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奶奶是林祥谦的堂妹,林祥谦家族不旺,族亲不多,而我奶奶与林祥谦夫人陈桂贞又特别投缘,她把我奶奶当成了林祥谦的亲妹妹.小时候,我经常跟随奶奶到林祥谦、陈桂贞家中做客,每一次她都热情接待我们.奶奶说,我应该喊她舅婆,这样,林祥谦就是我的舅公.下面为了叙述方便,我就称林祥谦为林爷爷,称陈桂贞为陈奶奶.  相似文献   

2.
父子对话     
祖国是什么稚嫩的小嘴咬住了我的思索她是妈妈那她的孩子是谁是你也是我你的妈妈我不是叫她奶奶吗是呀你的奶奶也要叫她妈妈她的孩子多吗  相似文献   

3.
做蛋羹要用温开水,做群众工作要有一颗"烧开"的热心。带着一颗"烧开"的热心,就能够真正走进群众,就能够与群众水乳交融。从农村老家来城里住的老母亲迷上了吃蛋羹。那蛋羹"水蛋交融",软嫩如豆腐脑,入口即化,味美营养,特别适合没牙的她。但我家人不会做蛋羹。我们吃的蛋羹是从单位食堂买来的。为了能让母亲经常吃到蛋羹,我和爱人试验...  相似文献   

4.
今年元旦,我在村委会值班,突然,办公楼东面的村卫生室里传来了哭声。我急忙跑过去。满脸憔悴的李奶奶正在流泪,我挨着她坐下,边安慰边了解情况。李奶奶今年74岁,老伴过世多年,她与精神失常的女儿以及两个孙女一起生活,一家四口仅靠李奶奶的社保金和亲戚救济来维持生活。今天早上醒来,李奶奶觉得全身酸痛,就想买点去痛片吃吃,结果医生说她患了病毒性感冒需要输液。李奶奶为了省钱,在去  相似文献   

5.
曾祖母在世时,我拉过老人的手。那是她重病不起、快要告别人世时,我将头伏在曾祖母的胸前,紧紧拉住她的手,那是一双逐渐冷却的手,也是一双曾经抱我、抚摸我的温暖之手。我紧拉住这双难以割舍的手,哭泣着呼喊她,试图把老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再多留一些时辰。祖母在世时,我拉过老人的手。那是奶奶90大寿时,孙男弟女几十人赶来给她祝寿。我紧紧拉住奶奶的手,那是一双曾经勤俭持家、操持岁月的手,也是一双从贫穷里打捞“营养”供我们长大成人的手。我紧拉住这双给我幸福的手,祝愿奶奶健康长寿。父亲在世时,我拉过老人的手。那是一双浮肿虚胖的…  相似文献   

6.
【来信】
  我是一名来自外地的打工族。小时候,我跟父母、奶奶生活在一起。在一次车祸中,父亲走了,后来母亲带着我改嫁。前段时间,奶奶打来电话,说想让我给她养老。我感觉压力有些大,想咨询一下,我对奶奶是否有赡养义务?如果由我来照顾奶奶,那我的伯伯、姑姑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相似文献   

7.
别蒙人     
家中外孙女才蹒跚学步,有时难免会缠人。我之老伴、她之奶奶教育方法可"绝"哩!比如,孩子上街指着摊点上的糖果要吃,她则连连摇手:"不能吃,辣人呢!"孩子哭了,她即指着街头交警吓唬道:"快莫哭,警察叔叔听到要把你抓走……"每每遇此,我总要拦一下老伴:"别蒙孩子了,好不好!"蒙,词典上第一解即是"欺骗",并举词例为:欺上蒙  相似文献   

8.
郭爱萍 《党课》2010,(22):84-85
奶奶今年90岁,姥姥80岁。 我是姥姥一手带大的,小时候,对奶奶没有特别的记忆。奶奶不喜欢东北人,而我的母亲恰恰是她唯一的东北儿媳妇。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朝鲜族女青年,家住偏远的农村,高中毕业后务农。我们这里文化相对落后,村里一些上了岁数的人,尤其是一些妇女,信教的比较多。奶奶也信教,她还让我也信,多次劝我参加教会活动。我不仅拒绝了,而且在奶奶高兴时多次劝说奶奶及周围的人不要信教。我从  相似文献   

10.
杜美 《新湘评论》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10日,我来到抗日航空勇士阎海文烈士的家乡——北镇市大市乡道台子村。在烈士祖屋附近,有一株阎家先人种下的大古榆,我同烈士的后人们就在这棵树前聊起了烈士的英雄事迹。"做个为国为民的好青年"还是在1969年,我随奶奶离开城市回到辽西农村老家,当了一名下乡知青。我偶然得知祖父是一名中国空军飞行员,在抗战中壮烈殉国。后来,奶奶还向我讲  相似文献   

12.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13.
七十三年的深情──邓颖超与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夏丽莺1992年7月"17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师生向党和国家领导人邓颖超的遗体告别时,把一枚"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校徽交给了邓颖超生前的秘书,托她将校徽别在邓奶奶遗体的黑色西服上,让这枚校徽永远陪伴着邓奶奶...  相似文献   

14.
王菲 《学习导报》2013,(19):25-25
曾经我一直惊奇,那些院子里长得奇奇怪怪的野草,奶奶都能分别叫出它们的名字,这个叫婆婆丁,那个是苦麻子,还有苣荬菜,年幼的我很不解,不识字的奶奶怎么会知道那么多野菜。后来,奶奶告诉我,过去缺少粮食时,他们常常把野菜当作饭吃,曾一度连野菜也没得吃。为了活命,人们就吃米糠、树皮、烂薯秧子……因为饥饿,只要是能吃的都直接往嘴里送。对于他们而言,苦难的记忆让餐桌上的一点一滴都弥足珍贵,就连儿孙辈也知道把掉在饭桌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  相似文献   

15.
红毛黄鼬     
“清江杯“传奇故事征文选登民国一十七年(1928年)冬,我们家发生了一件怪事:窗台上的空油罐,一夜之间涨满了油。奶奶起的早,她最先发现了这个问题。奶奶认为自己在做黄粱美梦,她狠狠地在大腿上掐了一把,疼!奶奶还是不敢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她怀疑自己看花了眼,喊爷爷过来瞧瞧。我爷爷是我们村眼神最好的人,他能看清跳蚤长着几条腿。  相似文献   

16.
在乔春玲的记忆里,连爸爸妈妈的模糊面容都没有留下,被带到这个世界仅仅几个月,还来不及疼,来不及爱,就因为身体病残被父母遗弃了,幸被开朗善良的曹玉美奶奶收养.奶奶一家原来是九师粮油加工厂职工,每月微薄的收入也仅能够维持一家糊口度日的,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张口的,而且还是一个残疾病儿,日子只能越发地相形见绌了.在奶奶看来,"不打紧,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囡囡一口吃的."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7,(6)
<正>母亲是一位淳朴的农村妇女。她没有文化,总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在田间地头干农活。记得大集体年代,村里给全体社员分配了任务,家家户户都是凭劳力挣工分生活。我们家有五口人,奶奶年老眼花,腿脚不灵便,常年躺坐在床上。姐姐和我年龄太小,只能干一些家务活。母亲为了多挣工分,好让全家人都吃上饭,每天她就和父亲推着架子车一起下地,总是干最繁重的体力活,从不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的特色面食非常多,我却唯独对当地的揪片子情有独钟。在新疆几年,吃的揪片子不下数百次,饭馆里有,朋友家也有。但是大都不能使我满意,而唯有我的新疆"奶奶"做的揪片子汤饭百吃不厌、流连忘返。我的新疆"奶奶"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女性,现在已经退休,与老伴儿一起负责水厂日常的看守工作,平时也负责值班人员的一日三餐。自从去年10月公司办公室搬迁至水厂主控中心办公楼之后,水厂24小时值班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实际上,在  相似文献   

19.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2,(20):38-39
快递脏衣 住在大连市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青社区74岁的周奶奶收到一份快递,打开一看,满脸无奈:原来是刚上大学8天的孙女寄回来的,一大包脏衣服和7双袜子。让她帮着洗。 棒棒点评:那一堆脏衣是家教的答卷。  相似文献   

20.
<正>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爷爷总是对我说:"那些年,没有饭吃,野菜、树皮甚至是皮带,我们都照样煮着吃!你还嫌饭不好吃……"虽然不明白,但我眼中的爷爷不管什么时候碗里的饭都吃得干干净净。还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奶奶总是对我说:那些年,过年能有件没有补丁的衣服穿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你还嫌衣服不好看……"虽然不理解,但我眼中奶奶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哪怕到现在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