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两亿,去年我国短信业务发送量高达900亿条。手机短信已经成为继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正如网络是把双刃剑,手机短信在让人们享受到信息时代带来的迅捷简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副产品,色情短信、垃圾短信、利用短信犯罪、短信侵权……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人们试图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有效监管的缺失,相关法律的缺位, 又使得人们在这些问题面前往往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短信。如何通过法律来规范短信行为,防止垃圾短信的骚扰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短信息在为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垃圾短信通常包含虚假和欺诈的广告宣传、传销、骚扰、色情和封建迷信等内容,这些垃圾短信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的手机用户都曾经并继续遭受其骚扰,甚至出现了诸多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以及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不良现象。垃圾短信对人们的财产权、健康权和隐私权的侵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垃圾短信所带来的新的侵权问题,各界纷纷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垃圾短信的治理,包括建议对恶意利用短信进行欺诈或者肆意传播淫秽短信等行为采取适当的法律制裁,执法机关、电信运营商等为此已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打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依法打击才能治本,但当前治理垃圾短信的一个不利因素就是现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甚至还出现了法律上的空白。同时,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也需要尽快地付诸实践,以达到清除垃圾短信,净化手机短信服务的目的,使短信的功能价值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短信服务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快捷,但是,其中的垃圾短信对人们的财产权、健康权和隐私权的侵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垃圾短信所带来的新的侵权问题,法律法规上的漏洞需要填补,同时,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也需要尽快地付诸实践,以达到清除垃圾短信,净化手机短信服务的目的,使短信的功能价值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但垃圾短信的出现却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烦恼,如何解决垃圾短信侵权问题也就成为了现实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笔者试从垃圾短信侵权的主体、客体、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来解析有关垃圾短信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朴 《法制与经济》2008,(13):46-47
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但垃圾短信的出现却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烦恼,如何解决垃圾短信侵权问题也就成为了现实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笔者试从垃圾短信侵权的主体、客体、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来解析有关垃圾短信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大量垃圾短信的出现,直接侵害了手机用户的人身权利和通信权利.按有关规定垃圾短信侵权电信运营商和短信发布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其实垃圾短信不仅侵权而且违法.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手机垃圾短信,不仅要加强行业自律、技术革新、投诉监督、加快立法,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方式,但大量的垃圾短信出现,直接侵害手机用户的各种权利,成为全球性的公害。如何解决垃圾侵权问题也成了国内外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各国对垃圾短信的整治方法,结合本国实际,从法律方面探析垃圾短信侵权问题。  相似文献   

9.
垃圾短信的违法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短信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短信。文中主要论述了垃圾短信产生的原因、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以及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从信息内容违法、广告内容、制作上的违法、发布和传播上的违法、电信运营商的行为违法等方面分析了垃圾短信的违法性。本文号召广大消费者要提高对垃圾短信的防范能力,要杜绝传播垃圾短信,加强维权和法律意识,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方式,但大量的垃圾短信出现,直接侵害手机用户的各种权利,成为全球性的公害。如何解决垃圾侵权问题也成了国内外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各国对垃圾短信的整治方法,结合本国实际,从法律方面探析垃圾短信侵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手机短信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传播形态学的面貌和媒介地理学的版图,而且催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短信生活"。很明显短信的流行已经不仅仅是商业现象、技术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对手机短信的流行现象作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大量垃圾短信的出现,直接侵害了手机用户的人身权利和通信权利。按有关规定垃圾短信侵权电信运营商和短信发布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其实垃圾短信不仅侵权而且违法。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手机垃圾短信,不仅要加强行业自律、技术革新、投诉监督、加快立法,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刘三 《政法论丛》2006,(6):53-56
手机短信侵权是指短信发送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结合我国《民法通则》第106、134条和其他相应法律法规的法律原则,运用侵权行为法的一般理论对手机短信侵权的构成要件、责任主体和归责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角度提出建立手机短信侵权规制制度的框架性构想。  相似文献   

14.
万慧  孟耀军 《法制与社会》2011,(29):118-119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使用已经全面普及,人们对手机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纠纷,如短信诈骗、侵犯人格权、离婚及强奸等。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证明材料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案件受理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而对短信的证据属性认定以及证据种类界定的能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着我国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手机短信业务因价格便宜、形式新颖、方便快捷,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手机短信开始被人们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移动短信业务量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伴随"拇指经济"的爆发性增长,无孔不入的"中奖短信"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短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诈骗形式,具有隐蔽性强,影响范围广,手段多样等特点,并且治理难度大,已经严重危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本文将对短信诈骗案件频繁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以期达到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哪些案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低保户、五保户、经济困难的群众打不起官司怎么办?——每月说法"、"玉西村部分村民户口问题至今没解决,影响孩子上学该怎么办?——基层声音"近日,邵刚镇的群众手机上同时收到一条条特殊的手机短信。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司法局邵刚镇司法所创新工作思路,依托镇飞信短信平台,创建的全市首家"法治手机报",通过手机短信为大家送去法律服务短信。"法治手机报"包括邵刚镇图片新闻、要闻速递、每月说法、基层声音、生活妙招等6个栏目,内容涵盖邵刚镇重  相似文献   

18.
手机短信以其便捷、高效、低廉的通信方式为广大手机用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伴随着手机短信服务,也出现了大量的黑色、黄色和商业性垃圾短信。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有效监管的缺位、法律责任承担不明确等原因,一旦因垃圾短信发生纠纷,移动电话用户很难通过有效的权利救济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垃圾短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立法的完善和相关制度的建立显得必要而迫切。  相似文献   

19.
1角钱发一条手机短信,这样廉价便捷的通讯方式给手机族带来了莫大的欢乐,但在使用手机短信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大量的不健康信息。关于发黄色短信是否该受法律的制裁,手机短信是否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问题,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在湖北,一男性手机  相似文献   

20.
陈贝 《法制与社会》2010,(27):77-78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短信也面临“涉黄”的问题。各地运营商为了遏制黄色短信频发,采取了“黄色用户停机”的信息过滤机制,效果显著但也使人类社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这种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进行法律上的分析,再对比各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