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更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天水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发展条件差,农民增收难度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又急迫的任务。天水发展现代农业既有有利条件,又存在着制约因素。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完善土地制度,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推动天水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节约理念、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谐进步理念、自然价值理念、产业关联理念、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从超前性理念到体系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由于对循环经济缺乏足够认识 ,现行经济运行体系中缺少按物质流向构造的循环链 ,制度基础中又少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造成我国循环经济建设还更多地停留在超前性理念层次上。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 ,实现体系和制度创新 ,是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建设 ,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常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从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寻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路和途径,在明确循环经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和落实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5.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整个社会实现大循环的必要环节,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出路。目前横县在工业方面强调循环经济比较多,而在农业方面强调循环经济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横县农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是横县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水平低,是制约天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发展壮大天水县域工业,应围绕发展县域产业集群,加大招商聚商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特色经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培育工业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7.
天水作为位于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大市,必须以加快农村发展,构建和谐乡村作为构建和谐天水的重中之重。为此,政府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寻天水农村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积极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对天水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天水只有紧抓机遇,克服困难,突出重点,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之一。乐山加快 发展循环经济,对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当前乐山发展循环经济还面临不少的困 难和问题,因此,必须抓紧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在发挥兰州市中心城市龙头作用的同时,又确定天水、酒泉—嘉峪关、平凉—庆阳等城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承担起甘肃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一主三副”战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位居甘肃第二大城市的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具备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优势,但也受到资源约束。因而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要切合实际,应当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空间;促进就业创业;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现行财政体制下,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1.
重庆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特殊的市情和面临的艰巨任务,决定了重庆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促进西部循环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重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是: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建设生态乡村;发展循环型工业,建设清洁生产基地;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三峡",建设生态库区;实施"生态重庆"工程,构建重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庆循环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构建绿色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从而促进重庆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括总结了文化产业发展黄金机遇期的六大表现特征,重点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及天水文化产业发展面I临的挑战,提出了天水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发展重点,天水要抓住大地湾遗址建设成为甘肃省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带动一批天水文化产业项目的落地发展,使天水成为中华远古文明的寻根祭祖圣地。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当前,我国总体生态环境呈不断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不仅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也是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从鲁北化肥集团和潍坊海化开发区的成功范例中我们看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希望。日照市、潍坊市、烟台市等在推行循环经济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子。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循环经济需配套成龙,技术含量高而要求严格,省委省政府在推行循环经济过程中务必注意这一点,决不可大轰大嗡,强求化一,劳民伤财,贻患无穷。要注意引导,循序渐进。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既定目标一定能够实现。③建设生态省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植树造林,再造秀美山川,是建设生态省的关键。如果说发展循环经济既节约了资源,又从…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源基础条件较好,绿色产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也存在着水体污染、黑土肥力下降、湿地面积剧减和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差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引导.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2004年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号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在深刻分析我国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的国情、认真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最根本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摒弃传统的资源高度依赖型发展模式。笔者以为,发展循环经济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载体和必然选择。一、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本文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政策法律体系的要求,在河北省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在循环经济中的职能、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中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天水作为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要发挥好区域特色优势,抢抓发展机遇,营造加快发展的优势平台;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项目为龙头,加速产业集群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更好地发挥开发区产业集聚、对外开放、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把天水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天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城市文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天水城市文化建设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天水城市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考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宏春 《理论前沿》2009,(20):17-19,22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国际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的战略选择;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均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