一种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特殊保护制度,是国家对受到特定犯罪侵害而又无法从犯罪人处得到赔偿的刑事被害人或者其一定范围的近亲属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的一种法律制度。1963年10月25日,新西兰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刑事被害人补偿法》。随后,英国、美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制度在维护当事人双方利益平衡、恢复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的不完善和立法上的缺陷,导致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改革和完善刑事和解程序,要确定刑事和解的标准,明确规定和解方式和赔偿额度,明确司法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法律事实概念的研究相对薄弱,导致立法实践和法学理论中概念混乱。文章按照内涵从少到多、外延从大到小的逻辑关系,对法律事实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赋予每个概念以清晰的定义。如把民事主体的行为概括为“当事人的行为”.行为分为自给、交往和冲突三种情况;界定了法律行为是民事交往中制定民事关系的阶段和方面,是当事人之间的立法;明确了法律事实的后果是民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中国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它既涉及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也涉及到司法行政系统依法管理的公证机构。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社会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是一种非诉讼法律证明制度。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公证机构除了审查公证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外,还要依法向当事人告知该公证事项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意义以及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还要宣传有关法律知识,正确引导当事人知法、守法、用法。良好的公证制度能够进一步体现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西方有一句  相似文献   

19.
司法ADR制度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以附设在法院的调解和仲裁为基本类型,是国家司法行为与当事人合意行为的有机结合。2004年9月16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初步形成了我国司法ADR制度的雏形。文章分析了与我国司法ADR制度构建相关的协助调解人制度、独立调解人制度、和解协调人制度和协议确认制度。并指出司法ADR制度中的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环节还有待于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正>附条件不起诉已经是许多国家刑事领域内较为成熟的一项制度,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犯罪数量的增加、司法资源有限性等司法现实的一种选择,更重要的是附条件不起诉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