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经过长时间快速发展,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为此,美国一方面运用经济手段迫使日本进行自我限制、开放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则通过货币手段化解自身在贸易领域的颓势。美国的这些举措导致日本经济骤然减速,并长期低迷,被经济学家们称为"失去的20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美国、欧洲、印度和日本将成为世界并行的5条巨龙。"讲这番话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曾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教授。他还不止一次地预测过,203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时至今日,已经有不止一位经济学家做出过与林毅夫相同的预测,但是也在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崩溃论"亦甚嚣尘上。有西方媒体甚至一度把中国经济"硬着陆"与欧债恶化、美债瘫  相似文献   

3.
2009年国际次贷危机仍然"阴雨绵绵"进入2009年,国际次贷危机的"绵绵阴雨"仍在继续,迄今还看不到任何将要停止的迹象,"2009年将是战后世界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学家的一个共识。对于中  相似文献   

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1月17日公布其一年两次的《经济展望报告》。对此,国际经济界展开了对当前世界经济走势的讨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近期不会发生世界性的经济大衰退。 一、美国经济目前不会陷入衰退 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及今后走势是判断世界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7%,就美国经济本身而言,其基本因素是健康的,实体经济增长的趋势近期不会出现逆转。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5.
《松州》2016,(6)
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1981年,中国的GDP是美国的6%。2015年,也就是34年之后,中国的GDP已经是美国的60%。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相比,从6%到60%,对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经济学家有很多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我提出的问题是:究竟哪些因素是改革开放前后最大的不同?在我看来,从经济学原理看,有两类原因:一类叫作"开放",一类叫作"放开"。开放:积极"入关"、"入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一个跨世纪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一个新的话题正在叩击着中国大门,这就是知识经济。7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数字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逐渐发生质的变化。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尼思·阿罗说,"信息的作用正在改变经济的性质"。这种经济性质的改变,孕育出一种新型经济,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把它称之为"后工业经济"。80年代有人称为"知识经济",并且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并作了比较明确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  相似文献   

7.
薛涌 《同舟共进》2008,(8):13-14
四年多前,笔者和国内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共餐。他席间放言:"美国根本没有竞争力。再过几年中国企业会取代美国企业而征服世界。即使是大学,中国也很快能和美国平起平坐。"笔者当时觉得他不过是吐一时之快,但不久就陆续读到国内许多学者的类似言论,比如,"中国经济比美国更自由","美国的民主制度交易成本太高,不如中国有效率"等等。最近国内一位知名学者也描述道:中国学者曾对美国  相似文献   

8.
与处于经济衰退困境中的日本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相比,美国正在“享受着均衡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完美结合的快乐时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革命化的进程中,美国迎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并将长久地持续下去,过去那种经济周期规律在美国已不复存在,这是美国主流经济学家的乐观看法。而另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经济已产生严重的泡沫成份和崩溃隐患,目前的一些特征与本世纪20年代末世界经济大危机来临之前有着极其惊人的相似之处,高度繁荣正孕育着一场金融大风暴甚至经济大衰退。究竟如何评估美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近年美国经济界展开了一场见仁见智的辩论,官方高层人士也发表了谨慎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金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担负着一个守住底线的功能。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未来十年最大的经济风险就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如今中国经济不仅总体规模是世界第二,我们的广义货币存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6,(6)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整体上陷入下行通道。近年来,除了美国经济得到了相对较好的恢复外,世界各大经济体,包括新兴国家经济一直都处在各种增长的矛盾中。传统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也因此备受责难。随着区域经济学和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世界视阈下关注本地区、本区域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景况,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目标、方向、政策和路径。譬如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经济一体化和逆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新经济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创新的源泉:靠三股力1、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力里根任美国总统期间,觉察到美国经济在全球竞争力有所下降,面对日本的挑战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为此,里根组建了由经济学家、学者、科技顾问组成的"工业竞争研究委员会",经过近两年研究发现,美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因素,这种因素的影响力,将会超过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时对英国的冲击。他们发现:美国经济已形成两大板块,一块是传统发展领域,进  相似文献   

12.
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组合其英文国名的第一个字母,可称之为"金砖四国"(BKICs)。美国高盛证券公司预言,21世纪金砖四国的崛起将令世界经济"牌局"重洗。到2050年,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而英、德、法、意将淘汰出局,现有的六大工业国只剩美国与日本。世界变化万千,几十年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别人"大胆假设",我们还需"小心求证",不妨仔细"端详"一下除中国外的其余三块"金砖",这对拓宽国际视野,吸取他国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输出通缩论”是2002年底,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首次提出来的,他在名为《中国因素》的世界经济报告中,将2002年世界经济的疲软归咎于中国向世界大量出口廉价商品,致使许多国家出现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4.
日美贸易摩擦是日美经济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难题,在当代世界经济关系中,极为引人注目。1955年,在美国的大力扶持和援助下,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的日本经济得以恢复,进入全面高速增长时期。几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与经济高增长相伴随的是,日本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48年的0.45%上升到1970年的6.2%,1989年的8.9%,1991年的9.02%(同期美国为12.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一     
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是《日本第一》一书的作者,现在他又撰文说:中国第一。他提醒日本,必须适应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中国有可能继续比日本更迅速地增长,并在亚洲获得比日本更大的政治影响力。用不了很多年,中国经济或许将取代日本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中国经济有一天可能取代美国经济,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6.
【美国《商业周刊》2004年12月27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2005年的5个未知数1.警惕美元贬值美元崩溃的可能甚至超过油价,成为经济学家对2005年提出的最大问号。人们日益担心美国吸引大量外国资本的能力。它需要外国资本来为私人及政府投资融资。麻烦是,联邦预算赤字有增无减。危险在于对美国经济丧失信心。经济学家已经发现私人投资者和外国中央银行越来越不愿意持有美国国库券。如果美元真的崩溃,主要的影响可能在美国公司债券市场上。海外投资者在那里购买了大约一半的新发行债券。利率急剧上涨尤其损害泡沫化的房地产市场、股市和负债…  相似文献   

17.
首先是我们对2010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判断。我们认为2010年的世界经济整体实现低水平的缓慢复苏,估计增速在3}3.5%之间。2009年世界经济下降幅度比较大,但从2009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开始,主要的发达国家已经恢复了增长,美国第三季度环比实现了3.5%的增长,德国、法国、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于1955年8月加入关贸总协定(WTO前身),揭开了日本企业走出国门、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序幕.此后日本企业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掠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到1981年时,出口增长了75倍,相当于世界贸易同期增长的20余倍.而日本则于1986年超越西德,直逼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21世纪,日本企业走出去的基本经验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纽约时报》6月26日刊登摩根·斯坦利——迪安·威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全球经济研究所所长斯蒂芬·罗奇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朝气蓬勃,日本死气沉沉》,摘要如下: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会使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次贷危机刚一转化为全球危机开始,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就在讨论,到底哪一个国家能够率先突出危机的重围,复苏经济。今年1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组织全球70位经济学家进行票选,结果美国以36票高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