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攻占四川茂县后,张国焘在茂县城内擅自成立了俨如中央组织的“西北特委”,内设政治局,又成立了“西北联邦政府”,自封主席。“西北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比较普遍的说法是1935年5月31日。但是这个时间不准确。根据之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宣言》签署的日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5年5月30日”,即1935年5月30日。“西北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不会在此《宣言》发布之后。根据之二,徐向前同志1977年9月回忆:“1935年5月30日,张国焘又以,西北  相似文献   

2.
目前史学界大多数同志认为西安事变和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是国民党政策由“剿共”转向抗日的起点,但从当时材料看,这个转变始于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从五全大会的背景来看,到1935年  相似文献   

3.
1935年12月9日,为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在北平(今北京)爆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抗日爱国学生运动。时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将军,对“一二·九”运动中的东北大学学生给予了同情、保护和支持。东北大学1923年4月26日在奉天(今沈阳)成立,1928年6月张学良兼任东大校长。“九·一八”事变后该校被迫迁往北平,1935年10月该校工学院随张学良迁往西安,但文、法两院仍留在北平。“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在北平的“东大”爱国学生积极投身这场伟大的抗日爱国运动,遭到国民党北平当局的镇压。远在西安的张学良想方设法营救被捕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1935年11月1日,蒋介石在西安设"西北剿共总司令部",蒋兼任总司令,由副总司令张学良全权代理,准备对陕北的红军进行"清剿"。这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逐步向接近抗日前线的华北地区发展,以便与日军作战,实行了东征。随后又向陕、甘、宁三省边界国民党军事力量薄弱的地区西征,以巩固和发展陕甘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党史上,从1935年至1966年,曾有过四个西北局,分别始于1935年、1936年、1941年和1960年。这四个西北局的来龙去脉、性质、职责、组织机构、历史地位等各有所同又有所不同。迄今为止,党史学界对这四个西北局的研究还很薄弱①。本文拟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进行梳理和考析。一、中共中央结束长征初到陕北时,对外暂用"西北中央局"名称(1935年11月至1937年5月)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甘泉县下寺湾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在讨论中央对  相似文献   

6.
1935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西北革命根据地,包括陕甘边和陕北两部分,发生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肃反。中共北方代表和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西北革命根据地"问题严重"的报告,遂派遣朱理治、聂洪钧等人赴西北解决问题,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25日是朱理治同志诞生84周年的日子。朱理治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少年时代受到“五四”运动的熏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革命为职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在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以后至西安事变的一年多时间里,朱理治曾任中共陕甘省委书记,陕甘工委书记,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央驻东北军特派员等职,为我党争取东北军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巩固陕甘苏区迎接长征红军 1935年7月蒋介石将大部分东北军调往陕甘一带,在西安设置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兼总司令,以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对陕北苏区进行第三  相似文献   

8.
李亮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1):108-109,98
据<张闻天年谱>中记载,王首道被任命为西北保卫局局长一职的时间为中共中央到达瓦窑堡后的1935年11月10日,此一记载有误,王首道被任命为西北保卫局局长一职的时间应在1935年11月3日.  相似文献   

9.
王志屏出生在陕西省蓝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与杨虎城(时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十七路军总指挥)是老乡。1935年7月,王志屏参加杨虎城领导的十七路军教导营,1936年初,被选调到杨虎城的卫士队,同年  相似文献   

10.
正1935年冬,中央红军刚到陕北,人困马乏,兵员不足,陷于国民党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包围之中。蒋介石不顾日本侵略者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危险局势,严令张学良与杨虎城对刚到陕北的中央红军进行"围剿",企图彻底消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1月29日,陕北富县。刚刚被贾拓夫解救出牢房的时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陕北红军红二十六军代政委汪锋,顾不上休整疲惫的身体,匆匆赶到套通原东村  相似文献   

11.
1935年冬,中共中央建立了中共中央联络局,又称西北联络局,由李克农担任局长。此局在周恩来、叶剑英的领导下,从事对国民党、特别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木黄会师: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在贵州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懋功会师: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永坪会师:1935年9月中旬,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及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在陕西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甘泉会师:1935年11月初,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甘泉胜利会师。甘孜会师:1936年6、7月,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古城西安城墙东北处,与唐大明宫遗址一街之隔,有一个集文化艺术中心、工业遗产博物馆和城市文化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地方,即大华1935。大华纱厂是西安最早的现代纺织企业,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见证,是近代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大华工业遗产博物馆便利用大华纱厂1935年所建的织布车间建筑遗存改建而成,是陕西省首个建立在工业遗产基础上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成立后,西北革命根据地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从而成为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北上抗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1935年5月,陕甘边区的党政军机关移驻甘泉县洛河川下寺湾一带,习仲勋随边区苏维埃  相似文献   

15.
1935年到1936年期间,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先后到达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黔西北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了以黔(西)大(定)毕(节)为中心的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乌蒙高原燃起了熊熊烈火.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率领东北军、西北军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前来布置"剿共"的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反共内战,实行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由此爆发。由于"三位一体"的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在西安事变爆发的当天清晨,张、杨两将军联名打电报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邀请中共代表团去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处理捉蒋的善后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17.
叶剑英元帅在长征途中曾冒着生命危险将张国焘危害党中央的企图及时报告给毛泽东,使得党中央得以及时转移北上;在粉碎“四人帮”的行动中,叶剑英元帅对逮捕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又起到了关键性的决策作用。鲜为人知的是,西安事变前,叶剑英元帅也曾身负特殊使命出使西安,对促成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与我党的抗日联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局面起到了特殊作用。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东北之后,又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企图将中国变成它独霸的殖民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在西安进行抗日的准备工作。张、杨分别派人同广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山西的阎锡山和傅作义、北京的宋哲元、山东的韩复榘、新疆的盛世才等各方实力派进行联络,宣传停止内战联合抗  相似文献   

18.
正卫之,原名王庆本,曾用名王再励、王伯伦、何畏之。1911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锦县(今凌海市)右卫镇大王屯。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12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后在东北军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参加了西安事变。1937年8月,从绥远到延安,同年11月至1939年1月,在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4月,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工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东北军、17路军实行“兵谏”,逮捕了来西安“督剿”红军的蒋介石,这就是有名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的第五天,周总理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全权代表的身份来西安,同蒋介石谈判.那时,我是西北总部张学良部下的一个处长.记得总理到西安的第二天早晨,杨虎城的秘书王炳南同志陪同总理到家里来看我.同总理见面谈起话来,知道我同总理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在沈阳髫令同学,倍感亲切.这样总理有些事情,就委托我来作,我遇有疑难问题,也同总理商量.  相似文献   

20.
周彤简介     
周彤,原名周仕义,曾用名庄策。1911年8月出生,广西鹿寨县鹿寨镇十字街人。1927年后分别就读于桂林广西省立第三中学、上海惠灵高级中学和上海蒙藏学院。1934年到北平图书馆自学,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35年10月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在北平、西安等地从事党的交通联络和宣传工作,曾任东北军抗日先锋队政治指导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