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廉政瞭望》2013,(13):10-11
品为政“十德” 《人民日报》日前刊文谈为政“十德”,分别是信仰之德、境界之德、气节之德、诚信之德、胸襟之德、内修之德、慎独之德、士风之德、恤属之德和雅兴之德。其中谈到“士风”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章称,领导干部掌握大量的行政权力,也会经常在权力利益面前遇到诱惑产生困感,这就要具有士风,坚持秉公办事,对得起良心。  相似文献   

2.
"常修为政之德"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包含了意义、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即必须解决"何以应当常修","常修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怎样常修"三个方面的问题。为政有德不仅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公意要求和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的行政伦理规范,而且也是执政主体为完善自我达到内圣外王之境的自律法则。为政之德包括了公忠体国、仁政爱民、清正廉明、正义无私等主体德性。在面对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执政环境中修养为政之德,需要坚持为己修身、博学慎思和节欲去私的道德修养方法,常修为政之德,才能保持为政有德。  相似文献   

3.
以学立德     
吴黎宏 《实践》2008,(11):60-60
领导干部的"德"决定着其才智发挥和权力行使的目的、方向和效果,为政必先立德.  相似文献   

4.
为政必修德     
所谓"为政之德",是指党员干部在一定岗位上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方面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一种与权力相连的特殊的职业道德。一个领导者,为政之德即官德如何,对社会及干部群众的影响是巨大的,具有特殊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这是我们进行党性教育和公仆意识教育的绝好话题。做人之本是道德品质,才与德相比,德更为根本;领导干部要做好官,首先要做好人。为政用权,掌用的是国家政权,其中最主要的是党委和政府权力;一切领导干部都应当彻底回归"公仆"本位,把为人民解困苦、办实事、谋幸福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尺度。用权最关键的就是一切权力都要为民所用;公权就要公用,公权不能私用,各级干部要牢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相似文献   

6.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提出了"十个不准"的要求。就"十个不准"的内容而言,我们不难看  相似文献   

7.
官德四看     
任敏 《先锋队》2012,(16):14
领导干部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尺度。相对于普通人而言,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或大或小的权力,能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正确行使权力,需要制度和纪律的约束,更离不开道德的力量。"官德"是领导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从政之道、为政之德,是用权的行为规范。一个官员官德如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14):18-19
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古人讲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读书即是立德”,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为政之道,务于多闻。”  相似文献   

9.
正郑板桥有对联写道:"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修身立德乃做人之根本,不仅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亦是其为政致仕的纲要。王安石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张衡说,"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罗隐说,"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修身立德对为官从政者而言,具有亘古不变的本源作用,"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相似文献   

10.
解祥华 《实践》2010,(8):21-21
<正>廉政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围绕正确行使公共权力在公职人员中倡导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和从政职业道德实践,其目标是建立廉洁政治,规范从政行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可以教育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党员怀律己之心,修为政之德,思贪欲之害。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多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要求。其中,常修为政之德,居于“三常”之首,是为政的基础,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是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何为为政之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其为政之德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核心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12.
修好政德     
蔡强 《新长征》2012,(6):64-64
干部之德,首在政德。政德导向民风,官品决定民心,干部的从政之德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大力倡导各级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为人表率,取信于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德本虚无飘渺之物,为政之德如何修呢?  相似文献   

13.
全省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6月15日在省委党校开班。辽宁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许卫国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许卫国指出,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常修为政之德,是安邦治国的共性要求,是我们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之举,是关系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要务。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要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一价值基石,始终保持政治上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5.
<正>三关难把,岂在"县官"?"县官"就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就是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一名人民的好公仆。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与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谆谆告诫县委书记要经受考验,把好三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第一把好权力关。"县官"有多大权力?我听一位县委书记说过,他坐着火车从县里出发去北京,一路走下去越走越小,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最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鲜明地提出常修为政之德的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何加强政德修养?笔者认为,在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职权的同时,还必须强化非权力因素,常修为政之德,提升人格魅力,以高尚的人格力量立威信,树形象,兴事业,从而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当代贵州》2004,(24):47-4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表彰勤政廉政典型,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以为政之德为基本内容的党性修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冉然 《江淮》2012,(12):38-39
教学目的:"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德为立身之本,修身立德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时刻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恪守道德情操,增强自身免疫力,经受权、利考验,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20.
从政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是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本文深刻界定并剖析了为政之德的内涵、特征;分析了从政重德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提出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