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近日,云南省各地壮族同胞以多种方式,欢度"三月三"传统节日。4月16日,由云南省壮学会和文山州壮学会主办、砚山县壮学会承办的中国·砚山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以专场文艺汇演方式欢庆节日。来自文山市、师宗县、马关县、广南县、西畴县、丘北县、砚山县、河口县、富宁县、屏边县等壮学会带来了《壮家风情》《姑娘淘米在河边》《壮乡美》《芦笙舞》《醉在三月三》等民族歌舞,展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砚山县彝族同胞同台表演了弦子舞、苗族同胞表演了芦笙舞。原省  相似文献   

2.
李祥 《今日民族》2012,(3):36-36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壮族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祭祀壮家的列祖列宗,这是一年中壮家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相似文献   

3.
节日     
在昆壮族同胞欢庆“三月三赛歌节” 3月27日,风和日丽,游人如织的云南民族村锣鼓喧天,歌声飘扬,近千名在昆壮族同胞在云南民族村壮族村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自24日开始,文山州政府、省壮学研究会、云南民族村就在民族村内举行了以壮族传统歌曲为主的赛歌活动,除壮族歌手外,彝、白、藏等民族的歌手也同场献艺,以这种形式庆祝三月三节在昆明尚属首次。27日下午的庆祝活动把赛歌节推向了高潮,来自文山、玉溪等地的壮族文艺工作者及云南民族村的各族演员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还举行了壮族传统的祭竜仪式和壮族人民…  相似文献   

4.
伍永志 《今日广西》2008,(22):20-20
《欢歌》:“天人合一” 《欢歌》一票的图案为在具有广西喀斯特地貌特色的青山绿水中欢快地抛掷绣球、对唱山歌、弹奏乐器的壮族青年男女。邮票上红衣壮、黑衣壮、蓝衣壮三个壮族支系的服饰已经过艺术美化,尤其是女子的头饰,设计者选取了多见于当代民俗活动和文艺表演中的粽子式头套的造型。中年男子手执的乐器叫马骨胡,  相似文献   

5.
英勇抗倭的雄浑场景、吓破倭胆的俍兵战歌、古朴神秘的壮族民风民俗……今年9月,北京,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舞台上,壮剧《瓦氏夫人》将为首都的观众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壮民族抗击倭寇的历史画卷,也为观众打开一扇了解壮族先辈生活的窗口。9月5日至25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在北京举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文化厅、广电局联合组织,广西壮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将赴京参加此次会演。本届会演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展示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创…  相似文献   

6.
正"铜鼓歌舞扬句町,七彩壮锦缀缤纷;三月花街求佳偶,笑靥桃花双双还。"3月30日,云南省壮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暨者兔壮族三月花街节系列活动在广南县者兔乡拉开帷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壮家儿女载歌载舞欢度佳节。开幕式当天,来自各地的文艺队从者兔中学出发,沿途巡演展示各自的拿手绝活。伴随着古老的铜鼓声,文艺队将壮族传统技艺、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壮家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障世界》2006,(5):46-47
应台湾中华劳动学会邀请,以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刘长生为顾问,以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省劳动保障学会副会长崔力夫为团长的吉林省劳动保障学会考察团,于2006年3月10日-18日,对台湾劳动和社会保障情势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台湾中华劳动学会理事长(前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学陶会见了考察团全体成员,并出席了有台湾专家学者参加的”两岸劳动和社会保障研讨会”。考察团成员还先后与台湾联合总工会、劳动保障方面的专家者及企业人士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台湾社会状况,同时与台湾有关方面和人士确立了建立长期交流合作的意愿。双方初步议定,今年6月末或7月初,在我省长春市共同举办一次吉台两地劳动保障论坛活动。届时,台湾中华劳动学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将来长参加论坛活动。  相似文献   

8.
11月18日曲20日,省社科联采取按地域就近分片的方式召开了所辖学会秘书长会议。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昆满,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俊,党组成员、副主席杜建国分别参加了汉口片、水果湖片、华中师大片的学会秘书长会议。到会各学会秘书长汇报交流了今年1至10月份的学会工作情况;介绍了1998年学会活动的初步设想;对进一步加强社科联和学会建设,充分发挥学术群团的作用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省社科联领导对各学会今年在较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和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三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围…  相似文献   

9.
云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着一百多万壮族人民,先民源于长江以南的古代百越,历史悠久。勤劳、朴实的壮族女,聪明敏捷,心灵手巧,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壮锦文化。壮锦的发展,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有阳纺轮出土,说明壮族先民很早就已经学会了纺织。许多考古出土的纺织印染工艺品证明,在汉代,壮族地区的染织业发展很快,先民取植物的叶“芽纬”和麻纺线织成布,还把丝线染成各种颜色。晋时,已普遍学会织布。《汉书·地理志》就有壮家“男耕女织”的记载:“男子耕农,种稻麻,好蚕桑织绩。”到了唐宋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14大精神,总结和交流学会工作的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学会工作活力的途径和规律,省社科联于1992年12月22日至23日在武昌召开了学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经验交流会。近30个学会的负责人参加会议,省社科联副主席陈放参加会议并讲话。会上,省法学学会、省书学研究会、省群众文化学会、省体育理论学会、省投资学会等学会  相似文献   

11.
“陇峒”(loengz doengh),汉语记音为“依侗”、“侬垌”、“隆峒”、“陇端”等。陇(10engz)或依(noengz)在广西南部壮语里有“下”或“去到”之意;而“峒”(doengh)是指山间有水源、河流或灌溉系统的平地。壮族是聚峒而居的民族,一个或几个自然屯即可成为一“峒”。峒后来发展成为壮族的行政单位,正如明代邝露《赤雅》所言:“壮人聚而成村日峒,推其长者为峒官。”壮族的公共活动常以“峒”为单位举行,如岁末年初的酬神活动“斋峒”、“斋那”,  相似文献   

12.
许晓明 《当代广西》2009,(17):56-57
壮族人民以好歌善唱而著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承载了壮旅民歌及其“涛性思维”的壮语却渐为式微,“欢”、“嘹”、“歌圩”等似乎要成为远去的记忆。为传承壮族文化记忆,一些壮族年轻人以网络为平台,悄悄发起了壮语“保卫战”。他们除了在壮族门户刚站“壮族在线”上建立专门的壮语文学习板块外,还通过流行歌曲这种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承母语。这些年轻人先用壮语翻译或改编歌词,  相似文献   

13.
广南壮剧     
<正>广南壮剧是云南文山壮族支系布雅人(沙人)的民间戏曲,是壮族文艺中一朵灿烂的鲜花,盛开在广南县的南、北部,经久不衰,深受壮、瑶、彝等少数民族喜爱。据表演的壮族师傅讲,广南壮剧发展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从表演上看,它与壮族民间武打有相似之处;从唱词上看,又同壮族民歌歌词字数相同,虽然曲调不一,但有壮族民歌风味。从这些特点来看,其来源可能是壮族传统婚丧吉庆时载歌载舞与民间武打逐步结合而慢慢发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文史园地     
《春秋》2016,(5)
正省政协文史委举办齐鲁工匠传承故事会讲述活动9月25日,省政协文史委会同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省民俗博物馆在山东省民俗博物馆举办"齐鲁工匠传承故事会讲述和工艺展演"活动,省政协社会科学、新闻出版界别活动组委员,省文化厅、省民俗学会、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了活动。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的安排部  相似文献   

15.
省社科联召开全省学会、地市州社科联秘书长工作会议3月22日,省社科联在武昌召开全省学会、地市州社科联秘书长工作会议。来自省内各学会和地市州社科联的130余位秘书长参加会议。会议由省社科联秘书长张国强主持。会上,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胡永继代表党...  相似文献   

16.
韦世平 《今日民族》2002,(10):43-43
扁米,壮族群众称“侯暮”,为云南省广南县壮族群众制作的一种传统美食。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制作历史。每年金秋收获季节,壮族人民都欢庆“新米节”,节日期间家家杀鸡宰鸭,吃新米饭,喝新米酒。姑娘们从田间摘来半黄半绿的青糯谷,脱粒扬净后放到热锅里炒香,然后用碓舂至颗粒扁平,簸净糠麸,就成了壮家人独有的、又香又软的壮家扁米。扁米饭做成后,家庭主妇先盛上一碗,请家中长者品尝,祝愿“尝新长寿”。再用新鲜芭蕉叶包上一包送到娘家,表示“送新送福”,充分体现了壮家人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扁米又是壮家人招待客…  相似文献   

17.
2月12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和省少工委组织的“校园拒绝邪教”宣传教育周活动在华南农业大学拉开序幕。当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都参加了统一行动日活动。  相似文献   

18.
王志略 《人大论坛》2010,(11):20-20
10月11日至15日,纳雍、黔西两县选举产生的省人大代表在两地开展联组视察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久、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序顺、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蒋明理等作为省下选代表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9.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倡议与酝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世进 《当代广西》2008,(18):37-37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随着在全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中央认为从壮族的民族渊源、历史地位、现实状况和发展前途考虑,成立于1952年的桂西壮族自治区(州)管辖的范围和规范已不相适应,倡议建立省一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9月2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召集出席中共八大的陈漫远、韦国清(壮族)、郝中士、覃应机(壮族)、陈再励、卢绍武(壮族)、李殷丹、  相似文献   

20.
上林县采取有力措施挖掘民族文化, 积极发展民间壮剧,使民间壮剧得到蓬勃发展。目前,上林县共有壮剧团97个,拥有壮剧团最多的乡镇是巷贤镇,数量达到18 个。壮剧源远流长上林县壮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 80%,有浓厚的壮文化底蕴。该县壮族戏剧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据上林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