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社会主义"是19世纪俄国三大社会政治思潮之一,其理论主张是通过"村社道路""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经过由思潮到运动、由运动到政党的发展过程,在其众多派别和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派相承的组织脉络.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组织结构、建党原则,一步步发展完善,越来越倾向于暴力,甚至走上了"民意党"的个人恐怖主义道路.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19世纪70年代一批杰出的革命家留下了丰厚的革命遗产.列宁指出了布尔什维克同"俄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联系.社会革命党领袖切尔诺夫关于该党和布尔什维克共同"瓜分遗产"的话,则表明了这笔"遗产"的共同去向."俄国社会主义"同布尔什维主义或苏联社会主义,虽属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然二者同源共流,具有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致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包含着这样一个命题,即"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多年来,学界关于马克思提出的俄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有四种代表性的说法,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说、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说、新型民主革命说和民粹派革命说,其中只有民粹派革命说大体上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澄清俄国革命的涵义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乃至世界革命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普列汉诺夫毕生反对各种关于落后国家发展的"跳跃论".他提出的俄国社会发展规划在理论上是有力的,在反对民粹派时起过决定性作用.后来俄国马克思主义运动走上了一条新的"跳跃"之路,而又未能克服落后给社会主义带来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4.
作为替代西欧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俄国民粹主义实际上是关于建立村社(农业)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理论,它催生了俄国社会主义运动。随着两次"到民间去"运动的失败,特别是在1879年民意党成立前后,俄国民意党人的政治斗争方式走上极端个人恐怖和暗杀的道路。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到19世纪末民粹主义在俄国已成强弩之末。而与此同时,以《万国公报》《西国近事汇编》为载体传入中国的有关俄国民粹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消息,其实指向的应是俄国民意党,但却被误译为"虚无党"或"虚无主义"。因此,通过这一渠道传入中国的俄国社会主义思潮,实际上就是民粹主义,并对后来其他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俄共拒绝普京改名"社会民主工党"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7月18日,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左派运动时建议俄共改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普京认为,左派运动在俄国是有前途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也是如此.俄国具有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悠久传统,共产主义运动也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6.
1893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围绕"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列宁形成了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他在确认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前提下,论证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具有可能性、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揭露和批判俄国资本主义造成深刻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阐明俄国资本主义的落后性特点,倡导通过革命的方式为资本主义清扫土地;揭示俄国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趋向。上述思想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研究本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典范,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待资本主义的应有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民粹主义到列宁主义:俄国知识分子思想的艰难跋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在19世纪俄国思想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促成了俄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在俄国漫长的政治现代化思想动员的过程中,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经历了从民粹主义到列宁主义的艰难过渡.列宁主义从俄国文化传统中汲取了优秀的成分,同时又结合了19世纪最先进的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它是思辨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它为陷入窘困中的俄国现代化指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饿罗斯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普京总统的支持率很高,他的政策总的说来得到大多数俄罗斯人的认同.俄共目前处境困难,但该党的群众支持率仍然超过其他各党.持中派立场的"统一的俄罗斯"党虽然取代俄共成为杜马第一大党,但其群众支持率呈下降趋势.右翼政党和极端民族主义政党的势力有上升的迹象.社会民主党在俄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国十月革命是依靠苏维埃顺利取得胜利的,苏维埃政权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后来由于苏联共产党未能充分发挥苏维埃的作用,最终导致苏联亡党亡国亡制,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0.
活跃于1875-1877年的雪松谷公社,是美国公社浪潮时期唯一一个完全由俄国民粹派人士建立的公社,威廉·弗雷在该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特殊的时空背景下,雪松谷公社的实践与俄国民粹派的"农民社会主义"理想完成了一次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分别研究和指明了俄国、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俄国实现社会文明依赖于西方文明的影响和俄国国内发生一场改变沙皇封建制度的革命;落后的俄国可以先建立工农政权,创造社会文明的"前提",再实现社会文明;必须以文化革命促进社会文明。中国的民主主义运动和人民群众的英雄主义精神是促进中国社会文明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俄国农民村社命运和俄国革命发展前景问题,曾前后三次向俄国革命者作了回答。在对这个问题的三次解答中,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就其思想发展来说也上了三个台阶,达到了三个高度。结合俄国农民村社发展的实际历史状况,特别是苏联党对待村社的政策,解读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民粹派的通信,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农民村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俄国社会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原初的理论起点,但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严重忽视了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特殊性。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的具体条件结合起来,完成了对俄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构建。列宁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早期进程的同时也留下了严重教训。  相似文献   

14.
河西 《南风窗》2010,(24):88-89
托尔斯泰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俄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颇有市场,"不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学说传到印度则成就了甘地。而在沙皇俄国的末期,这种接近佛教的托尔斯泰的学说显然是暴力革命最大的思想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久加诺夫重申俄共不更名为社会民主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7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左翼运动时,建议俄共改名为“社会民主工党”。俄共党内也有一部分人主张俄共应当社会民主党化。对此,俄共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作出了否定的回应。2003年8月,值此纪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一百周年之际,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回答了俄共各地区新闻媒体代表提出的问题,其中再次明确地阐述了俄共不更改党的名称和俄共不实行社会民主党化的立场(谈话载8月20日俄共网站:www.cprf.ru)。现将谈话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赫尔岑的俄国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界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赫尔岑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认识起源于哈克斯特豪森的著作,但自普列汉诺夫一直到当今的俄罗斯学者都反对这一说法。本文通过追溯赫尔岑的思想历程,客观分析了其俄国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哈克斯特豪森之说,并从他与西方派、斯拉夫派、哈克斯特豪森以及1848年欧洲革命的关系入手,探讨其俄国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1762—1825年的俄国凭借其军事力量成为一个大国。尽管俄国很落后,而且对军事行动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传统的社会结构。但是作为大国,俄国有着显而易见的局限性,承受着作为大国不得不面对的压力。这些压力使俄国几乎难以承受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长远来看,这迫使俄国质疑其传统社会结构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共产党自成立以后 ,其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但是 ,进入 2 1世纪以来 ,其势力却不断下降。其中原因很多 ,有各种客观原因 ,也有俄共自身的原因。俄共分裂及其力量的衰落 ,对俄国的政局将产生明显的影响。俄共要想重新崛起 ,必须革新其自身观念 ,必须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9.
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十月革命到列宁逝世的六年半时间中 ,俄国共产党处在十分强大的内外敌人包围之中。尽管如此 ,并没有影响到俄共党内的民主监督、民主决策 ,党内民主气氛仍十分浓厚。列宁通过“两个必须”确保党的统一 ;而通过“十二项可以”确保党员及党组织的民主权利 ,疏通民主渠道 ,实现民主监督、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20.
我的俄国朋友萨沙,在西伯利亚的十月城开了一家小有规模的东方"古姆"(百货商店),专营中国服装和妇儿用品.他每次到绥芬河来进货,差不多都要向我了解近期的中国市场行情,听了我的介绍后,再到各大商厦去选购最新款式的服装和妇儿用品.我陪他购货的过程中,他与别的俄罗斯客商一样,总是不停地往回打手机,和俄国内的其他客户沟通所选货品的款式、价格和所需定购的数量.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电话交谈,我这才感觉到:电信无国界,国际长途对于跨国倒爷真是不可或缺.有时,我还同情地对萨沙说:"光电话费,就可能是不小的开支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