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和树芳 《社会主义论坛》2013,(6):I0002-I0003
兰坪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尤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著名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全县幅员4388平方公里,辖4乡4镇,总人口21万,境内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钓93.4%。其中,白族占48.2%,普米族占7.5%,是全国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属典型的民族直过区。  相似文献   

2.
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是纵古至今的中国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而“五胡十六国”时期内迁胡族的汉化就是其中的典型段落。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内迁胡族统治者在汉族先进的农耕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为适应本民族政权统治的需要,不断汉化,缩短了胡族和中原汉族的距离,加速其社会进步的进程,进而也奠定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素食自古有之,但在当前,素食族迅速流行起来,呈现勃兴的态势。素食族流行既有佛缘,也有尘因,从伦理的视角看,他们都载荷着价值,具有价值诉求。对其进行伦理透视,探究其伦理意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纳西族有1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玉龙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经济欠发达县。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发展非公经济,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玉龙县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经过多年的努力,玉龙县非公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土司制度比较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壮族与越南的岱族是同源民族,是各自所在国家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而且在历史上都推行了土司制度。通过对两族的土司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从历史上两国的民族政策中获得借鉴和启迪,有利于中越跨国民族研究。  相似文献   

6.
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束河古镇就已经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纳西文化交流中心。许多从事皮革加工和其它手工业的人云集在束河,非常繁华热闹,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足迹远达西藏和印度。周边的宁蒗永宁等地还有束河皮匠发展起来的“皮匠村”。  相似文献   

7.
族际政治整合是多民族国家的一套维持机制。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需通过族际政治整合来协调族际关系以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族际政治整合的展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应坚持异中求同、刚柔并济、稳中求进、多维互动的原则,坚持以国家政治共同体的统一与稳定、族际关系的和谐、边疆的稳定与民族的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论坛》2005,(5):i003-i003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皑皑玉龙十三峰倒映在古城纵横交错的清溪中,古朴的纳匿族建筑群在布局上灵活自由,依山傍水,街坊建房,不拘一格,精巧得益,充溢着自然的气息。被誉为丽江古城灵魂的玉泉河水由黑龙潭一路丙下,在古城入口处自然地分为三条支渠,再形成若干支流,潺潺丙流,穿行全城.颇具有中国古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的韵昧。古城内的建筑以纳匿族传统的民居建筑为主,  相似文献   

9.
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需要处理好“一体”与“多元”的关系。“多元”的法律地位问题是建构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基础,因此,对台湾原住民族身份的确立问题、平埔族的原住民族身份问题和少数民族身份的国际法保障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既有助于大陆加深对台湾原住民族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助于在法律层面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提供必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族际和谐是当今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对和谐的族际关系。但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一些影响族际和谐的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构建和谐的族际关系,是当今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晚近西方兴起的以解决多元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协商民主理论为我国构建和谐族际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协商民主所强调的平等协商、沟通交流、互助合作等原则对于我国构建和谐族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NONO族的文化属性是一种时尚的都市族群亚文化,其文化特征为理性的思维方式、独立的人格状态和简约的生活方式。NONO族文化兴起的背景和原因是其对消费文化的反思,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NONO族的文化外围空间——大众传播环境,不仅对NONO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为NONO族所从事的文化创意活动提供了符号、概念、经验等"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一城市欲构建高效能整体机制以发展创意产业,关键是使其创意创新创业(简称“三创”)环境能够吸引到尽可能多的由“三创”主力、“三创”族以及“三创”族源群构成的“三创”元,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这要求首先必须控制官体系作用。大力发展体制外“三创”力量;同时狠抓提升硬软服务水平,促进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以达到吸引外来人才与企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杨福泉:男,纳西族,文学学士、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研究员。现任云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副会长、云南纳西学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14.
面对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大学生“宅一族”,笔者从它的产生与现状谈起,浅析了它的特点、产生后果与形成原因,最后从周恩来精神为切入点提出了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族际通婚是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与文化融合,而且还反映民族关系深层次的问题。里排壮寨是一个有苗、瑶、侗、壮、汉5个民族互婚的小村寨,其族际通婚具有族际性、普遍性、多元性、原始性四大特点。文化的适应与融合是族际通婚家庭婚后生活的主旋律,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发展延边朝鲜族民族文化表演艺术产业,有利于朝鲜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延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延边朝鲜族民族文化表演艺术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培育壮大延边朝鲜族民族文化表演艺术产业。  相似文献   

17.
族际政治整合基础说明了一国族际政治整合的缘起问题,是多个民族共存于一国的条件,能够消解民族自决权和国家主权间的张力,暗含了一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基本走向,既具一定的普遍性,又因历史上民族关系、现实中民族状况、国家制度性质和发展水平等因素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互动交融中形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共同利益、有效而连贯的制度设计、渊远而厚实的文化积淀,为族际政治整合、族际关系和谐、民族国家复兴奠定了坚实的认同基础。未来中国深化族际政治整合需不断夯实诸项基础,才能准确把握族际关系良性互动方向和路径,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统一民族国家的认同,增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8.
延边朝鲜族在延边大地上继承了朝鲜民族灿烂的文化,弘扬了朝鲜族的传统美德,并使它们在新时代有了新的民族特征。传承和创新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对于保存和发扬朝鲜族的民族特征,丰富和完善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共云南省维西懒僳族治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群众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集中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坚持解放思想、溶化改革、扩大开放、破解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20.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富有朝气的民族。绥化地区的朝鲜族也不例外,一直以来,绥化地区朝鲜族人民用音乐装饰着民族的灵魂,用音乐点缀着群众文化生活。但是,近二十来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具特色的朝鲜族音乐几乎"消声灭迹"。而社会成员的大量移民和流动人口的增多、学校的消亡、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等就是导致传统的民族音乐流失的主要原因。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分析绥化地区朝鲜族传统音乐及文化现状,推断"现状"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提出关于传承传统音乐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