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民生,牵动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尽管从历史上看,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与三农建设缺乏天然渊源,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狭隘的“三农”已发展成为“大三农”和“新三农”,我省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大量农民经商办企业或外出打工带来了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的社保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社保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保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拓宽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个人账户、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规范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这样,我们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农村的社保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重视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三农”问题作为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一直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四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在中央的重视和各方面的努力下,粮食连续几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明显加强,“三农”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各级各地都在千方百计、艰苦卓绝地探索。甚至有人提出:要以减少农民、发展工业、建设城镇来解决农村问题。这虽然很符合辩证法,并在一些地方取得成效,但是,更多地方的这种思路,显得舍近求远,收效甚微,“三农”问题仍然比较严峻。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破解“三农”难题的思路,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谋划“三农”问题,立足农村实际努力挖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潜在优势,就是发展林业。  相似文献   

5.
仇喜雪 《桂海论丛》2006,22(3):48-51
由教育投资和培训等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条件下成为现代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三农”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低制约着“三农”问题的缓解,人力资本理论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解文 《中国人大》2010,(4):35-35
在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为民本,本固民安。”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农”乃“万世根本”,是最贴切不过的了。只有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取向不动摇,万世根本的“三农”才能根基永固。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全局的重要问题。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村富,则国家富。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关住“三农”问题,正是体现了党中央对该问题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我国最重要的问题。要实现农村经济的飞跃,农村经济要上新台阶,必须着力加强对科学技术的依靠。当前,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农村职业教育要立足于农村和市场经济,着眼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未来趋势,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珍 《江西政报》2007,(21):41-43
农业丰则基础稳,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定则社会安。“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培育和完善农村的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金融业如何立足自身行业特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阚满荣 《群众》2006,(7):42-4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把握好这一核心问题,关键是要跳出“三农”做文章。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市云亭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促进农民跳出“三农”兴“三农”,以“减少农民”进而“富裕农民”。只有做好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文章,才能切实激活农村人力资源和各种要素,才能切实强化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着力在深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徐志华 《群众》2023,(5):57-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多年来,镇江新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镇江新区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扎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不断提升区域“三农”工作的“辨识度”和“含金量”,  相似文献   

12.
岁来年初。党中央在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后.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庄严承诺,受到农民欢迎的各项政策要继续稳定,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在农业和农村出现好势头的情况下,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如何看待扶持“三农”的对策呢?  相似文献   

13.
新政     
《创造》2010,(2):10-10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城镇化破局 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新世纪以来的连续第7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四句话.明确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解决“三农”问题,瓶颈之一是农村基层融资能力不足,缺乏通畅的融资渠道。商业金融机构由于农村中小企业、农户贷款的风险大,收益小,正不断地退出农村领域,其县级分支机构因“只存不贷”反而成了农村基层金融的“抽血机”而不是“造血器”。这种情况,为国家开发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以开发性金融支持“三农”建设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15.
李永宏 《前进》2010,(4):7-9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发布的第12个聚焦“三农”的重要文件,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7年锁定“三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一以贯之抓“三农”工作的决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彰显了“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主题,体现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13,(3):5-5
近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再次凸显了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王君 《山西政报》2009,(23):75-75,78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信贷资金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血液”,但从统计资料来看,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需间存在巨大缺口,供给远小于需求。对此,我们必须进行很好的研究,以促使金融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三农”主要问题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积步 《前进》2004,(2):25-27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近年来,这一广为社会流传的名言,使“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全国上下严重关注的一大焦点。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都比过去大大进步了,为什么“三农”问题又会突然变得尖锐起来?当前“三农”问题现状到底如何、症结何在?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又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综合近期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探讨,就当前“三农”问题现状、成因及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作一扼要介绍,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要破解“三农”问题,首要的是唤醒社会理解农民、自觉尊重农民、真心关爱农民、带着深厚的感情做“三农”工作;其次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农村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城乡一体化带动城乡融合与发展;再者就是必须有效执行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加快新法规的立法步骤,逐步完善“三农”的法律支持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