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美国哲学家罗素有一个著名的关于逻辑的笑话,就是:“罗素=教皇”。乍一看人们都免不了惊诧:罗素是罗素,教皇是教皇,二者虽然都属名人,却是两个迥然不同的生命个体,职业不同,形态各异,完全不可能存在相等的关系。但是罗素却认为,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出  相似文献   

2.
克吕尼运动是西欧中世纪的一次重大改革。这场运动不仅着眼于修道院改革,而且宗教与政治狂热介入世俗事务,要求调整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克吕尼运动确立了教皇政体,使教皇权势不断攀升,并营造了浓厚的社会宗教气氛,加速了欧洲文化的认同,使中世纪盛期的西欧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3.
陈雅雯 《传承》2014,(3):122-123
自公元756年,罗马教廷在意大利中部建立了教皇国之后,教皇就不再只是一个精神的领袖。除了至高无上的神权外,教皇还拥有了实际的世俗统治权力,教权与王权之间的矛盾也渐渐显露出来。在王权与教权斗争的过程中,德意志表现得最为典型。随着社会的发展,10-13世纪德国王权与教权之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4月3日,在位长达27年、84岁的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与世长辞。4月19日,来自德国的约瑟夫·拉青格在罗马教皇选举中当选第265任天主教罗马教皇。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故宫五分之三大的梵蒂冈,坐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一座山丘上,是一个典型的城中之国。在这个全世界最小的国家,罗马教皇是“中心的中心”。作为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神权。“教皇”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爸爸”。初为对高级神职人员的一般性尊称,后成为天主教教阶体制中职位最高者的称谓,一般称作“罗马教皇”。教皇自称是…  相似文献   

5.
相传,被古罗马教会尊称为“有福者”的大阿尔伯特是欧洲中世纪知识界的代表人物,教皇赞扬他:“大阿尔伯特的情操比巴克斯神庙还要高贵;大阿尔伯特的境界比帕拉丁山还要远大。”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是文明古国,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国土南北狭长,三面环海,西与法国接壤,北与瑞士、奥地利相连,东与南斯拉夫毗邻。全国总面积30余万平方公里,山地与丘陵占76.8%,平原占四.2%。人05用3.8万,大部分信奉天主教。意全国划分为四个行政区,共103个省,8088个市镇。被称为“国中之国”的梵蒂冈坐落在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主权属于教皇。意大利与教皇的关系是“各行其政,独立自主”。梵蒂冈同我国无外交关系。赴意大利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海关出入境须知入境意大利的,一般在飞机上应预先填好“入境…  相似文献   

7.
梵蒂冈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高地上的城国 ,全称梵蒂冈城国 ,面积0.44平方千米 ,为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主要人口为意大利人 ,信奉天主教。公元6世纪时 ,罗马主教获得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 ,称为“教皇”。1870年意大利王国消灭教皇国 ,教皇退居梵蒂冈宫中 ,其世俗权力宣告结束。1929年2月11日 ,意大利统治者墨索里尼承认梵蒂冈为属于教皇的主权国家。梵蒂冈教皇自称为“基督在世代表”。梵蒂冈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有“圣使”、“代表圣使”或“宗座代表”。梵蒂冈与中国无外交关系 ,而同台湾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圣…  相似文献   

8.
从集市到城市———欧洲地方市场的形成柏铮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7世纪中期,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也是人们通俗地称之为中世纪的欧洲历史时期。提起中世纪,人们习惯于想到教皇与教会,神宇与宗教裁判;想到国王、贵族与骑士,征讨与战争;想到庄园与宁静、恬淡的...  相似文献   

9.
知识     
《中州统战》2003,(9):24-24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强调天主教要跟上时代…  相似文献   

10.
王恒 《求索》2012,(1):253-256
罗马法的世俗化始肇于11世纪末,伴随着教皇革命而逐步开始的。中世纪王权和神权的斗争为罗马法的世俗化带来挑战和机遇。王权的最终胜出使罗马法在19世纪完成了世俗化的重大转变。世俗化的罗马法在婚姻、主体制度和利益等方面强烈地表现出与过去不同。作为一种形式理性的罗马法,世俗化疏远了人对神的关系,带来了人的焦虑。  相似文献   

11.
1830年7月,法国的革命者曾经在夜幕降临时唱响一支动人的歌曲:“朝着时间的齿轮射击,让白昼永驻我们身边。” 在推翻了古老的波旁王朝之后,“时间”成为他们要对准的最后一位专制者。 但这个专制者是一个有魅力的、让人对它无限崇拜的家伙。 斯波克的《星际旅行》中有一句话最能说明时间对人的诱惑:“时间是一团我们燃烧其中的火。” 印度教的经典《福音之歌》把神与时间混为一谈,而基督教的《圣经》则让上帝说出这样的话语:“我就是时间。” 1450年,教皇约翰内斯12世利用了时间的威望,他意识到钟表的节奏将在何种程度…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伽利略因自己的科学信念而被审判。事实上导致他被审判的原因非常复杂,学者们就此争论不休,不过,可以肯定导致他被审的原因绝不仅仅是他的科学信念。笔者认为,导致伽利略被审的原因既有政治形势的影响,也与他的宗教和科学信念有关,更与他的哲学立场密切相关。这其中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他所处的时代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场天主教与新教的严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二、他在神学上关于解释《圣经》的观点被视为有异端倾向,他的科学方法论所具有的反权成的特色使他在哲学上得罪了亚里士多德派的经院哲学家;三、他又很不合时宜地得罪了教皇;以上种种因素汇集在一起,促成了他的悲剧性的结局,使他很不幸地成了一个牺牲品。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授予学位的最早记载是在12世纪中叶,由意大利波伦亚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罗马法学者以博士学位。在欧洲中世纪,博士这个称号有时由教皇或国王作为一种荣誉授予;有时是作为取得大学任教资格的一种凭证。大学生如获得博士学位,必须准备一篇用拉丁文写的论文,参加公开答辩。那时博士、硕士、教授这三个称号是同义词,都表示有教学能力,到后来三者才表示不同的水平。学士称号起源于13世纪初的巴黎大学,开始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在英国,学士则作为学生完成初期阶段大学的一种凭证。世界各地大学很难统一学位的含义。我国最…  相似文献   

14.
在梵蒂冈,罗马天主教堂将举行声势浩大的神职庆典来纪念2000年的到来。盛大的庆典将给梵蒂冈所在的罗马城带来2000万游客。梵蒂冈有关方面为了避免如此之多观光客带来的压力,已经提前安排全年的朝拜活动。教皇保罗二世一直呆在梵蒂冈为世界各地前来朝拜的人们祝福。在新西兰,吉塔姆群岛以西偏僻的皮特岛号称是全世界第一个看到千年太阳升起来的地方。这个小岛将在2000年1月1日凌晨4时零4分迎来地球上第一缕新世纪的阳光。在英国格林威治,这里既是世界标准时的起点,也是本初子午线所在地,所以英国政府的“千年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开设了一门新课:美食外交,教师是美国国际冲突问题专家。该教师认为,"美食应当作为一种工具,来促进国家间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四国,有关欢迎宴会的报道也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如在荷兰,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以欧洲王室最高规格礼遇"白领结"盛装宴会迎接中国客人;在法国美食之都里昂,接风晚宴由来自"厨艺教皇"保罗·博古斯的同名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初 ,英格兰政府在一小撮绝望的罗马天主教徒制造的企图摧毁政府的火药阴谋后 ,颁布了要求天主教徒宣誓效忠国王的效忠誓约法。国王詹姆士一世把它作为降低新教徒宗教狂热的温度、保护大多数天主教徒免遭宗教迫害以及缓和因宗教分裂而致的国际紧张局势的工具。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 ,一纸法令竟在国际上激起了轩然大波 ,引发了教皇和詹姆士的紧张对峙 ,掀起了遍及基督教世界的神学大论战 ,詹姆士由此提出了宗教宽容和对话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举行了胡安·迪戈(Juan Diego)的封圣(canonization)仪式,而圣母瓜达卢普(Guadalupe)第一次的显现正是出现在这个印第安人面前,墨西哥社会各界认为这一仪式是对墨西哥天主教中本土元素的承认以及由此对过去错误的补偿;相反的,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印第安人的最终驯服和一次为抵制拉丁美洲基督新教的复兴和扩张而进行的天主教福音运动.这个仪式也展示了这一重大公众事件是怎样表达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复杂生活.  相似文献   

18.
张亚雄 《小康》2015,(3):88-91
在路德的观念中,借钱必须的"爱"的名义,有盈利则还钱,没盈利的就可以不还钱。马丁·路德,德国的先知。这位出生于十五世纪的天才,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一生与教皇战斗,与"罪孽"战斗。金钱被他视为罪孽之一,于是,他与金钱也战斗了一生。天才青年成长记马丁·路德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夫,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拥有了矿产,生活无忧。他支持路德的学业,将他送进大学,希望路德学成归来成为一名律师。  相似文献   

19.
腐败,象幽灵追随着人类脚步,似毒瘤侵蚀着社会肌体。20世纪末,腐败风再次穿亚非、扫欧美,各国持剑执戈,奋起应战。结局如何,尚在未定之天。 古风吹至今 腐败自古一脉传,恒河之沙难尽数。 古罗马晚期武备废弛,上层穷奢极欲,醉生梦死,道德沦落,纵有西塞罗和卡陶之谋,也未能扭转颓废之世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教皇利奥十世设“侄子主教”职务,为亲属领取  相似文献   

20.
一、法国议会制度的发展过程法国是实行议会制度比较早的国家之一。从14世纪初出现的封建等级会议到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议会,大体经历了12个发展阶段,可谓历史悠久、迂回曲折。(一)中世纪的三级会议 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同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而首次召开由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的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1614年以后,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三级会议被中断达175年之久。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