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的股票市场极为广阔,现有1/4的美国成年人持有股票,股票市场呈现蒸蒸日上的强势。人们在纷纷探索“炒”股的诀窍,以下是两位美国股民的经验之谈。 美国有一位号称股票市场上的“魔术大师”巴菲特。他由5美元起家,现在已是拥有44亿美元的大富翁了。一时成为美国股票市场上的神奇人物。他这一鸣惊人的秘密在哪里呢?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有耐性。 巴菲特11岁和他的14岁姐姐合资36美元买下3股股票,可是股票一过手就下跌了。他们心里很痛苦,后来股票又回升了,他俩迫不及待地把股票卖掉,结果仅赚了5美元。巴菲特一生炒股票,从5美元获得44亿美元后,在美国富豪榜上排列第八位。  相似文献   

2.
《观察与思考》2001,(11):30-31
1沃伦·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5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  相似文献   

3.
人物·声音     
《小康》2014,(1):14-14
巴菲特夺得全球金融股市值冠军 赶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股神”巴菲特再次“豪气”出手,以14亿美元股票换购美国石油公司Phillips66旗下一化工部门。此外.巴菲特还迎来一份新年大礼.  相似文献   

4.
1996年7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全世界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447名富翁名单。排在第一名的是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拥有财产180亿美元,而第二名就是美国投资家沃沦·巴菲特,拥有财产153亿美元。 巴菲特做人们誉为投资者的典范,这不但是因为巴菲特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奇才,更是人们所尊敬的绅士。虽然巴菲特家产万贯,但为人朴实,相当节俭,待人诚恳,因此甚得人心。他拥有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45%的股权,并拥有可口  相似文献   

5.
巴菲特一生的偶像本杰明·格雷厄姆曾分析过投资者与投机者的区别:“投资者力图用合理的价格购买股票,而投机者看到的是短线,试图通过快速进出的波段操作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往往是中长线的投资人,不像投机者。”格雷厄姆教导人们应该做一个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巴菲特正是跟随着导师走上了真正的投资之路。  相似文献   

6.
有慈善才有和谐——谈谈我国的慈善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25日,世界第二大富豪、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宣布自今年7月起捐出其440亿美元财产中的85%,约370亿美元作慈善用途,创美国有史以来个人慈善捐款额之最。国内有经济学家感慨:“巴菲特一举捐出了个李嘉诚!“”富则兼济天下”,人们在慨叹巴菲特的善举之时,也在不断反思:我国慈善事业现状如何?问题与出路何在?发展很快差距很大新中国成立初,慈善事业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90年代后,一方面政府开始逐步放弃一些职责,希望由社会力量来填补空白;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慈善业也面临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于是,以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6月25日,世界第二富翁、“股神”沃伦·巴菲特公开宣布,从7月起逐年把价值370亿美元、相当于其个人财富85%的股票捐给5家慈善基金会,其中5/ 6将由世界头号富翁比尔·盖茨的基金会获得,其余分给其家族的4个慈善基金会。  相似文献   

8.
人物·声音     
《小康》2013,(5):15
新媒体挡不住巴菲特来了股神沃伦-巴菲特在2013年股东大会即将开幕之际正式开设推特账号,已经加V并发出第一条推文:"Warren is in the house。"意思是沃伦来了。巴菲特在发布这条推文后开玩笑称:"你完全可以教会一个老家伙玩新玩意。"此前,这位82岁的著名投资者对科技股和科技设备不是特别感冒,他的办公桌上甚至没有一台电脑,做股票交易喜欢电话下单。他表示,  相似文献   

9.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推行,是国际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二十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践,证监会于2005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治理办法》,也已经有部分上市公司正式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  相似文献   

10.
翻开美国《财富》杂志排出的年度世界首富名单,循着历史隧道前进,会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以世界第一任首富石油巨子保罗·盖帝为代表的制造业纷纷退居二线,如今以蝉联世界新首富比尔·盖茨为代表的信息业主在商界与传媒间却春风得意。 1998年,上市仅10余年的微软公司股票市值首次超过百年老字号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市值。 比尔·盖茨在其新著《未来时速》里非常乐观地再次为民众指点未来之路:“数字化在未来1年中使企业的变化将超过过去50年中企业变化的总和”。 如果说此话有点耸人听闻,那就让我们看一下市场调查吧。据1997年美国《商业周刊》对伴随着90年代美国复兴产生的新经济现象这样定性:“自1943年以来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的45%是由信息产业带动的,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商业化浪潮”。  相似文献   

11.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美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股市保持了10年之久的大牛市,道一琼斯指数从1921年的75点升到1929年顶峰时的363点,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1.8%。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4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的话:根据《福布斯》杂志不久前公布的“美国慈善榜” 统计,十年内美国富豪的捐赠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首富比尔·盖茨4 年来共捐出230亿美元,约占其净资产的45%;而在《福布斯》杂志公 布的“2004年中国慈善榜”中,其评出的100位中国富豪七成没有出 现,上榜富豪们的捐赠一般也只占其资产总额的百分之几。国家发改 委经济研究所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 露。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 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徐永光日前介绍说,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 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了7300多倍。徐永光表示,2002年中国 的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人民币,总共10多亿元,近两年并没有太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美国,在就业领域中受打击最大的是青年人。据统计,今年年初,20岁至24岁的人的失业率达12.2%,25岁至34岁的占8.3%,34岁至44岁的人占5.5%。不少美国青年由于就业艰难、住房及生活必需品费用猛增,过去怀有希望能过悠闲而丰裕生活的理想已象  相似文献   

14.
米扬 《协商论坛》2008,(7):64-64
美国有一家克顿运动鞋公司,老板皮尔曾是一位短跑运动员,他25岁时退役,创立了公司。皮尔在体育场上,虽没有得过一次冠军,但是,在商场上,却屡战屡胜。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的本质,在于“资本”的“核聚变”。“资本”核变在未来的条件:一是通过兼并、收购、联合来生成核效应,来壮大“资本”倍率的放大;二是股票上市、股价暴升,靠信誉,靠制造“天方夜谭”,把泡沫沉下后垒起坚强、雄厚的经济基石。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当今美国长成的“新经济”,几乎还没有出现过“昙花”盛开。 “新经济”的核心是资本。资本的雪球要滚动,必须有赖于股票市场的“生态”,之所以近两个世纪的股票市场,资本却一直没有长大,也没有出现过奇迹,就是因为运行股票的工具没有现代化的电脑加飞跃国界的资本流…  相似文献   

16.
三千万人忍饥挨饿。美国塔夫茨大学饥饿与贫困问题研究中心2000年1月20日公布一份研究报告称,今日美国有7.2%的家庭的食品得不到保障,有15.2%的家庭的儿童忍饥挨饿;在16.3%的家庭中,6岁以下的儿童没有足够的食物。该中心主任拉里·布朗说:尽管美国经济目前处于繁荣时期,仍有3000多万人生活在食品得不到保障的家庭里。四年来,这个国家忍饥挨饿者的数量没有下降。(据路透社1月20日美国梅德福德电)169名流浪汉死于旧金山街头。美国旧金山市有14000人无家可归。这些流浪汉大都超过45岁,其中相…  相似文献   

17.
1929年10月24日,在历经10年的大牛市后,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股指从363最高点跌至1932年7月40.56点,才宣告见底,最大跌幅超过90%,直至20年后的50年代才恢复到原来高点。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50年代直到如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他心中始终没有变。曾经在毛泽东身边担任过近4年贴身警卫员、现年78岁的老人张剑明,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却默默地尽己所能为社会无私奉献着“夕阳余热”。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小康》2016,(4):14
他们知道,有些公司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相比估值已经高估到惊人的地步,却继续投机买入这些股票,就像灰姑娘知道在庆典上停留过久,马车就会变回南瓜,马就会变回老鼠一样。但是他们从内心根本不愿意错过这个狂欢哪怕一分钟。——巴菲特永不过时的投资预测我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投资者应该参与新兴市场。唯一让我们并不那么激进的因素是尚未看到基本面变化。——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Richard Turnill  相似文献   

20.
<正> (一) 1987年l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了自1929年大恐慌后的又一惊心动魄的股市风潮: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直线下泻,一天之内狂跌了508个点,跌幅达22.6%,股票面值损失5,000多亿美元.创造了自1914年12月12日以来纽约股市暴跌(24.4%)的历史记录,大大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的下跌幅度(12.82%)。这次股票暴跌,不仅来势猛、跌幅大,而且顷刻席卷全球,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均出现抛股狂潮,引起股票指数全部下泻。据统计,东京、悉尼、香港、伦敦、法兰克福、巴黎股票市场上的股票分别下跌了14%、25%、11.3%、10.8%、7.6%和4.4%。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