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绿色消费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波 《行政论坛》2009,16(5):87-89
以绿色消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结果.绿色消费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为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是改变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并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生存状态显著改善;是培养绿色农民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绿色消费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构筑绿色消费的产业基地,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和完善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绿色引导;开展绿色消费宣传,培养绿色农民.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6,(6):26-28
市委曾明确提出.要加快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这为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明了方向。该园区是我市惟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自2001年建设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市扩大农民就业和带动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存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民收入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而是越来越多地和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一定要"跳出农业抓农业",改变只在农业内部找出路的思维定式,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把农民收入和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相联系,把农民收入问题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伐相联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4.
王鸿远 《理论探索》2007,(4):104-105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投入机制,建立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双赢机制,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元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呈持续扩大状态,增收难、慢、弱、少的特点突出。为此,必须推进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效益;积极开拓农民的视野,提高发展市场经济的意识,开发培育特色支柱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农民培育致富的新亮点;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多种形式,帮助农民破解实践中的难题;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教育结构;加强与欧亚国家的农业合作,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领域;建设一支能够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6.
取消农业税后,在减负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农业、农民的补贴,但是农民增收仍然非常缓慢。根据农村社会的发展现实,笔者认为农民增收缓慢主要由市场缺乏引导与农民话语权弱势的双重因素规制而成。为此,一要改变片面的市场化导向,完善国家引导机制;二需要促进农民合作,增强农民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发展劳务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蕊 《理论导刊》2006,(7):48-4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推动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民增收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以郴州市为例,分析农民增收的情况及特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发挥政府传导功能,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建立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更杰 《学理论》2008,(18):56-5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实现农村富裕,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摆在首要位置;其次,要发扬民主、坚持完善民主管理的方式方法,激发农民把新农村建设的成为自身自觉的行动;第三,要树立农村和谐的乡风发展理念,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第四,要建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创新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甘玉昆 《求知》2001,(8):26-28
思考之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首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搞好结构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王学旺 《求知》2013,(8):26-29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天津市西青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已经提出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倍增目标。自天津市提出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以来,我们对本区农民收入状况、增收途径以及未来走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一、农民收入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导致本次农民增收的大多是一些外生的、难以长期维持的因素。要实现农民的可持续增收,还须从农产品的商品化、资产的资本化、农民的组织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入手,培育起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13.
曾思康 《学理论》2008,(24):30-32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制度是实现农业增长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应该从农业经营体制、土地制度、农村组织制度和农村市场化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马金娥 《学理论》2009,(19):135-136
怎样提高农民素质,扭转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趋势,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牵动国民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从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积极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本文从甘肃农民素质的现状、成因和途径方面,说明提高农民素质对甘肃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党员队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敦煌市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创新党员活动载体,改革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手段,建立了与农村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组织网络,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发展的功能,使农村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处理好两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林辉 《团结》2005,(1):26-27
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三农”,“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农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能卖好价钱。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能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对接,让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的利润,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源。浙江省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试点省、台州市作为浙江省六个试点单位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更好地培育发展、完善提高,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二个关系。合作社与农户的关系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大多数农户都参加了农业合作社,而目前台州的379家合作社中,入社农户仅4万…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作为长期积累形成的历史问题成为时下热议的焦点,增加农民收入则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农民长效增收体系,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农民增收是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面临的最重要和最艰巨的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湖南省娄底市作为一个典型的中部丘陵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确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是娄底当务之急.研究娄底的农民增收问题,揭示娄底农民收入增长与社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程度,并对这种关系加以定性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促进娄底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战略性措施,对于研究中部丘陵地区的农民增收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政策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要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应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打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弥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在农村改革的30年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增长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更是加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以及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