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上,从法治与道德建设的相互作用入手,深入研究了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文中指出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在于法律运行的四个基本环节,即立法、执法、守法与司法。假设国家(政府)能够做到立法的公平、执法的正义、守法的道德使命与司法的道德保障,就能够实现法治对道德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2.
刘杨 《法商研究》2023,(2):117-131
在转型社会背景下,跨领域跨部门治理事务日益增多,执法体系需要加强横向的职能协同和整合,以执法协作来回应日趋复杂的治理需求。经验显示,执法协作广泛存在于治理实践中,它不仅是基层治理中心工作的重要推进方式,而且是联合执法和执法协助的主要实现形式。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执法运作模式,执法协作在不断发挥治理效能的同时,也在制度保障、职能结构、体制生态和社会条件等方面面临困境。执法协作困境是多方面多层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反映出法律执行在制度、机制和体制层面的短板,折射出政府法治整体生态的现状和不足。执法协作建设应当面向法治政府的原则和目标,并通过整体政府建设完善行政法治生态。在整体政府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相融合的主线下,坚持执法体制改革、执法制度配套、执法机制建设、执法理念革新并举,是可行的执法协作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行政主体面对在执法中潜在的隐患和未来的不利因素时,因缺乏较好的认知意识和防范机制,在面对权力欲、金钱欲和物质欲望的刺激时容易丧失免疫力,导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为求利益而滥用行政权的问题产生。行政权滥用严重干扰了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国家法治目标的实现。行政权滥用具有事先预防的可能性,本文以政府自身建设为基点,通过对执法程序中可能存在行政权滥用的环节进行事前预测和分析,提出了科学有效的事前防范与控制机制,以此作为实现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执法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政治文明的实现。提高政府公信力应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作为行政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应在深化执法理念、提高执法能力、强化执法监督和营造执法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吴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0,(32):149-149,166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现权力制衡和权利保障,对于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现途径入手对我国行政检察监督的实施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对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既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难题。纳税人诉讼是行政诉讼制度的创新。作为一种对行政权运行参与和监督的民众诉求而产生的现代公民权利,纳税人诉讼具有毋容置疑的法理正义和宪政意义。我国有必要借鉴这一制度,以利于加强对行政权行使的司法监督,建设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7.
法治政府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觉运用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管理国家事物。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法治现实的迫切要求,也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方向,如何做到依法行政,其中关键的一点是监督,明确司法审查这种监督制度在保证依法行政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对于我们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证》2010,(8):9-9
近日,云南省司法厅在全省法律服务系统中部署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经典百案汇编和服务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两项重点工作。征集和汇编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公证经典百案和开展服务于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公证机制研究两项工作,是对云南省公证工作中经验成绩的大总结和公证创新发展的大思考。也是结合公证工作实际,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法治政府建设的程序主义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万华 《法学研究》2013,(4):99-114
中国当前的法治政府建设进路存在重内部机制、轻外部机制,重实体权限设定机制、轻程序规范机制,重事后救济和追责机制、轻过程规范机制的结构性缺陷,难以对在国家权力结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结构中都过于强大的行政权形成有效的规范制约。行政程序作为来自外部的、规范行政权行使过程的规范机制,具有防止行政权滥用的消极控权功能和助推行政权积极行使的公共意志形成功能,中国未来的法治政府建设重心应当转向行政程序机制的完善。当前的分散单行行政程序立法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法治政府建设进路转型的需要,应当在总结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程序主义进路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尽快从分散立法走向统一立法,尽早制定规范行政权的行政程序法典,确立并实现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的制度化,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保障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有的卫生法律和法规中,有的是直接把强制性的行政权,授予卫生监督机构,如:食品卫生法(试行)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但大部分卫生法律和法规是把行政权授予卫生行政部门。正在修订的食品卫生法尽管还没批准通过,但估计法律把行政权授予卫生行政部门,这一点已成定局。对于这一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以及这一变化对我们的执法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必须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以免带来混乱。一、授权行政与监督机构全面而经常地代理执法必然是并行的1.卫生法是行政法:卫生法是部门行政法,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行政权包括管理权、处罚权、命令权和形成权。这种强制性的行政权,是伴随卫生行政管理而出现的,因此这种强制性的行政权,  相似文献   

11.
刘玲 《法制与社会》2013,(24):162+168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是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道路坎坷,行政法治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政府在行政立法、执法过程中不依法或无法可依,司法监督不到位,导致目前的依法行政弊端重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行政立法体制的缺陷,也有行政机关对行政法律以及行政权的理解偏差,还包括行政执法及司法监督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监督力度不够强硬。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当对症下药,改善立法体制,增强监督力度,使公共行政能够依法,守法,为中国法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行政权力过大,伴随着很多地方政府的暴力执法,经常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不仅进一步抹黑了政府在广大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从根本上也不利于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拟以今年5月发生的安徽安庆火葬改革事件为切入点,从历史、法律与社会等多个角度对行政权规制问题进行一番分析,以期能进一步弄清这一阻碍中国社会发展难题的始末。  相似文献   

13.
张蓉蓉 《法制与社会》2010,(24):161-162
"钓鱼执法"案的频频发生对于在法治的道路上蹒跚前进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在一个法治的国家里需要社会中各个不同角色拥有坚定的法律信仰作为其法治的文化基础,法治才有实现的可能。本文针对上海"钓鱼执法"案,论述了民众法律信仰的建立对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法治政府即要求政府的运行必须在法律之下,在法治政府中,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法治的价值目标便是在微观上体现为保障公民的权利,在宏观上体现为维护社会利益。在法治政府的环境中,行政执法的目标体现为保障公民权利、尊重社会利益和社会自律、维护政府权威等。实现这些目标,应在行政执法的主体,行政执法的制度设置及行政执法的环境方面对我国的行政执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WTO对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WTO的规则和原则体系确立了国际贸易的管理框架和一整套法律和纪律。WTO的绝大部分规则是以政府的行为为内容并以政府的管理活动为对象。由此 ,WTO与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WTO与我国的宪法性制度 ,行政权作用方式的转变 ,行政行为的公开 ,政府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障 ,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以及行政法学研究的创新和公务员制度改革等七方面的关系 ,初步揭示了WTO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李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律师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服务队伍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法律服务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以公共法律服务为依托,  相似文献   

17.
执法道德环境与执法以法治国,关键在于执法。对于这一观点,人们或许会普遍予以认同。这一见解的本身,并非意在轻视立法、法律监督、法律宣传与教育,以及守法在法治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执法,是法治的动态性体现,是对生效的法律具体实施,实现法律的社会价值,贯彻法治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衡量一个现代国家的法治化水平高低,离不开立法完善与否等,但是,人们更为关心或看重的则是执法是否严格、准确或公正。换言之,执法的正义性事实与否,是衡量法治化水平的最为重要的参数。“徒法不足以自行”,简洁而又明了地概括了执…  相似文献   

18.
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正享有最高权威是民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当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正在全国展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因此,树立权威的法律观念是社会主义注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葛炳瑶 《中国司法》2004,(11):17-19
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权力受到制约,有权力必有监督,有权力必有责任。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执法是关键。建设法治政府,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保障。有鉴于对监狱执法活动现状的深刻了  相似文献   

20.
张弘 《北方法学》2015,9(1):95-104
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是将行政法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考量的一种方法论,同时又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回应、反思与重构。行政法为私权主体之间正当权益的实现即民法契约内容的实现提供担保,政府具有以行政法对民事契约或民事活动予以担保的能力,行政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担保责任。平等观念的确立、诚信原则的完备、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发达、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都有益于作为担保性质行政法的观念的确立与制度建设的实现。担保性质行政法对行政法学范畴的创新在于:私权自由与行政权有限性、行政的双方意思性与单方意志性并存、行政权与私权关系的重新定位、指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路径。担保性质行政法与民法作为方法论意义最为重要的关系在于将行政法与民法置于统一法律关系中同构,使双方有了直接对话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