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说从前正宗英国绅士出门,都要随身携带雨伞,因为英国天气善变,得时刻提防突如其来的雨。躲雨的惊惶以及湿答答的头发贴在脑门的模样,都可以瞬间把一个绅士生生变成落汤鸡。茨威格在《昨日世界》描述诗人里尔克经典的绅士style:"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这样的斯文;纵然发出笑  相似文献   

2.
绅士不奢华     
今天的中国,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味"之间画上等号了。他们把绅士等同于品味,再将品味等同于奢华。我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印象之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味,他们是这么说的:"XXX的家居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味;他是那  相似文献   

3.
一位英国外交官眼中的邓小平武市红50年代中期,一位年轻的英国绅士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大使馆的政治参赞。他到中国后,最早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把1956年邓小平在中共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传递回英国。他就是伊文斯。那时,他既不知道邓小平是谁,也不...  相似文献   

4.
绅士不奢华     
梁文道在《味道·第一宗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指出,今天的中国,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他们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我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之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他们往往  相似文献   

5.
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的陈赓大将,是深受人民敬佩和喜爱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他战功卓著,足智多谋,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对同志情同手足。在我军的将领中,有两位将军的命运也与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这都缘于当年陈赓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时,深深地影响和启发了这两位童年的小伙伴,把他们二人从封建绅士和贫苦的家里带出,参加了革命,实现了他们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理想和信念。祖辈世交,四妹夫谭政从容走上革命路陈赓大将与谭政大将都出生于湖南湘乡的封建绅士家庭,两家祖辈都是当地的知…  相似文献   

6.
忍耐的风度     
在西方,考核一个政客的第一道试题是忍耐。全世界都知道英美关系最好,但美国总统布什第一次访问英国时,毫无例外地受到了英国民众的抗议。群众聚集在他要经过的街头,举着旗帜,喊着口号,指责他在美国部署和发展“反导弹系统”和拒不在维护世界环境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抗议达到高潮时就有鸡蛋朝他抛去。没过几天,  相似文献   

7.
杀手与瓦匠     
寺人披。史书上是这么称呼他的。寺人披算是史上最早的武功高强的阉人。 现在,谈谈埃希曼。那是一个纳粹军官,他负责组织运输,把几十万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但是,他本人并不是一个残暴的人,他喜欢犹太人的音乐和文学,他本可以收下一笔钱,然后放过一些犹太人,但这会使他“良心不安”——埃希曼先生是个“正派”的绅士,他拒绝受贿。他严格高效地执行他接到的命令,即使明知他的列车在开往毒气室。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某项“外资”谈判即将成功之际,外商代表来到该企业的经理办公室,看到报刊乱放,书籍无序,墙角的垃圾也不处理。后来,该项目“黄”了。外商的理由是:一个连自己的办公环境都管理不好的人怎能让我们对他所管理的项目放心。这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几千年文化洗礼的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而这个自古而来的称号却在当今世界中渐渐被一些人淡忘了。谈到“礼仪”,人们大多会想到“日本”;说起“绅士”,人们则会想起“英国”……如今,我们国家“入世”了,这一来,我们就会与更多的外…  相似文献   

9.
人生如四季,是我在极偶然的一个瞬间想到的。刚出生的娃娃。如初春,娇嫩、柔弱,可他拥有长长的未来。他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坐在教室里朗朗读书的少年,已到了仲春,乍暖还寒才晴又雨,渐渐袒露出他少年的不稳定来。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辉煌的人生旅程都有过最初的起点。每一个功勋卓著的将军都有过士兵的经历。每当廖汉生将军回到他出生和参加革命的地方,他总要久久伫立在贺龙元帅的故居前,充满深情地感叹:“贺龙元帅是我的同乡和长辈,是我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我从小在贺龙元帅的关怀、照顾下成长起来,在他的影响、带领下参加革命,在他的培养、教导下从一个游击队员成为红军的师政治委员。总之,没有贺龙就没有我廖汉生!”少年心中的偶像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廖汉生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个土家族农民家庭。他的家与名震湘西的“活龙”─—贺龙…  相似文献   

11.
生活画像师     
《廉政瞭望》2011,(5):67-67
每一个人,都在生活——行走、喝酒、唱歌……你也不例外,背上有过一双翅膀,却还在现实中漂流,手掌上命运的纹理斑驳……生活之中,人人相似,你在我眼中,我在他眼里,人人都是一个画像师。  相似文献   

12.
潘石屹 《党课》2012,(12):99-101
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每一个人的才华都是很独特的,没有高低贵贱和高端、低端之分。好的教育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才华都挖掘出来。我们每一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对社会的贡献,自己能力的提高,都不是靠学校排行榜排出来的,所以每一个人首先都要在心里面树立一个自信。  相似文献   

13.
“必须让每一个证据都开口说话” 邱波喜欢读庄子笔下“庖丁解牛”的寓言。他说,法官判案就像庖丁解牛,案情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了然于胸,审理过程才能游刃有余,判决结果才能公正精当。他常告诫自己,“刑事案件事关被告人的自由和生命,证据一旦‘哑巴’,定罪和量刑必然失当。要办‘铁案’,必须让每一个证据都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14.
欣赏的眼光     
顾传龙 《学习导报》2010,(22):47-47
古希腊有一句谚语:“每滴水里都藏着一个太阳。”寓意是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长处。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02,(12):38-38
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一个11人20万元的小公司用14年时间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这个传奇让每一个中关村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他那样地成功。”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财富     
阿尔姆站在百货公司前,目不暇接地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他身边有一位绅士模样的人在悠闲地抽着雪茄。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群体或单位,真正要变强大,背后支撑的都是思想文化的力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他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这并不是他个人的偏好,而是他对思想文化的重视。不仅丘吉尔,英国许多社会精英都看到了思想文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先任上海市市长,后调北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可他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给予了热情关注。人们称赞他像辛勤的园丁那样对待文艺创作,既精心培植,又热情灌溉,从播种、发芽、拔节到扬花、结籽,他都付出了无数心血。每一个硕果上都浸润着他的汗水。都闪耀着他的阳光雨露。这里记述的仅仅是陈毅关怀电影事业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9.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努力成为学习型个人。其中,每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成为学习型党员干部,在这一伟大工程中居于主体地位,起着社会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战士到团长,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倾心部队建设。维和期间,他不辱使命、争创一流,把中国工兵营区建成了“联利团”的窗口;他所带领的工兵分队被“联利团”评价为历届维和部队完成任务最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