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对"德治"进行了明确的表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德治思想的源头。孔子的"德治"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上。当前我们在依法治国基础上倡导以德治国必须对孔子的"德治"思想进行扬弃,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德治"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德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季氏将伐颛臾 文学知识;《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著作。体裁是语录体,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曾整理“六经”,对传播和保存古代文献有重大贡献。 课文内容:主要体现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借对话方式展开驳论,冉有三段话,先报告事实,继而推卸责任,最后为季氏辩护。孔子抓住这三点,破中有立,在反驳中立论。第一段是立论季氏不该攻伐  相似文献   

3.
孔子领导观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仅在文化、教育领域有重要建树 ,而且在思想政治领域也独持己见 ,自成一家。在领导工作方面 ,孔子也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主张 ,并形成了具有孔子特色的领导观。认真研究孔子的领导观 ,对于做好现代领导工作 ,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一、孔子领导观的主要内容孔子的领导观内容相当丰富 ,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张“为政以德” ,反对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孔子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他认为 ,作为执政者 ,如果注意发挥道德的作用 ,就会对人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 ,使人民自愿接受…  相似文献   

4.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一系列的为政主张。孔子为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民为本的为政理念、以德治国的为政方略、尊贤为大的用人策略、摒恶尊美的为政艺术。孔子的为政思想不但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养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经济伦理就引起了中西方哲人的关注,但各有侧重。其中:在对待生产劳动和商业行为上,苏格拉底抱持生存至上的职业观,理性对待生产劳动和商业行为,而孔子则认为“君子”不应从事生产劳动;在对待财富上,柏拉图认为“精神财富”高于“物质财富”,而孔子主张“义利并举”、“以义制利”,且二者都主张各个阶层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财富;在对待分配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运用了“中庸”思想,亚氏认为应该按照贡献来分配,孔子则主张按等级和“均平”原则分配。重温哲人的这些思考,对推动当前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对我国春秋战国时的政治和法律实践产生了最大的影响。法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改革家、思想家、政治家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法哲学思想方面,法家为中国古代法律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做出了不可比拟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古代文化巨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他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在其一生言行中贯穿始终。他不辞劳苦,不畏险阻,遍访列国诸候,其目的在于“求仕”、“行道”和“治国平天下”,以逐步达到“近者悦远者来”、“天下有道”的美妙境界。  相似文献   

8.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家。长期以米,我国哲学界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就是认为孔子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椎的。我们知道,在春秋时期,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集中地表现在“天道观”上。凡是主张“天”是活灵活现的有人格有意志的上帝,它主宰着自然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就构成了唯心主义阵营;凡是否定上帝和鬼神的存在,主张“天道自然”的,就构成了唯物主义阵营。因此,我们要把握孔子哲学体系的性质,就必须剖析一下孔子的“天道观”。根据《论语》记载,孔子的“天道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一样重视对少年儿童的音乐教育,但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不同,亚里士多德主张“有教有类”,即主张教育主要针对城邦自由人中的少年儿童.为了有更好地音乐教育,他强调优生优育,明确教育要根据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阶段性进行.少年儿童既要学习实用性知识,也要学习非实用性知识——音乐.音乐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起到娱乐放松的作用,还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担负着培育城邦中有德性的准公民——少年儿童的重要使命,而准公民则是城邦政制走向善的重要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私人讲学授徒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探索他的教学理论,总结他的教学实践,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一生以人和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创立了以"仁"为核心价值、以"礼"为社会规范、以"中庸"为思辨方法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学说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它已超越中国国界,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孔子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提倡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治国安邦、实现自然与人类整体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儒家以孔子为创始人,以他和孟轲、荀况为主要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早形成的学派,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派.儒家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礼治"、"德治"、"人治"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支配了中国古代法律几千年.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的"礼治"思想,代表了儒家的"礼治"思想.孔子的"礼治"思想,影响、渗透于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立法、司法活动,内化在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中,积淀成中国人特有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意识,这必然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仁爱、友善的德性意义,都主张中庸之道,但二人在治国模式上却衍生出了礼治和法治的不同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西方国家此后数千年国家治理模式的走向。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礼治与法治的分野的实质在于对权力的论证抑或是制约。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们也可称他为人才学家。他对人才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系统。他提出的人才选拔标准、培育造就人才的途径和因材用人的思想,不仅对历代官僚的选拔任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的人才选拔工作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孔子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如“为官以正”的思想、“为官尚义”的思想、“节欲戒贪”的思想等,构成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和道德操守的核心,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垂青史的清廉官吏。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廉政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德治"思想是孔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却不是孔子政治学说的全部内容.孔子在强调道德教化重要性的同时,还明确提出过"富民"、"宽猛相济"和"足兵"等主张.这些主张与"德治"思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深入分析孔子的经济观、刑罚观、军事观与其"德治"思想的关系,对于全面把握孔子的思想体系和准确理解"德治"学说的内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吸取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出生在齐鲁大地上的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虽然中国社会经历了数千年风雨沧桑,但孔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长盛不衷,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并且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日益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孔子思想以《论语》为主要典籍,内容言简、辞达、意赅,无论是在哲理思想还是文学语言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孔子思想特别《论语》中的经典内容,对于当今社会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儒家思想体系申,中庸之道享有“至德”或核心的地位,由孔子所开创的这一观念或方法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哲学、伦理领域中相应的,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中和之美。它与中国古典美学重要原则和文艺批评标准:美善统一、情理结合、天人合一及刻意追求人生的最高审美境界密切相关。儒家“中”的观念也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儒家思想体系申,中庸之道享有“至德”或核心的地位,由孔子所开创的这一观念或方法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哲学、伦理领域中相应的,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中和之美。它与中国古典美学重要原则和文艺批评标准:美善统一、情理结合、天人合一及刻意追求人生的最高审美境界密切相关。儒家“中”的观念也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孔子从维护"礼治"出发,要求人们严格遵守礼制,反对"铸刑鼎",主张"父子互相隐瞒",反对分裂割据,希望全中国统一;极力提倡"为政以德"的"德治",力求发挥道德感化作用来缓和各种社会矛盾,以挽救"礼治"和国家统一;宣扬"为政在人"的"人治".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封建立法和司法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其法律思想,应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以有利于今天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