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研究课题。作为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耄耋老人,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人生经历与人生感悟。《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著,季羡林研究所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本承载着学者的探究与思索、睿智与明悟的图书。在书中,季羡林先生以自己亲历过的事情、感受过的情愫,高度概括了九十余年人生历程中,那些最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我们选取“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篇刊发,供读者玩味赏读。  相似文献   

2.
科学巨擘钱学森,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磨难,也创造了许多震惊中外的奇迹。在钱学森的人生长河中,镶嵌着一个个像宝石一样晶莹闪光的故事,让我们从中去感悟他那瑰丽多彩的人生品格和闪闪发光的科学风范吧!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看苏轼词赋,尽管是不求精读,只求要义,心中还是颇生感慨,苏轼晚年的词道尽了一个大学问家仕途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看了苏轼的词赋,感触最多的是他借物言志、触景生情,诙谐讽喻、笑看人生,尤其是晚年的词赋,把人生的曲折荣辱、心境的豪放哀怨、世态的富贵炎凉把握得甚为精准,这些大抵都来源于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精湛的诗文修养。苏轼无愧为“词中之龙”。  相似文献   

4.
卢平 《先锋队》2013,(9):52-53
从《正道直行》、《民贵泰山》到新作《闲来笔潭》,退休后的吴官正同志笔耕不辍,遇事从容应对,睹微知著,不断地感悟人生,指引后人。歌德说: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闲来笔潭》就是一部极具特色的领导人著作,文风朴实、感人肺腑,通篇浸透了一个“真”字。阅读此书,心灵得到洗涤,确如正在和高尚的人对话一般,也感觉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吉利公司的员工都知道,自从吉利汽车正式推向市场,他们的董事长李书福的专车就换成了吉利自产的轿车。李书福只坐自己公司生产的车,不仅显示了他对吉利汽车安全质量的自信,更显示了这位亿万富翁独特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6.
耿彦波 《学习月刊》2013,(15):52-53
在短暂的人生中.选择是关乎生命价值的重大问题。读什么书,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干什么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人生选择也是经验科学,人生感悟,一孔之见,抛砖引玉,或可丰富人生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1957年,重庆市建立了市级机关党委,受市委组织部直接领导。时任市级机关团委副书记的我,曾在当时市委组织部长萧泽宽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与他一道经风沐雨整整八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将我的亲历亲睹,以永无褪色的记忆珠玑,串联成萧泽宽同志在那段刻骨铭心历史时期的人生片影,让我们在帧帧回放中,细细感悟他闪光的人生品格和精神风范,并寄予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8.
生在青海。长在青海,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感触最深的就是青海的绿色。我希望从故乡远行、上大学、到柴达木参加工作、调回西宁继续工作这么一个人生轨迹来写写绿色。认识绿色和自己.从中感悟青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妙语连珠     
秋仙辑 《求贤》2007,(12):24-24
还能冲动,表示你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走过大学生活的人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0.
李乔 《前线》2012,(3):59-59
九思先生所著《三平斋夜语》(初集)我是读过的,且斗胆做书评一篇。后来他又推出新作《人生大格局:三平斋夜语二集》,并被有关方面纳人2012年党员干部荐读书目,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之不低。近Et,《前线》编辑向我要这部书的书评,我欣然应允了。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08,(5):43-43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2.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文尾借保尔·柯察金之口,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3.
盘点人生     
谁不想人生多一些瑰丽色彩?谁不想奏出人生的华美乐章?这就需要我们用真·睛去感悟生命,同时也需要我们好好筹划人生,搏击人生。我们常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比作驿站,把人生的每一个成就、荣誉比作加油站。毫无疑问.人生的确需要激励,但当我们在经历过一段艰辛的人生之旅后,恐怕最迫切的就是为疲惫的心灵寻找一块栖息地。以洗涤人世凡尘,治疗人生征战中的累累伤痕。这时静下心来盘点一下人生,也许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有畏有无畏     
季羡林先生在谈人生的系列随笔中,有一篇短文叫《有为有不为》。文章开宗明义:“‘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紧接着指出:“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  相似文献   

15.
吴爱平 《当代贵州》2013,(22):62-62
今年5月去北京出差,偶得吴官正同志《闲来笔潭》一书,没想到拿起就放不下,工作之余不到一个月时间,连续看完了。掩卷沉思,全书透彻的人生感悟,别样的政治情怀,充满趣味、饱含睿智的真诚言说深深地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16.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文尾借保尔·柯察金之口,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7.
翻开浩瀚的中共党史,你很难找到沈玄庐这个名字。不是因为他默默无闻,不见经传,只是因为这个早期的中共党员,在人生后期参加了西山会议派而被历史刻意遮蔽了。历史的真实面貌是,这个陌生的名字,有一段辉煌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用一个字来感悟人生,你会选择什么字?高文庆给出的答案是“钻”,他说自己与这个字有着不解之缘。从一名普通的钻探技术人员到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大钻机机长,46岁的高文庆在钻探一线奋战了26年,钻机的轰鸣、机台上的油渍、溅起的泥浆、来自地球深处的岩心……都让他乐此不疲。皮肤黝黑粗糙,不善言辞,但是一说起与钻探有关的事儿,高文庆的眼里放光。  相似文献   

19.
人生有多种享受,享受琴棋书画,享受花鸟鱼虫,享受朝花夕拾,享受山川锦绣……有多少热爱就有多少享受。人生需要享受,当我们拖着疲乏的身躯,跨进家门,需要享受亲情;当我们的心情暗淡时,需要享受阳光;当我们的睿智面临枯竭时,需要享受思想……没有享受,生命就不会再有激情,生活就不会再有精彩。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享受,不同的享受折射不同的人生。雷锋喜欢享受助人为乐,所以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米卢喜欢享受足球,所以他在耳顺之年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中国足球;王宝森之流喜欢享受酒绿灯红,所以他把党…  相似文献   

20.
“吴冠中2007新作展”在苏州博物馆新馆展出,89岁的老艺术家迟暮之年创作的48幅经典新作吸引了5万多名“粉丝”前来。吴冠中与苏州当地媒体一起畅谈他的“丹青人生”。很多崇拜者拿着先生的画集前来签名合影。而吴先生却奉劝很多孩子不要学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