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缉捕行动,最棘手的莫过于对严重暴力犯罪分子的缉捕,因为这类犯罪分子手中大多有强杀伤性的武器如枪支、爆炸物等,且他们大多是反社会心理强烈、心狠手毒、血债累累的亡命之徒,在被缉捕过程中往往拒捕行凶。缉捕行动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无辜群众和缉捕人员的伤亡。这就要求对这类犯罪分子的缉捕行动必须精心设计,周密部署,避免造成不应有的伤亡损失。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止和减少民警执行公务中出现伤亡,有必要对民警执行盘查和押解犯罪嫌疑人的技术、战术进行规范。一是制定预防措施;二是在盘查中要有采取缉捕行动的准备;三是规范盘查、押解的技术、战术。  相似文献   

3.
常规性缉捕活动必须讲究战术,才能更好地制服犯罪,并避免伤亡.常规性缉捕战术,包括缉捕前期行动战术、缉捕中期行动战术、缉捕后期行动战术.  相似文献   

4.
持枪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的暴力性犯罪。在对持枪犯罪嫌疑人的缉捕行动中,公安民警要把握缉捕持枪犯罪嫌疑人行动的特点、基本战术要求、指挥要点以及在缉捕行动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以最小的代价制服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警察查缉常见失误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从已发生的暴力袭警案件看,多数发生在公安民警执行清查、盘查、检查和缉捕等警务活动中。为此,一线民警在查缉活动中应加强处置严重暴力犯罪的预案研究;增强临战意识,坚持有备无患、攻防兼备、有勇有谋的处置原则;实战中应做到因案施策、相机制敌、以智取胜;坚决贯彻依法、合理、有效使用武器的指导思想,尽快加强和提高一线民警查缉战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公安民警在缉捕持枪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伤亡状况十分严重。因此,对持枪犯罪嫌疑人的缉捕对策研究,已经成为各类缉捕行动研究中的重中之重。针对持枪犯罪嫌疑人的危险性大,现场环境复杂,缉捕人员的心理素质不同等特点,在缉捕持枪犯罪嫌疑人时,首先要制定周密的战术方案;在临战占{=置中要遵循“有备无患”的基本原则,遵循因案施策,因情施变,以变制变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或公开擒歼或秘密智取的途径;保障缉捕人员的战斗力和装备;严守临战纪律等都要列入方案之内,力求做到智取为主,强攻为辅,力争避免伤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警察与犯罪分子对抗程度日益加剧,由于执勤民警自身的战术意识淡薄、技能不精以及麻痹大意等原因所引起的不必要伤亡大量出现。鉴于此,通过增强“两意识”,即安全意识和危险评估意识,掌握“两能力”,即战术运用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民警的伤亡。  相似文献   

8.
缉捕战术谋略设计,是根据缉捕行动中的客观环境条件和缉捕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战术角度就缉捕行动施计用谋进行动态思维与谋划。在缉捕行动中,掌握好其原则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内容包括:在“两面思考”中捕捉缉捕战机;逆常而行,出奇制胜;关照行动的“后观效应”;力求“合理”与“合意”的统一;坚持“稳妥”与“冒险”相结合;积极创造和谋取优势。目的就是通过探索立谋、施谋的内在规律,谋求克敌制胜之道,使战术谋略的设计建立在科学、合理、巧妙、有效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缉捕行动是案件侦破中的重要环节,而指挥则是缉捕行动成败与否的关键。认真研究缉捕行动指挥的基本特点、原则、机制与战术运用,是规范缉捕行动指挥程序、灵活处置各种危险情况、体现执法水平、提高实战效益、减少无谓失误和伤亡的具体措施,也是增强公安基层一线指挥员整体实战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严重暴力犯罪已成为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严重暴力犯罪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伤亡损失;另一方面,犯罪分子对抗人民警察的缉捕,杀伤人民警察,造成其伤亡现象的严重性震憾了社会,据公安部门统计,1985年至1992年8月间,人民警察在缉捕犯罪分子中,牺牲×××名,负伤××××名;时隔两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