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清朝惯例,凡皇帝谕旨涉及外国人的,一般由总督巡抚联衔照会该国王。鉴于《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里有外国人夹带鸦片专条,所以需要向外夷宣谕.于是,1840年1月18日,在广州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发出了一封《谕英国国王书》。  相似文献   

2.
按清朝惯例,凡皇帝谕旨涉及外国人的,一般由总督巡抚联衔照会该国王。鉴于《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里有外国人夹带鸦片专条,所以需要向外夷宣谕,于是,1840年1月18日,在广州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发出了一封《谕英国国王书》。林则徐认为鸦片贩子以英美两国居多,听说美国没有国王,没法传谕,便只好传谕英国国王了——虽然听说英国国王是个女人,毕竟聊胜于无。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写  相似文献   

3.
没收金鼠参赃官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拒收烟具斥义律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拒贿二事山西申林英拒收白金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五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宴会上,义律将一只精致方盒捧给林则徐道:"林大人,这是我的小小见面礼,请阁下笑纳。"林则徐接过来打...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一生在宦海里浮沉了近40年。宦迹所及,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疆,从中原腹地到西南边题,数不清的政治风浪造就他的诗文别具一格,佳篇叠出。相比之下,林公的词作似乎在灯火阑珊处,并不受论者的注意。其实林公的词数量虽少,却不乏个性特征,在表现艺术上和宋代的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代的词艺术史上理应有他一席之地。一、林则徐一半怀着满腔爱国热情,身居高官,能实践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抒怀、叙事多有境界。林则徐少负才情,从小就对忠君爱国,济苍生于水火有…  相似文献   

6.
无欲则刚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给自己的府衙亲笔书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告诫自己要有"海纳百川"一样的胸怀,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下联砥砺自己坚决杜绝私欲,像高山那样刚正不阿。往日读此联,多有感于"有容乃大",今重温此联,倒思索起"无欲则刚"来。"欲",即欲念、欲望。按理说,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无可厚非。然而,林则徐笔下"无欲则刚"的"欲",是专指"私欲"或"贪欲"而言的。在他看来,诸如骄奢无度的权欲、财欲、物欲、色欲等等,概属私欲邪念之列,实为万恶之源,不节制那还了得?人们欲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1997,(1)
林则徐巧治吃喝官清代名臣林则徐任职湖北时,最为痛恨的就是官场腐败行为。一年,当地遇大旱,米价昂贵,民不聊生,林则徐建议属官平价售米,可一些官员不仅顶着不办,而且仍旧花天酒地,挥霍无度,顿顿酒厚肉肥,大吃大喝。这天,林则徐以祈雨为名,亲自带领众官列坐于...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3,(11):42-42
晚清封疆大吏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年轻时,即长于书法,善于吟咏。有一次,他作《咏月诗》,得妙句“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颇为自得。林则徐看后,也觉得不错,但品味再三,又觉得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9.
李受恩 《实事求是》2009,(1):F0003-F0003
在新疆工作过多年(退休后定居上海)的我区著名学者、传记作家邵纯,思路开阔,思想解放,是一位学术成果丰硕的多产作家。自1993年出版第一本著作《酩酊集》以来,先后出版了《历史巨人林则徐》、《科学巨人詹天佑》、《思想巨人鲁迅》、《赤子容闳》、《大海蔡元培》、《英雄马寅初》、《本色梁漱溟》、《林则徐为官之道》、《人生楷模林则徐》、《林则徐史诗》(台湾)、《哲理文谭》等。  相似文献   

10.
1838年的冬天,钦差大臣林则徐即将奔赴广东,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幕布。龚自珍给林则徐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2,(3):45-45
林则徐是福建人,被人们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在担任湖广总督时提出,鸦片已经成为中国严重的弊害,应实施禁烟之主张,同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道光二十年(1840年)9月,被革职贬到镇海。第二年7月又被“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在他流放新疆的途中,黄河泛滥,在军机大臣王鼎的保荐下,林则徐被派戴罪治水。半年后治水完毕,所有的人都论功行赏,唯林则徐“仍往伊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威名远扬:但鲜为人知的是,1930年,后来以中共高级“特工”著称于世的阎宝航在东北的奉天也领导了“小河沿销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并由此被人们称为东北的“林则徐”。  相似文献   

13.
清风悦讯     
林则徐差点被人“说闲话”?晚清名臣林则徐担任云贵总督时,一次中秋之夜在家申后院赏月时说:“这里的风光景物,好是好啊,如果再有十盏宫灯,沿着庭园悬挂上,再有一些兰花,摆放其中,就尽善尽美了!”没过几天,园中果然宫灯高悬,兰花溢香。他的夫人郑淑卿,见此却顿时不安,规劝道:“身居高位的人,偶然有所偏好。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为官者大都在府衙题联以示自勉这些题联表明了为官者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志向抱负择其要者来说大约有六方面内容一曰不贪不贿嘉靖年间有位叫钱的藩司参议令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对联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二曰爱民如子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署联为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三曰刚正不阿清代林则徐任两广总督实行查禁鸦片时亲自题在府衙的堂联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四曰克己奉公清代赵慎畛的桂林府衙对联是为政不在言多须…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1,(5):127-128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官吏队伍中,不光有像韩愈那样“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敢于直面朝弊、勇于谏言的谏官,有像林则徐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16.
佚文 《党课》2011,(24):70-73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的为官做人和历史功绩,尤其是抗英禁烟的不朽壮举,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林则徐之所以能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爱国爱民彪炳史册,与其从小受到父母的良好家教分不开。林氏家风清廉,家教高尚,值得借鉴、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则名联,充分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和为国为民献身的大无畏气概。此联之含义运用到周恩来同志身上,就更是恰切精当了。他是一个为了民族生存与发展而充分展示才华的大智大勇的人。刘久洲同志的回忆文章又把我们带到这位活生生的伟人身旁。周恩来是与世长存的巨人楷模,时代永远呼唤这样的中华赤子。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从政,他在宦 海生涯中浮沉长达40年,从编修、御 史、监司、督抚至钦差大臣,宦迹遍历东南沿海、中原腹地和西南边陲。在那时间如此之长、地区如此之广的为宦期间,在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宦以贿成,刑以钱免”、贪赃枉法之风盛行的封建社会里,难能可贵的是林则徐却能始终保持身处污泥而不染,做到以身作则。从不利用职权中饱私囊,而且坚持反对赋税繁苛,同时,还想方设法阻止其他官吏的敲榨勒索。 在当时,河务是贪污营私的渊薮,江河每泛滥一次,贪官们就大发横财一次。1831年10月,林则徐…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阅读包容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容人容事、不计恩怨的雅量和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气度,用真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加深了解,在共事中增进团结。林则徐有一副自勉联,上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在提醒自己和他人,心胸要像大海容纳河流一样宽广,能包容所面对的一切。我们党员干部所做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是做人的工作。而人  相似文献   

20.
田田叶 《世纪桥》2012,(11):28-29
林则徐是我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晚清统治岌岌可危、国家民族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之时,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林则徐开始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看待西方世界,开始思考有效的救国救民方略。他关注现实,注重实效,尝试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变通自己,开始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这些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即壮大自己而“制夷”,在“制夷”中得以振兴富强。但是,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等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作为统治阶级,作为君主专制统治的维护者,林则徐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框架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