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马迎 《中国保安》2005,(22):47-49
吴永德是我父亲认识的一个朋友,他38岁,是个福建人。他来北京十多年了,从一个拉货的打工仔到现在的建材公司大老板实属不易,父亲常教导我要多学学人家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出于好奇心和职业的敏感,我把吴永德放在了被访者的位置上。吴永德是个很豁达的人,他笑着说:“我一直就是一个打工仔啊,来北京之前也是,攒了些钱,这几年才开的公司。路要走稳,既然出来闯,就别怕苦……”我出生在农村,兄弟姐妹7个孩子,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家里,我和小妹妹关系最好,妹妹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但母亲不让女孩子上学。我就和母亲吵,说我自己打工挣钱供妹妹上…  相似文献   

2.
有朋友说他妹妹待字闺中,希望找个有钱的老公。我告诉他我的想法是:“不管有没有钱,找老公要找一个心灵高贵的男人。”朋友听话很奇怪:“什么叫心灵高贵的男入?”对啊,这年代还讲什么心灵高贵,而且什么才是心灵高贵的男人?这个奇怪的词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既然我在冥冥之中冒出这个词来,一定在心里早就有一种渴望,一种幻化的具体形象了。  相似文献   

3.
<正>博弈价值取向涉及许多方面,而最为重要的应该考虑两个:一是风险收益,二是理性判断。以下从"交换实验"和"诚实实验"来分析人们的博弈思考。一、交换选择实验的风险收益分析笔者曾经在教学中多次与学生做"交换信封"实验。实验分两次做,第一次让他们(两个学生)把自己的钱包拿出来给我。我在他俩的钱包里分别抽取一部分钱(50元或100元),即学生甲的钱是学生乙的钱的一倍。然后告诉他俩,一个人的钱是另一个人的钱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阴姐妹同患肝癌,为何结果不同—9号患者当9号患者走进诊室时,我仔细地望了望她:看上去很憔悴,脸色很差,看样子体质已很虚弱。跟随她来的,和她长得特别像,脸色比她好看,精神很好。我猜想应该是患者的妹妹。没有想到猜错了,那陪同而来者是患者的姐姐。姐姐大妹妹8岁,和妹妹一样,也患有肝癌。同样的病,为什么现在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在以  相似文献   

5.
<正>博弈价值取向涉及许多方面,而最为重要的应该考虑两个:一是风险收益,二是理性判断。以下从"交换实验"和"诚实实验"来分析人们的博弈思考。一、交换选择实验的风险收益分析笔者曾经在教学中多次与学生做"交换信封"实验。实验分两次做,第一次让他们(两个学生)把自己的钱包拿出来给我。我在他俩的钱包里分别抽取一部分钱(50元或100元),即学生甲的钱是学生乙的钱的一倍。然后告诉他俩,一个人的钱是另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那个想起来就让我内疚的妹妹,她极力偷吃的东西,今天看来能算什么呢!现在的小孩子都不会正眼去看,他们享受的完全是现代生活方式,经常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但就是这些,也已经吃得很腻。妹妹小我两岁,准确说,只小一年零五个月。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已是50多岁的人了。  相似文献   

7.
今天是雪顿节的第二天."雪顿"在我们藏语里意为"吃酸奶".除了过藏历年,这是藏族最大的节日了.特别因为它在夏季举行,适宜户外活动,所以雪顿节成了我们当雄县牧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集会.集会名为"赛马会",其实项目多得很.你看,我们对面那座帐篷旁边不是停着两辆卡车吗?左边的是国营毛皮收购站,右边的是百货摊.当雄县可大啦!最远的地方来这里,骑马要走三天;县上的人去视察,坐吉普车也得六七个小时.节前三四天,牧民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你看,这么些帐篷,足有上千口人.这两顶帐篷是我们家的.我们这个大家庭,每年在雪顿节赛马会上团聚一次,好好玩上十天半月.我有三个兄弟和一个妹妹.我今年四十岁,和四弟(他今年二十四岁)、妹妹一起居住,还有我的妻子和弟媳,妹妹的孩子和我们兄弟俩的孩子.我们是从山那边的那木错湖  相似文献   

8.
平分生命     
张世普 《中国减灾》2011,(9X):11-11
<正>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  相似文献   

9.
心中的隐痛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熟悉的旋律优美地飘荡,这歌碟来来回回放了几次后,连儿子都能小声哼哼了。 我笑着对儿子说:“知道吗?那可是妈妈小时候唱过的歌呢!”“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嗯,是像妈妈。宽广的爱心与胸怀。 我没有向孩子解释,曾经有过那么一段,差不多十年吧,我可不敢唱这歌。真的,我只在心里唱着这歌。 14岁那年,母亲突然病逝。我的底下还有个小三岁的妹妹。做姐姐的我一遍遍地提醒自己记住:你没有妈妈了!你没有妈妈了!要带好妹妹,要做好妹妹的榜样。 很奇怪,我一点都没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人。我只觉得…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5,(13)
<正>除了政府清廉、高福利政策,丹麦还在努力打造零碳城市,让优美的环境成为保障国民幸福的关键点。恰逢中丹建交65周年,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就丹麦国情,以及中丹两国关系、未来合作发展重点等问题,接受了《小康》记者专访提起丹麦,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童话"。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丹麦是一个盛产童话的国度,安徒生的小美人鱼伴随着无数中国人的成长。然而,丹麦并非只有童话。  相似文献   

11.
舆情观点     
正冬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为何不去救助站媒体观点摘编《新华社》:救助流浪乞讨人员面临多重难题流浪乞讨人员情况复杂,有的是"因为残疾,在农村活下去很费劲",有的是"儿子不要我,女儿不管我,最后还是出来流浪",还有的是"救助站整天把人关在里面,出入都不自由,在外面还能讨些钱捡些空瓶子卖,不想去"。据记者调查,城市的流浪乞讨人员主要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2.
正"谁能忍受去跟一个丈夫的前女友当姑嫂,谁又能忍受去娶一个小舅子的前女友当老婆?"这是一部电视剧里的"神句"台词,又在2014年4月1日"2014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与我邂逅的一位大学女生嘴里"咯咯咯"出来,凸显很"愚人"且"节日"般快乐无比的感觉。这部剧很长,有100多集,当时我没敢看,这次有幸被这女生迅猛地普及了一下:讲的既非"项羽跟吕后相恋,虞姬成了第三者"那样的奇葩演义,亦非"有情人终成兄妹",而是"有仇人终成兄妹"——有这么一位老兄,妹妹老公是自己  相似文献   

13.
文革前 ,我们家一直自称是“福建厦门人”。为什么文革后报上又说我们是“台湾省籍”呢 ?和其他许多背井离乡来到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一样 ,这里包含了一段屈辱的历史。记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 ,父亲就曾经在饭桌上对我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们严肃地说 :“我们家实际上是台湾人。当年日本占领了台湾 ,你们的爷爷还很年轻 ,他不愿当日本臣民 ,带着新婚的妻子———也就是你们的奶奶———和年少的弟弟妹妹 ,陪同他年迈的爷爷 ,买了一条小渔船 ,渡海来到厦门定居。”他又告诉我们 :“当时台湾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台湾人在大陆被人看不起 ;再加上有些海…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为期4个月赴哥本哈根市学习研修的机会,让我有幸接触并直观了解到丹麦以康复为核心理念的养老模式。丹麦是个典型的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三高"国家,国民在享受羡煞旁人的"高福利"——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失业补助的同时,也正忍受该制度下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随着人口结构等复杂因素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让以高福利为基础的丹麦养老体系负  相似文献   

15.
我是范匡夫的大女儿。我姐妹两个,一家4口人,彼此相亲相爱,非常融洽和睦。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如此,在我和妹妹眼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17)
正"我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她们都非常优秀,但是在学习方面,三姐妹中还是我总能拿到最好的成绩,所以父亲对我的期待非常高,他那时总盼着我能够学医,成为一名西医。""但是我小时候认为那些学医的人就是想要赚钱,很讨厌,所以非常排斥学医。我喜欢心理学,所以在学政治心理学,之后去美国,先后读取艺术治疗硕士、临床心理学博士。"许多人初见这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在读本科生,都会一下子在心里打个问号,"从她的外貌上看,真的不  相似文献   

17.
纳税遐思     
我少儿时生活在“广阔天地”,那时十分羡慕城里“吃公家饭”的人。1977年恢复高考我是首批考上的,当时很为自己跳出了“农门”,吃上了不虞生老病死的“国家俸禄”而欣喜。参加工作后,我先在县文教、组织部门,后到市政府机关工作,拿了近二十年从国库中发放的薪水。以前,我总以为这些钱是国家的,竟未细想所谓“国家的钱”实际上全是来自纳税人,那个时候、税的概念、意识很淡薄。  相似文献   

18.
《人民公安》2014,(7):4-4
<正>2014年第2、3期合刊《人民公安》好读,好看!读关于"故乡"的作品,我感到很亲切,我仿佛从字里行间,读到了我和我所有亲人朋友对故乡最醇厚、最浓烈的那份乡情。可见,编辑部的策划和作者的用心用情是到位的!胡玥的《老家安平镇》,在经历了世事流转之后,"我"终于明白:"一个有故乡的人,一个有回顾回望回忆牵挂思念想念的人,一个有着乡音乡愁乡恋的人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9.
罗屿 《小康》2013,(5):54-56
有3个人分别得到了50万元,第一个人拿着钱什么事也不做,第二个人害怕别人把钱偷走,在地上挖了个坑把钱埋了起来,第三个人把钱拿去投资,赚了很多很多的钱。我就是第三种人。——黄世再在深圳,地产界的老板大多低调,而他,大中华国际集团的掌门人,更是这些"低调分子"中的"低调分子",他就是黄世再。但越是低调,他的成绩就越是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20.
这样的钱我不要李天平上个月回家休假,父亲的胃病又犯了,痛的连饭都吃不下去。作为儿子,我很难受,家里的主要支柱就是父亲,妹妹又在上学。我和母亲硬将父亲拉到乡医院,医生让先交200元的住院费。我将家里的一点钱和自己的全部都拿出来,只凑了50多元。我求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