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对外开放,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也遭遇到很多挑战。总体而言,这些挑战主要包括全球化的挑战、信息网络化的挑战、西方错误思潮和理论的挑战,以及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中国的挑战。廓清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运用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上的活跃度,并附加意识形态安全的渗透方式参与国际竞争,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局势。本文通过对非国家行为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方面,突出表明非国家行为体是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鉴于当前的国内外局势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具备一套切实有效的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措施,是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安全维护和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对当前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正以网络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一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成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在网络文化语境中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不但可以创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教育方式,实现网络文化研究的文化属性转向,还可以实现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一元主导多样共存的发展态势。最终达到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协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是西方国家对我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冷战以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尖锐的斗争。必须清醒认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实质、特点和规律,高度警惕和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图谋。  相似文献   

5.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价值意蕴在于整合社会观念、化解社会冲突。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围堵和市场逐利逻辑的驱动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风险源于日常生活状态非理性的冲动、网络信息覆盖的操纵性、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问题、中西方意识形态的较量等多重因素的纵横交错。理性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品质、批判性重构网络信息和网络流行语、关注并积极回应中国议题、坚持与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尚不完善,这为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此,我国应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完善高校网络安全监察体系,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避免其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误导。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新兴社交媒体的出现,反华势力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网络舆情渗透的现象经常发生。反华势力进行网络舆情渗透的主要途径有:"培养异见分子",利用自媒体渗透;利用流媒体渗透;利用手机APP应用传播负面信息;开发破解防火墙软件,诱使国内网民接受相关信息。反华势力进行网络舆情渗透的主要形式有:借个别群体性事件和部分腐败案件进行反华炒作;借突发事件造谣生事,破坏稳定;歪曲事实真相,攻击国家领导人;在言论上"形左实右",居心不良;在意识形态上借"公民社会"的理念攻击中国"民主""人权"。必须严格管控反华势力的公众账号,注重重大舆情和敏感舆情的信息公开工作,针锋相对地揭露其意识形态渗透的真相,构建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络化对党建理论宣传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对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提出了严峻挑战。各种思潮在网上相互激荡,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上的优势,对我进行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渗透。面对以网络为手段的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我们党能否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有效地向全党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网络技术的认知、把握和利用。  第一,要顺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9.
2012年第7期《党建》刊登任洁的文章,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中国被推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文化渗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的文化宣传。美国的CBS、CNN等媒体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发布的总信息量的100倍。  相似文献   

10.
王玉荣 《前沿》2011,(22):51-54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网络时代,它正在遭受一种"分子入侵"式的破坏。网络信息的泛滥导致信息控制的失灵;网络技术的异化使得技术控制逐渐形成;规模性、批判性的网络舆论的蔓延,使传统时期的操纵舆论正在为现时期的舆论操纵所取代。由此,多重网络力量依靠自身的特质,以无知无觉的方式渗透到主流意识形态之中,腐蚀着其文化分子,进行着文化入侵的过程。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应由政府牵头,运用新的知识、技术、文化条件,健全四大领导机制,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及反渗透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论坛成为广大网民发布信息、交流观点和意识形态交锋的重要阵地。网络论坛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必须认清网络论坛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论坛环境下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努力探索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策略、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6)
当前高校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诸多困境,如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网络信息多元化、思政课吸引力不足、评价体系利益化、高校宣传未形成"合力"等。破解这一困境须从五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模式转型,抓好网络阵地建设,整合高校资源做好体系化宣传。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网络信息传播的新特征颠覆了传统信息环境下枯燥抽象、单向传播、单一封闭的传播格局,这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方式的转型成为必然诉求。新形势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新型实现方式可以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立足生活、凸显审美价值,从抽象式转变为形象式;平等参与、开展民主讨论,从独白式转变为对话式;贴近对象、构建综合化平台,从单一式转变为立体式。只有与时俱进地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方式的创新,才能牢牢把握网络信息化条件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智能传播时代,在定制化信息传播模式、算法过滤机制和选择性接触行为的多重影响下,公众极易被带有强烈自身偏好特征的同质化信息所裹挟和淹没,自缚于“信息茧房”之中。以其空间的封闭性、内容的片面性和传播格局的割据性,“信息茧房”不断重复和强化着人们的认知偏差,排斥异质信息与观点,阻滞社会信息正常流通,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影响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弱化的困境。化解“信息茧房”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从话语构建、技术把控、平台监管以及民众媒介素养培育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竞争力,疏通信息传播渠道,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平台“算法”,不断优化网络生态,全面凝聚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 ,既给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带来许多有利因素 ,同时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所谓“西化”,反映在思想领域 ,就是企图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所谓“分化”,就是企图分裂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 ,特别是利用信息网络化等高科技手段 ,千方百计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国内和国外…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一些西方反动势力不断在西北民族地区进行极端民族主义、宗教主义思想渗透,试图削弱西北少数民族的中国民族认同感,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本文从以党建工作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在民族地区的凝聚力、以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以改善民族群众生活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民族地区的感染力三个维度着手,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同志在西北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工作的经验总结,对当前维护西北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途径提出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互联网信息传播呈现出个体性、实时性、开放性、渗透性等特点,其所形成的网络多元文化使人们日常的互联网生活在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受到价值扭曲、情感缺乏和信息污染的危害,进而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带来较大影响。随着国家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不断重视,对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成为时下众多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有助于为该课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世界推行其"普世的行为准则",以实现其世界霸权。这种文化渗透作为一种强有力的、隐性且阻力最小的手段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要影响。鉴于此,文章通过深入探析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路径与手段,解析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威胁,探寻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开始在我国传播。它崇尚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将个人消费作为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个人幸福、显示社会民主与平等的主要方式,将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合理化、永恒化、神圣化。它本质上服务于资本增值的需要,是当前资本主义实行意识形态控制和渗透的有效而隐蔽手段,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向人民群众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前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其路径尚未系统建构,渠道尚未畅通。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功能、载体及实现途径,对于我们寻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给予了重要启示:一是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通过创建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仪式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是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