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爱哭的朝鲜     
《廉政瞭望》2013,(6):40-41
"哭泣"似乎已成朝鲜的爱国方式,面见领导人金正日、金正恩,哭;阅兵式,哭;庆祝活动,哭;重返世界杯,哭……哭泣似乎早已在朝鲜形成了一种文化,成为表达爱国主义的方式。在这"哭文化"背后,哭的艺术让人揣测困顿。  相似文献   

2.
1997年创刊的《百年潮》杂志,在第2、3期上先后登载了两篇关于朝鲜战争的文章(下称“两文”)。“两文”作者注明,这两篇文章主要是根据已解密的俄罗斯关于朝鲜战争的国家档案撰写的。这两篇文章对我国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问题上:一、似乎中共中央关于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是苏联压力的产物;二、认为中国在接受停战谈判时是不得不放弃了自己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在条件上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三、认为1953年7月结束朝鲜战争,对中国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此外“两文”作者在其第二篇文章中,把…  相似文献   

3.
柔顺而暴烈的朝鲜性格 夹在中日之间的朝鲜,是个狭长的半岛,它除了北连东亚大陆之外,其余三面皆环海。从地域性格看,北连大陆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安逸感:中国国力强盛、文化先进。  相似文献   

4.
张柟 《理论文萃》2000,(5):38-45
雄赡浩博的“龙文化”以其独特的风神韵骨弥纶中华、赫奕天下。其博大,几乎可以囊括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其精深,似乎可以切到民族文化的血脉、民族精神的魂魄。试论“龙文化”,虽总是有“书不尽言”而“欲说还休”的惶惑,却还是按捺不住“欲罢不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龙的现代腾飞挥毫泼墨。  相似文献   

5.
“会哭的孩子”就该“多吃奶”吗?黄伟华“会哭的孩子多吃奶”、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信条,他们把“哭”当作获取某种利益的手段,有困难“哭”,没有困难也“哭”,甚至比有困难的“哭”得更动人。举几职务提拔、职称评审、住房分配、困难补助等都要去“哭”“哭”来...  相似文献   

6.
韩国学校德育中的儒家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韩两国比邻而居,唇齿相依,这种地理上的便利条件,加上政治、经济原因。使儒学很早就传人古代韩国——朝鲜。儒学进入朝鲜后,经过朝鲜学者的理解和消化。深深融人到朝鲜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儒学。有人说:“朝鲜是典型的儒教国家。”  相似文献   

7.
我们已经加入有“经济联合国”之称的贸易组织,人们广泛注意到这对于我们的经济活动以至社会生活可能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注意到在这些方面如何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来发展自身的问题。但是,在走进“经济联合国”的“世界”时,我们在文化上的准备和文化上的影响问题。却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和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武少民 《学习导报》2013,(19):46-46
有着6000余年历史的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的诞生,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魂魄有所寄托与依归。《淮南子》中说:“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只因.,有了文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可以说,汉字是鬼斧神王、惊天动地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9.
职场面具     
“小时候,我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笑着笑着就哭了。”这句话道出了不少职场人的无奈。“一些职场人就像戴了面具一样。”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杨东说,“他们一边忙工作,一边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同事勾心斗角,与领导虚与委蛇,心变得很累,轻则出现失眠、紧张和职业倦怠等现象,重则导致抑郁、焦虑和强迫等心理障碍。”他呼吁,上班族要摘下“面具”,活出自我,用感性思维感受人际关系的纯真。  相似文献   

10.
探究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基本含义,必须先将文化主义与民族主义分离开来。一方面,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族裔主义和种族主义混淆在一起,客观上表现为“柔性的存在”与“刚性的存在”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主义又与天下主义、华夷之辨绞结在一起,主观上深刻地反映了一种文化的“迷思”,支撑着中华帝国思考方式得以成立的根本。然而,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是由“文化主义”(天下主义)与“民族主义”两种不同的“想像方式”交织而成,造成了概念自身的紧张与冲突,实质是一种去现代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在朝鲜北部成川郡石田里守洞山的南山坡上,有一座新建的坟墓。一个多月来,凡是在这座墓前经过的军民人等,都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上墓基,凭吊这位埋葬在朝鲜土地上的中国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师侦察连文书罗盛教同志。一九五三年一月二日。部队早操过后,罗盛教向河边走去。这时,河面上有四个朝鲜少年正在欢快地滑冰。一个名叫崔滢的少年,忽然失足向冰薄的地方滑去,一下子压碎冰面,跌入八尺多深的冰窟窿里;另外三个少年吓得哭叫起来。罗盛教听到哭声,抬头一看,见到有人落水了,便赶忙向那边跑去。他边跑边脱棉衣,脱得全身只剩下…  相似文献   

12.
再评“斗争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斗争哲学”不是毛泽东的“只言片语”,而是他的一贯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斗争哲学”不仅实践上有错误,而且理论上也是违反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扬弃“斗争哲学”,提倡“和谐哲学”,实现思维方式和文化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执政文化,是执政阶级或政党凭借国家政权推行意识形态、行为准则、制度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为主要着眼点。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客观上对孕育于其中的、包括执政文化在内的各种要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执政文化而言,这种要求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在精神文化方面表现为以“阶级斗争”为核心向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细化;在制度文化方面表现为“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为人民谋利益”宗旨在新时期制度层面的体现;在行为文化方面表现为在抵御风险、拒腐防变中彰显“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4.
闻勇  刘斌 《廉政瞭望》2003,(12):44-45
国际舞台上沉寂多时的俄罗斯,今年夏秋之际,似乎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忙着与伊拉克签订400亿美元的经贸订单、同伊朗开展20亿美元的核能合作、邀请朝鲜领导人访问………而美国一直将上述国家视为“邪恶轴心”,列为打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宋一  金雄鹤 《世纪桥》2009,(1):16-18
马克思主义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传播的特点是:传播主体为朝鲜共产主义者,传播主要对象为朝鲜族青年学生,传播途径与内容广泛。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是:朝鲜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东北封建地主阶级之问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的传播的启示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性;坚持方法与方式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锦慧 《党建》2013,(4):48-48
延吉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源远流长的朝鲜族文化、风情浓郁的朝鲜族民俗,使这座边陲小城充溢着独有的魅力。然而,延吉更吸引我们的,是正在开展的“学好党章做好党员”活动,虔诚而执著、扎实而深入,令人非常欣喜和感佩。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事故现场,官员哭泣主要是因为悲伤或是悔恨,悲伤多源于替他人着想,而悔恨更多的是为自己担忧。8月2日,江苏昆山的台资企业"中荣金属"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0多人受伤。在当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昆山市市长路军通报了事故最新情况,面对记者,路军当场哭泣,并集体为遇难者默哀。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官员的反映不尽相同,有的会感怀于所情所景、暗自抹泪,有的则会礼节性地微笑面对。在公众舆论的聚光定下,官员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公众大多会选择宽宥哭泣的官员,痛斥微笑的官员。但无论是哭还是笑,都不应忘记对官员追责,不能"一笑而过",或是"一哭而过"。  相似文献   

18.
古力 《党史纵横》2006,(2):42-43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一战为什么会失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冥思苦想,甚至还通过电脑模拟得出结论,那就是他们不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50年前的战火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她的军队。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在今天看来,这似乎是恐吓,可当时的事实是: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23日下午,韩国控制的延坪岛,突然遭到来自北方海岸炮的轰击。20分钟后,韩国驻岛部队使用K-9自行火炮发射了80余发炮弹反击。炮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导致韩国军民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炮火平息后,韩国强烈谴责朝鲜的挑衅是“战争行为”。朝鲜则辩称,这是对韩国首先向朝鲜领海开炮的反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找和破解“中国问题”的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从逻辑结构上来看,这一过程蕴含着四重内涵:境遇化——现实之基,即准确判定中国所处的具体“历史方位”;现实化——视域焦点,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中国问题”;民族化——文化基质,即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以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基质的方式得以实现;大众化——实现路径,即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