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改革政治课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老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的教学方法,我们进行了“学导式”电化教学法的实验。政治课“学导式”电化教学法,是一种教师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生动活泼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它是电化教学手段与“学导式”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其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师运用电教手段(幻灯、电视录相、录音等)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精讲——作业练习和共同评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多种动态因素的组合 ,是多方位的信息交流过程 ,不管教师课前备课做得多么周到细致 ,课堂上总免不了会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如何审时度势地对待这些突发事件 ,并迅速恰当地作出反应 ,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 ,甚至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近年来 ,笔者将军事上的战略战术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靠“用兵之道”化解了不少课堂危机 ,突破了原定教学模式 ,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 ,在“车到山前疑无路”时引导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值得我们教师经常思考、探索和研究的永恒课题。在我国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及其新理念的贯彻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或课改新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合不够而影响教学实效的一些现象仍然存在。“满堂、哄堂、冷堂、拖堂”是中学课堂教学的“常见病”。一是“满堂”现象。就是通常说的“满堂灌”。它反映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错位。其实,检验课堂教学实效的依据不是我们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得到了多少,得到了多少对他今后发展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索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中,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需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首先要“放”。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放”,即“放心、放开、放宽”。从思想上要放心,克服过去那种教师在课堂上总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想法,而要放心地让学生去看,去想,去思考。今天的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比过去要大得多,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表现意识、自我发展意识也较强,教师要放心地让学生独立去思考、探索,允许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  相似文献   

5.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就是在一节课教学开始时,教师为有效地导入新课而进行的一种创遣性劳动。它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组织教学的科学而巧妙的手段;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总之导入的过程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师生即将进行新课教学作好。动理准备。下面结合自己教学教研工作实践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看法:1.情境导入法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感人的情境又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  相似文献   

6.
“导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就是在一节课教学开始时,教师为有效地导入新课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组织教学的科学而巧妙的手段。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总之,导入的过程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师生即将进行新课教学作好心理准备。下面结合自己教学教研工作实践对政治课教学的“导入”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导入的功能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  相似文献   

7.
“度”,它的基本含义是程度、限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也有个“度”的问题。能否把握好“度”。不仅关系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关系和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益。 1.把握好速度。速度即快慢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析知识时要做到快慢、缓急适中,使学生容易接爱。如果速度过快,  相似文献   

8.
教学大纲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当然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教学中,教学大纲往往为教师所“专用”,学生不甚明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以为,教师要首先全面准确地领会教学大纲,其次,也应当让学生熟悉教学大纲。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熟悉所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至少有以下三个有利:一是通过了解教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利于学生把握达标度,增强学习上的针对性;二是通过了  相似文献   

9.
<正>学问在于点滴勤,教学更当惜光阴。当下,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着“大思政”、议题式、活动型教学方式的深度调整。如何让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有限”的课堂发挥最大的育人效果,需要教师从课堂时间分配上下足功夫。只有高效地分配时间,把时间用在突破学生思维认知限制的“刀刃上”,才能让真理之光穿越迷雾,照进学生的心灵,滋润思想成长,形成学科素养。一是直截了当,在铺垫处省时。课堂教学犹如“写文章”,处理好起承转合,就能够移步换景、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0.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它尤显重要。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的更新,使得更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科学人生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的作用。电化教学具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用它来辅助课堂教学,对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作用是显著的。借“电”引趣,激发学习热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一种动力。如果教学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一轮的“以生为本”、“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不论从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还是观摩别人教学、观看有关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都不难发现,在课堂上表现很“抢镜”的不外乎是少数学生,而好大一部分学生保持“沉默”。据调查,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跟不上课堂教学改革节奏的“弱势群体”。倘若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恐怕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达不到所期待的效果。一、课堂教学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特别关照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一个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出现错误,这通常是师生的共同愿望。然而笔者认为,教学中有时错误并不可怕,我们大可不必谈“错”色变。相反,有时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些“美丽的错误”走进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接受“错”的洗礼,达到“改邪归正”。这种“错误”,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当地寓“错”于政治课堂教学,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呢?这里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以“错”攻“错”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是表面的、机械的,对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必须通过教师语言的阐述,才能得以完成。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语言”的特殊作用,使课堂教学“悦耳”、“动听”,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接受知识.便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它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的特点之一是需要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大量语言叙述、阐释,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探讨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语言”的作用,改变政治课以往存在的枯燥、乏味等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引导语—一注意语言新颖、精彩、引…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心培育“四有“新人。力行“三个代表“,培育“四有“新人,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经济悄然而至,创新人才成为最宝贵的人力资本。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为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奠定基础。要更新教育观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旨的“三主“教学原则,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思想新、方法新和手段新的“三新“教学模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发学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1政治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  2政治课教学应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上下功夫。   3政治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现实生活往往严重脱节。  4教育教学中欠缺“因材施教”。  二、理论依据  保加利亚哲学博士拉扎诺夫创立的暗示教学法证明了一个真理:在教学前进行放松练习和心理暗示,能成倍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堂中注意指导学生凝神听音,进行静心训练。  三环教学法认为:课堂“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的结构关系必须合理化。《道德经》认为“三生万物”,所谓“三…  相似文献   

17.
“笨”是指人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差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础,适当而又有意地表现得“笨”一些,则会更加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这是因为:1.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混读易混概念,有意误用原理,有意歧解知识间的关系……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准确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笨一些,容易激发起学生产生要超越老师的愿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和课题实验中,总结出一种“六环节教学法”,即“提出问题一指示方法一自学指导一研讨精讲一作业改错一小结强化”。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习的主导者,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班指导)与学生的四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和请教老师)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还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条件和手段,根据学生的学情组织课堂全部教学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头脑,达到轻负担、高效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使教者爱教,讲授得法;学生爱学,学得积极主动。几年来,我们学习外地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读、讲、议、练”四段教学法,力争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思想。它有利于调动师生的两个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师决定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去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把握知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一、沉默法。当教师发现学生“走神”时,可以稍稍停下讲课,保持短暂的沉默同时用眼神注视着那个方向,通过短暂宁静的时空和教师明晰的目光,学生意识到老师的目光是“送”给自己的,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二、旁敲侧击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把教学内容与学生“走神”行为联系起来,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感到老师“话里有话”。三、幽默引趣法。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用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或事例,往往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听课兴趣。教师的课讲得越生动、诱导力越大,越会引起学生注意。“走神”的学生也会因此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