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华 《时事报告》2014,(8):52-53
2014年6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大运河以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两项文化遗产的申遗成功,突破了中国已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系,既是《凯恩斯决定》对《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每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作出限制后,中国申遗策略的一次转变,也是中国系列遗产申遗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我省两会期间,省政协文史委向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做好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的大会发言,并同时提交有关提案。这是继2007年文史委向省两会提交有关提案以来,再次为大运河申遗进行呼吁。早在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5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从此,大运河申遗拉开了行动序幕。从此,政协人开始与大运河结缘。如今岁月已跨入20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申遗的漫漫之路与大运河的千年沉寂相比,也许时间并不算长,但大运河期待重生之日为期已久。2014年,大运河申遗之日,现已开始倒计时。古老而沧桑的大运河注定不会永远沉寂。  相似文献   

3.
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与长城一起被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工程奇迹。但这条大运河一直被挡在世界遗产的门外。今年“两会”期间,58位政协委员联合签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大运河申遗保护”的提案。这一举动拉开了大运河申遗的序幕。5月22日至24日,2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文物、水利、古建筑、历史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和京杭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的官员聚首杭州,达成《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专家认为,此举标志着固人对于京杭大运河申请加入联合固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梦想迈出实质性进展的一步。而在之前,全国政协召集了水利、历史地理、文物保护、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委员和专家,对大运河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行程最长、也最全面的考察。考察的目的就是对大运河的现状进行摸底,也为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做准备。经历沧桑巨变的大运河等待着命运的又一次转机。  相似文献   

4.
正流淌不息的大运河,是一部流动的遗产,是一段活着的历史;奔腾不息的大运河,是从古流到今的风景,是延续当代的传奇。如今,这段传奇正续写辉煌: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  相似文献   

5.
<正>申遗成功后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将如何进行保护?长达3200公里的运河两岸数以万计的文化遗产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和用途?通过调研,我们从加强立法、转换申遗机构职能、推进文化遗产利用等诸多方面提出建议。一、高层立法,确保大运河遗产保  相似文献   

6.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3,(6):62-63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至此,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和我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云南的世界遗产达到5个,成为中国的世界遗产大省。  相似文献   

7.
大运河,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在中华大地上奔流不息了近2500年。有人赞誉它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有人评价它比长城的文化价值更高。然而,在长城“申遗”(申请载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20年后,大运河却至今徘徊在“世遗”门外。要让世界记住大运河,我们自己首先要重拾记忆。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就随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调研组来河南调研大运河申遗保护工作,当时的状况令我很失望,就感觉申遗难度很大甚至无望。  相似文献   

9.
《天津政报》2009,(12):22-22
<正>津政办发[2009]9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物保函[2008]990号)精神,为加强我市境内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天津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项。2006年,“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自通州至杭州对大运河进行了全程考察,发表《杭州宣  相似文献   

11.
数字系     
《民主与法制》2013,(1):6-6
43项截至去年年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43项,居世界第3位,并成为唯一连续十年“申遗”成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今日大运河     
石永民  王戈  周颖 《今日浙江》2006,(20):42-43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1000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为实现还河于民,近年来,杭州市对运河(杭州段)进行了综合整治。今天的大运河,水清、岸绿、景美。沿河两岸绿色的公园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好去处;宜人的滨河环境,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黄金宝地;有着厚重历史的文物遗迹,正成为青少年沉淀心灵、追忆历史的好“课堂”……□万人手拉手进近大运河沿运河城市的各领导在长卷上签名,呼吁加强运河保护和申遗运河博物馆半景厅动画《漕运故事》江桥渔火43今日大运河@石永民 @王戈 @周颖  相似文献   

13.
<正>历时十余年申遗,终得正果。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41处世界遗产。但是,西湖申遗成功却不是最后庆贺的时候。因为,成功后的五大悬念如希腊神话里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般将悬在西湖上方。  相似文献   

14.
正7月15日,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左江花山岩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消息。一时间,整个广西沸腾了。自此,广西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同时填补了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的空白。申遗带来轰动效应"花山岩画刚刚申遗成功,趁还没涨价,赶紧来看一下。"南宁市民姚女士说,前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08,(8):46-47
加拿大魁北克当地时间7月6日,正在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从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47个候选项目中,选出最新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中国客家文化的象征"福建土楼"建筑群申遗成功,同时获得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16.
张涛 《北京观察》2014,(11):42-45
正九三学社在全国率先建议、倡导并积极推动大运河申遗,在全国产生重大社会反响,获得国家采纳,具有重大意义。运河申遗是载入史册的国家文化大事,也必将记入九三学社的工作历史。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批准,宣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人为之欢欣鼓舞,立即掀起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高潮。目前,各地运河城市轰轰烈烈开展了大  相似文献   

17.
姜师立 《群众》2020,(2):51-52
作为我国古代水上运输大动脉,全长3200千米的大运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旅游潜力,沿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大运河申遗成功促进了运河旅游,2018年江苏运河主线经过的区县游客量达8.8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3万亿元。但由于整体规划不强、市场融合不深、产业融合不全等原因,大运河旅游叫好不叫座,还没有推出有影响力的运河旅游产品。为此,可通过文旅融合助推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打造出一条大运河缤纷旅游带。文旅融合为运河旅游业提升品质提供了机遇。文旅融合发展,为旅游景点注入文化的灵魂,要从文旅产业发展战略、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等维度关注运河旅游,探索文旅产业互联融通、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路径,形成全产业链,构建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体系。  相似文献   

18.
双周观察     
《今日浙江》2014,(12):6-6
正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2014年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是继江郎山和西湖之后,浙江第三项世界遗产,杭州也成为拥有西湖和大运河的"双遗"城市。浙江公布省级部门权力清单省级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6月25日在网上公布,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完整地对权力清单进行公布的省份。去年底开始,浙江对50多个省级部门的1.23万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最终保留4236项列入清单,精简幅度超过六成。  相似文献   

19.
姜小武 《今日浙江》2010,(15):56-57
北京时间8月2日凌晨5时许,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申报的江郎山名列其中,浙江申遗取得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中旬,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来江苏考察,我有幸参与其中,与大运河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之后,又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使自己对大运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今,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大运河的伟大和博大精深深深影响着我、打动着我,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成为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的一个话题。长江、黄河是大自然造就的母亲河,大运河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母亲河。保护大运河、保护母亲河,为后人留下传世瑰宝,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崇高责任。大运河:一项可与长城相提并论的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市,经河北、天津、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