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一、經济變革的新的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終結以來,世界經济上发生了許多變革,不論从它的性質或狀态來說,都比近代史上的任何时期,有它显著的划时代的意义。而其中基本的變革,第一是占支配地位的資本主义統一市塲的瓦解;第二是长期在西歐列强支配下的殖民地、附屬国的独立运动的高涨。由于这些基本的變革,世界經濟出現新的阶段。例如,不发达国家的独立的經濟开发計划固不用说,就如西歐共同市塲也正摆脫难产状态而結成了;以及在从前認为是神話的通貨有限度的自由兌换的实現等等,都是这个新阶段的表現。  相似文献   

2.
一 在19世紀后半期,随着歐洲一些国家的資本主义經濟的发展及其逐漸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歐洲和亚洲的一些國家出現了大量人口向国外移出的巨流。就其規模看,那是历史上少見的。 例如,在资本積累正急剧进行的英国,爱爾兰“自1851年到1874年,移住国外的人口總數,为2,325,922人。”①这一时期我国也出現了人口大量移往国外的現象。自1880年至1900年,我国人民出国至新加坡然后轉往东南亚其他地区以及澳洲、  相似文献   

3.
在美國對菲律賓進行殖民統治的時候以及菲律賓群島宣布獨立之后,反帝的民族解放運动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而且规模相当巨大。本文試图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菲律賓經濟状况的主要方面,从而指出這段时期和以后一段时期在菲律賓出現過的民族解放斗爭高潮的某些經濟前提①。  相似文献   

4.
“一个落后国家在开始巨大的工业化过程之前的特有的情势的特点,可以說一方面是这个国家的經濟活动的实际状态和对于工业发展的現存障碍之间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是这种发展所包含的巨大的希望。”(註一) 一个哈佛经济学家关于十九世  相似文献   

5.
錫兰的經济史現尚有待于人們的写作,这就是須要以概括而又連貫的体裁,迨述自古以來直到今天的經濟發展綫索。过去半世紀以來,无數學者的研究已經写出大量有价值的著述,这对于描繪这个海島近代經济史的图景是十分有利的。实在,这幅  相似文献   

6.
在現代世界的政治經濟問題当中,东南亚华僑的动向已經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近几年來,从历史的角度來追根溯源地研究这一浩繁的华僑社会發展过程的工作,也正在逐步地開展。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初期阶段华僑社會的形成过程及其內部状况等問題,一直还沒有充分予以闡明。① 由于現存史料残缺不全等原因,使人很难弄清初期华僑社會的情况。然而大致可以肯定:中國人  相似文献   

7.
1954年1月25日故總統麥格赛賽在致菲律賓国會的第一个國情咨文中會經说过:“在发展經濟方面,今后只對公共福利有極端重要關系的事業,政府才会參與。无論甚么时候,只要可能的話,不論來自國內的抑來自國外的私人资本,將優先得到政府財政上的照顾。我希望我國人民將放手創辦新的事业,並尽量利用政府現在提供的有利条件。這些發展經濟的首倡者,應該得到我們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序言許多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独立,促使了世界資本主义經濟制度起了新的變化。因此,这些国家政治形势的變化,給它的国民以选择其本国将来发展道路的可能性。但是,这些国家虽然名义上独立了,然而不能完全摆脫殖民地制度。現代資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巨大的資本主义列强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搾取,因  相似文献   

9.
打着帮助“落后国家”建設旗幟,实質却干着控制和掠夺“落后国家”經濟資源的英国帝国主义,通过所謂“科伦坡計划”,对东南亚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开展了另一种形式的經濟攻势,这一种經濟攻势以所謂“科伦坡計划技朮合作方案”为基础而采取下列三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苏加諾總统和他的內閣的“领导下,印度尼西亚的經濟制度正在迅速地从“自由”的(实际上它从來不是自由的)經濟轉變为“有領導”的經济。盡管提出了許多野心勃勃的计划和几十種條例  相似文献   

11.
1957年3月25日由此利时,盧森堡、荷兰、西德、法国和意大利簽訂的“罗馬条約”,为建立“歐洲經濟集團”和“歐洲原子能联營”提供了条件。欧洲經济集團或歐洲共同市塲已于1958年1月1日宣布成立;共成員国就是“罗马条約”的簽署国,亦卽一般人所熟悉的“內六”。“欧洲共同市場成立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庞大的經濟單位,俾能在其内部自由地調动人力、物力、勞务和资本,并在內部执行共同的规章和政策”。 共同市場的“內六”操纵的着23.5%的世界貿易,一旦英国、丹麦和挪威参加这个集團,在經濟方  相似文献   

12.
印度的第三个五年計划(1961—1965年)已經被議會、政府通過和批准了,并且强調它是一項法律。這一計划(印度稱之為“綱要”)是整个國家經濟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的組成部分。当然,它不能同社會主义國家的經濟計划混為一談。印度的經濟綱要的制定和實現是在一个資大主义法則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歐洲共同市場歐洲經濟集团歐洲經濟集团(以下称为歐洲集团)是由1957年3月25日签字的罗馬条約产生的,同年秋經六个会員国的政府(比利时、法国、西德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卢森堡与荷兰——以下称6国)批准后,于1958年1月成立。  相似文献   

14.
在國際經濟關系中,不發達國家的作用在不断地增长着。各國人民从殖民主义统治下获得解放之后,就投身到為鞏固民族独立和争取經濟及文化發展的斗爭中。在兩个世界體系進行历史性竞賽的条件下,這个斗爭的成就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年青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紀中叶以前,当法國殖民主义者开始武裝侵略印度支那的时候,柬埔寨是一个封建的君主國家。它介于印度支那半島两个最大的王國——暹罗和安南之間,这两个王國不时爭夺对柬埔寨的統治。柬埔寨的居民有柬埔寨人(从前高棉人的后裔)也有越南人、中國人、从前占婆人的后裔、寮人、泰人、哨支人和少數民族——共約80万人。柬埔寨人从事農业,國內經濟主要是自然經濟。農民承担无數封建的徭役,法律規定,土地耕作者每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金边面貌的变化是惊人的。修整街道,清理貧民窟,到处都有花朵盛开的公园。但是,市民的生活仍然貧困。他們粗糙的衣着跟这些美丽的街道看来有些不相称。为了改变这种現象,并把柬埔寨建設成現代化的国家,西哈努克所采取的办法是:(一)推行社会主义的制度;(二)利用外国資本发展經  相似文献   

17.
在1951年正式采取第一个五年計划以前,印度并沒有一个适当和完整的經濟計划。英国對于印度的經濟發展可說是漠不關心的。英國統治印度的末期,曾经試图采取有限度的經济發展計划。例如在1905年,曾分别設置帝國工商部;邦政府方面也紛紛提出他們的工業計划,要求中央政府給予协助和指導。應当指出,一般享有特权的英国人却非常反  相似文献   

18.
工会的产生(1918——1920年) 二十世紀初,印度尼西亚的社會經济发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国內最发达的地区——首先是爪哇——旧封建關系开始瓦解,新的社會關系逐步形成,出現了无產階級,它的成长极为迅速。它为国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殖民統治下,十年来,南越的經济結构与阶級結构有了許多重大的变化。 經濟結构方面:經济关系是社会的基础。研究南方經济結构与阶級結构的演变,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南方的社会性质,以及南方民族解放陣线为完成解放南方、和平統一祖国的事业而提出的南方同胞当前的革命斗爭任务。  相似文献   

20.
美帝国主义扶植沙立親美卖国集团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帝国主义为了排擠英国在泰國的势力,除了在泰國策动政變,积极扶植反动集團外,并在1950年誘廹泰國簽訂旨在加强对这个国家經济和軍事控制的所謂“泰美济濟援助協定”和“泰美軍事援助协定”。据不完全的統計,从1950年至1960年止,美国給予泰国的“經濟援助”共为2亿2千400万美元;①“軍事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