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国家总理直到1976年1月病逝。他深爱祖国,心系人民,期盼着党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富民强国的道路,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他的这些期盼和理想,都在他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个"中有所体现。笔者根据多年搜集来的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对此略作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1976年5月20日上午,艳阳高悬,鸟雀啁啾。朱德迈着沉稳的步子走进办公室,看到桌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本成仿吾校译的新版《共产党宣言》大字送审本。他放下手边的其他工作,认真仔细地读了起来,并不时做着眉批。他用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了70年的深刻经历,用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更用他同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和伟大胜利融合在一起的身心,再一次地读着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 这时,他的脑海中或许闪现出五四运动那一年自己和孙炳文终日埋头于书斋的情景。那时,朱德已经感到以往的革命之所以都  相似文献   

3.
杨仁海 《当代贵州》2014,(19):62-63
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支书杨国武仍然惦记着村里的大事小事。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用一辈子诠释了"恪尽职守"这四个字的意义。这是一次特殊的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有一名党员,罹患肝癌晚期,只能躺在家里床铺上宣誓。饱受病痛折磨的他,虚弱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是,面对党旗,他一字一句,铿锵有力:"……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他,就是贵州施秉县城关镇上翁哨村原党支部书记杨国武。2014年4月16日,他最后一次参加支部会议。半  相似文献   

4.
<正>在农二师二十九团梨华社区的职代会上,当宣布扬国霞被评为"和谐小康家庭"时,在座所有的人都由衷地为她鼓起了掌。2005年,杨国霞的公公因中风致使脑瘫成了植物人,这对杨国霞一家是个沉重的打击,性格开朗的丈夫一夜之间长出  相似文献   

5.
柳彦成是庄浪县白堡乡陈山村党支部书记.今年66岁,党龄45年,担任村支书40年.柳彦成在庄浪很有名气,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四化"老支书.  相似文献   

6.
孟红 《党史文汇》2006,(3):16-20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岁月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从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但只要身体尚能支持,他就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在这一年半中,重病在身的周总理约人谈话220人次(包括他主动约请和别的领导人要求来谈话,有时会见外宾后还留下主要陪见人谈话).谈话时间最长时一次可达4小时20分钟.会见外宾65次,会见港澳人士3次,每次时间大都在1小时左右,最短的一次也有15分钟.开会32次,一次会最长可开3小时45分钟.去医院外看人5次.  相似文献   

7.
遵义会议上的慷慨激昂,庐山会议上的掷地有声,构成了张闻天生命中的两个最强音,至今想来都荡气回肠。一个儒雅谦逊的人,一个稳重厚道的人,在事关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明知前方阴云密布,骤雨狂风,他总是站在真理的这一边。尽管有时真理并不被人理解。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张闻天被撤职罢官,开始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研究,出了不少论著,提出不少好的意见。即使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他已完全失去自由,但仍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顾衰弱的身体和严重眼疾,写了批驳林彪、"四人帮"谬论的文章。在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下,他始终坚持原则,照顾大局,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孟红 《世纪风采》2011,(7):8-13
1976年春天安门事件后,“四人帮”借机大肆镇压革命群众,使国家局势变得很复杂,国民经济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年近九旬的朱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不顾身体虚弱,带病坚持工作,每天早起晚睡,给自己加大了工作量。康克清多次劝他注意身体,但他每次都说:“毛主席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9.
霞飞 《党史博采》2004,(12):4-10
从1975 年9 月到1976 年9 月,是毛泽东在世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毛泽东的心情是复杂的。在这一年里,他做出的重要决定虽然有失误,但他做出的一些带有关键性的决策仍然证明了他的英明。他晚年的一些行为,仍然证明他与人民心连心。1975 年9 月,毛泽东自己决定评《水浒》收场,他仍然支持邓小平整顿1975 年7 月下旬,毛泽东的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看东西很困难,便由中央办公厅找来北京大学教师芦荻帮助他读古典文学书籍。8 月14 日,毛泽东在读古典小说《水浒》时,谈了一些对这部小说的看法。第二天,芦荻把毛泽东的谈话整理成一份谈话记录。因为毛…  相似文献   

10.
1974年6月1日:最后一次离开西花厅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1973年3月10日在北京玉泉山做了第一次膀胱镜检查和电灼术治疗.然而,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而是越来越恶化了,以至于血尿不止,有时形成凝血块堵塞尿道内口,排尿非常困难,疼痛难忍.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不得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史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态度与双重态度理论的基本知识,并结合诗词解读,探析1930年6月下旬~7月毛泽东对"进攻战略"的态度问题.主要现点是:在红一军团北上江西进军南昌期间,毛泽东对"进攻战略"的态度表现为外显与内隐的双重特征.接受"进攻战略"为其外显态度,怀疑"进攻战略"为其内隐态度.毛泽东的内隐态度,可通过解读毛泽东写于1930年7月的<进军南昌·蝶恋花>一词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近期,日本“右翼”分子利用通化“二·三”反革命暴乱事件,大造舆论,污蔑中国屠杀已投降了的日本士兵,侵犯了所谓人权。这完全是流氓无赖的强盗逻辑。为了澄清事实,让人们看清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及军国主义复活势力的丑恶嘴脸,十分有必要将“二·三”反革命暴乱事件的真相公布于世,还历史的本来面目。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四处伸手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残余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甘心覆灭,亡我之心不死。消灭共产党和人民武装,推翻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成为日、蒋的共同目的。1945年11月20日,日本特务头目池田中将通过近藤晴雄大尉,委派特务只友少尉,…  相似文献   

13.
在沈阳军区档案馆中保存着一份十分特别的记录,它上面记载的是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身边工作人员、曾经给杨靖宇当过警卫员的黄生发的回忆。为我们讲述了杨靖宇将军生命中最后一段日子……1940年2月中旬旧历年,正是冷得厉害的时候,杨靖宇带着我们十几个人,打算从蒙江西排子过到蒙江东排子去(排子,指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森林),与二方面军吴主任会面商讨整个部队给养以及展开攻势、配合关里抗战事情。由于地形复杂,天气寒冷,我们在大山林里转来转去,始终没有走出去,被敌人层层包围在了蒙江排子的大清沟里。当时和抗联一路军作战的是敌三…  相似文献   

14.
徐秉君 《党史纵横》2009,(11):59-61
飞行事故还是叛逃? 1990年8月25日下午,我正在军区空军政治部值班室(时任秘书)值班,突然接到指挥所的一个电话通报,说黑龙江某航空兵团飞行一大队的一架歼-6飞机,在中午12点左右起飞后不久失踪,飞行员是该大队的王宝玉,经空中搜寻未发现任何踪迹,无论是飞机还是飞行员都下落不明。目前正在扩大搜寻范围,请各大部密切注意事态的动向,一旦有消息和情况立即按程序上报。  相似文献   

15.
晓农 《党史纵横》2002,(4):38-38
剿灭土匪,人们都知道这是建国初期的事。十多年之后,即1965年3月26日,中央军委发言人郑重宣布:中国大陆最后两个匪首被歼灭。这是怎么回事呢?追寻遥远的记忆,历史的烟云中又一次再现了武陵山区剿匪的画面。解放初期的湘西,土匪“多如牛毛”,我剿匪部队在湘西民众的紧密配合下,历时年余,终于歼灭了几个暂编师的土匪,最后只剩下土匪女司令田妹和她的男人———副司令覃国卿不知去向。田妹名叫田玉莲,桑植县利福塔人。她身材比一般的女子粗壮,年轻时长相有几分姿色:一双凤眼,圆圆有脸盘上泛着红晕,乌黑的长发在脑后盘了…  相似文献   

16.
一、师生交谊13年 在这里,我追忆敬爱的导师彭明教授最后13年的生活片断,是实实在在的师生交谊的13年.  相似文献   

17.
从解析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妇女参政方式的弊端入手,本文提出了另一重要的参政方式——自下而上式。通过分析该方式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文章深入探讨了“个人的就是政治的”这一女权主义运动口号,并以实例论证了自我赋权这一自下而上的参政方式的效果和意义,以期推进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以文养文和鼓励性、引导性文化经济政策.北京文化经济政策侧重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增加生产性投入,减轻文化单位税负,建立金融支持和生产服务体系.在推动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北京文化经济政策从行业、体制内部的以文养文,逐步过渡和深化到自觉地实行鼓励性政策、主动地实行引导性政策,显示政府更加成熟和自信地运用经济杠杆加强文化经济宏观调控,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本文在分析北京文化经济政策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制定要正视民生倾向、把握变迁特征、确立开放意识,并建议加强文化经济规律研究,重视改善文化投入方式,创建社区文化建设基金,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启动文化经济立法,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  相似文献   

19.
20.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回顾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时曾多次说过:有四个近代人物不应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记卢作孚,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