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著名电视人杨澜说过,在她采访的人物中,王光美最让她震撼,原因在于“经历过那个浩劫的时代后,她选择了宽容和原谅”。能够宽恕他人,给王光美的晚年生活带来了自由和安宁。  相似文献   

2.
热词     
《廉政瞭望》2012,(12):11-11
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了500多名精英人士后,怀疑整个社会患上了“成功综合征”。其表现为,为了“成功”,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急急忙忙地赶路,撞到人却未曾想过扶起他们。为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李健 《党史天地》2010,(5):23-23
自1980年7月开始,从首都北京到全国各地,毛主席画像,被人从门楣上摘下来,从教室里取下来;毛主席的塑像被拆除,铺天盖地的毛主席语录要么被覆盖,要么被清洗……港台报刊评论“大陆批毛,势在必行”。此时,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也对邓小平进行了尖锐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1980年8月,邓小平三天之内两次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访谈过程中法拉奇尖锐辛辣,锋芒毕露;邓小平坦诚应对,睿智隽永。双方的“过招”充满思想观点交锋的率直和畅快。而通过这次采访,世界也第一次对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有了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唐昀 《廉政瞭望》2004,(2):44-45
贝卢期科尼是各大媒休的宠儿:他是“意大利最会赚钱的人”,全国首富;他因涉嫌行贿、与黑社会有染而上过法庭;他那著名的“乌鸦嘴是其行走”江湖“的名片;他的温文尔雅和醉人歌喉迷倒了亿万意大利女人……这一切,几科掩盖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他还是意大利政府总理,而且是梅开二度  相似文献   

6.
衡洁 《廉政瞭望》2010,(23):52-54
杨加林成了官升镇的“明星”。 在联系杨加林前,记者曾听以前采访过他本人的同行说,刚上任时的杨加林是个“话比较多”的人,说话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甚至有时是让宣传部感到“一丝紧张”的采访对象。然而这一次的采访,记者却感觉到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7):102-104
2011年8月2日上午,被称为“米兰双雄”的世界著名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队与AC米兰队相继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意大利超级杯米兰德比由此拉开序幕。这样的“德比”较量从机场接机的双方球迷中其实就已经开始了:飙歌、喊口号、  相似文献   

8.
1980年8月,以采访世界风云人物著称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专程来华探访邓小平。这位著名记者的独家报道常常轰动全球。 8月21日,邓小平第一次会见法拉奇。法拉奇果然名不虚传,锋芒毕露: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永远保留下去……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法拉奇几乎是步步进逼:“对  相似文献   

9.
何士龙 《党课》2011,(24):92-97
贝卢斯科尼终于辞职了! 2011年11月12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向总统递交辞呈,正式辞职。然而谁也没法保证是不是他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就像2006年他刚宣布辞职时一样,中国著名媒体人梁文道先生曾很为意大利人庆幸地感慨“老贝再也没法代表意大利人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他最擅长的搞笑角色”了,然而2008年这位很不受全世界人民待见的老贝竟第三次当选了意大利总理。相信梁先生的疑问还会持续:“我们还是搞不懂过去几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为什么还有一半意大利国民舍不得他?”  相似文献   

10.
“干杯,宁波!我必须把酒祝福这座奇妙的城市,她让我认识了真正的中国。”意大利芒瑞夫传媒集团国际部主任罗伯特·巴尔蒂尼在宁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采访后,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有话要说法拉奇是意大利著名的女记者,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两次接受了她的采访。法拉奇的问题实际上就一个——对  相似文献   

12.
高放 《学习导报》2014,(7):60-61
迄今人们大都以为“人民公仆”这个概念是近代中国从西方引进、翻译过来的。其实我国唐朝著名文豪和官员柳宗元(公元773~公元819年)比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年)于1311年提出“人民公仆”约早五百年就明确提出了“吏为民役”,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官员是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13.
“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创造性地塑造彼此崇拜的人。”遂宁中学语文教师欧阳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引用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话来表达他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2,(1):30-30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允许个体私营业者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具有重要意义,党性和党的先进性应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首先,从执政党  相似文献   

15.
徐波 《廉政瞭望》2005,(1):18-20
2003年8月底的一天,在李水明接受组织调查期间,记者来到“两规”点对他进行过一次采访。谈话是从原柳州地委副书记方贡元(已被判刑)开始的,因为记者几个月前在同一个房间采访过方贡元,李水明正好睡在方贡元曾睡过的那张床上。记者告诉李水明,他34岁当市长,是所谓的“广西最年轻的市长”;方贡元1991年出任宁明县委书记时也刚好34岁,  相似文献   

16.
远离诱惑     
最近,杨澜采访崔永元的时候问:“你曾经遇到过的最大诱惑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华夏在线     
6月4日“过云楼藏书”以2.162亿元人民币成交价,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179种、1292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善本最终买家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  相似文献   

18.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露,“洋品牌”达芬奇家具声称100%意大利制造,实际却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内厂家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也不是什么意大利名贵木材。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该家具公司的操作手法是,将这些家具从深圳口岸出港,运往意大利,再从意大利运回上海,从上海报关进港回到国内,这些家具就有了全套的进口手续,成为100%意大利原装、“国际超级品牌”家具了。  相似文献   

19.
叶再春  郭立平 《前线》2009,(12):62-62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金秋时节,“共和国摇篮展风采”全国党刊联合采访团从江西南昌出发,经赣州、瑞金,过于都、兴国,登井冈山,一路追寻共和国建立的足迹,一路聆听赣鄱大地的时代脉动。本次采访活动由全国党刊研究会主办、中共江西省委当代江西杂志社承办。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重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这样引人注目?”带着“要弄清楚”的想法。90岁的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去年底专程来到重庆。托平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曾赴延安,采访过刘少奇、朱德等中共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个采访周恩来总理的美国记者。《瞭望》新闻周刊最近详尽露托平在重庆的所见所闻所感,本刊特别摘编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