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3月,我从石总场一分场十连调到一分场八连工作以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使落后的八连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3年,八连党支部被农八师评为先进党支部。刚来八连时,为了摸清八连的问题所在,我和党支部书记孙福民一起深入群众,走家串户了解民情,找到了前几年职工思想混乱、生产滑坡、卫生环境差的原因。制定了“一治乱、二治碱、三让环境大改变、职均收入超万元”的奋斗目标。为让八连职工吃上自来水,我们想方设法筹集资金2万元,新建了井房,给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在总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对连上的主干道铺上了…  相似文献   

2.
农八师一四八团三营二十三连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沿的西营镇,拥有耕地7200亩,212户人家,总人口900人,职工105人。2002年在百年不遇的冰雹之后,仍创棉花总产186万公斤,亩产265公斤,创造产值600余万元、职均收入1万元、最高收入2.8万余元的成绩,这是与李元喜连长付出的心血分不开的。2002年,一四八团党委在进行基层干部调整中,调工作能力强、懂经营、善管理的李元喜从二十八连到当时十分困难的二十三连任连长。上任伊始,李元喜有喜有忧,喜的是职工群众给予了他的信任,忧的是2001年8月的一场早霜致使二十三连7200亩棉花严重受损,年终80%以上…  相似文献   

3.
二十四团三连是个大连队,种植面积八千余亩,职工二百余人,每年的生产利润都在二百万元以上。连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职工队伍稳定,职均收入逐年上升,职工安居乐业、生活安定。连队双文明建设齐头并进,靠的是什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他上任二师三十三团八连连长两年来,用他那"三盆水"浇出了一个红彤彤的连队,浇出了一串串廉洁勤政、务实为民的坚实足迹。今年39岁的李宏彬当过工人、会计,后改行任副连长。2009年3月,团党委又把李宏彬调任距家30多公里的八连任连长。他心里更清楚:八连2008年遭受塔垦区多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可连队5300亩棉花籽棉总产达到167万公斤,职均收入不足1万元,亏损户达到45户,造  相似文献   

5.
<正>农一师十四团重视自营经济发展,使职工自用地经济收入普遍增加,去年,八连职工邓金玉两亩自用地收入超过1万元。八连深入贯彻落实兵团"1+3"文件精神,为连队100多户职工  相似文献   

6.
八十三团十一连声名大噪! 哈日托哈,这是一片贫瘠的黄土地。前些年,11连以贫困而闻名,棉花单产一直在50公斤上下徘徊,连队亏损,职工贫穷。 1995年,黄土地捧出每亩单产皮棉105公斤的奇迹,成为八十三团的排头兵,职工劳均收入达1.6万元,居全团之冠。1996年,十一连锦上添花,棉花单产、职均收入高居全国榜首,令人刮目相看,八连又  相似文献   

7.
提起农一师三团十七连党支部一班人的“抠”,从干部到职工没有不挑大拇指的。这是因为最近3年来,该连党支部厉行节约、节本降耗,把一个连续多年职均收入不足5000元,籽棉单产一直排徊在260多公斤的后进连队,带成了三团有名的棉花单产高产连,2005年,职均收入首次突破3.3万元。提起十七连党支部的两位主管领导,连长韩晶,指导员袁爱新,没有职工不说他俩“抠门”的。更有甚者,有人竟当着他俩的面亲切地“韩老抠”、“袁老抠”地叫着。身为一连之长的韩晶,经常这样对职工说:“不是我们想抠,实在是连队的家底太薄,职工收入在三团还不是太高,连队还…  相似文献   

8.
<正>陈树忠,这个憨厚而又精明的四川汉子,现年47岁,中共党员,农七师一三一团十二连党支部书记兼连长。他当兵守过边防,转业后,承包过土地,干过业务,当过团场企业的厂长。1999年,企业改制之后,他带领着18名下岗工人来到距离团部20多公里的戈壁滩上,建设一三一团新成立的十六连,做到了当年建连,当年收益。几年光景,十六连建成了拥有8000余亩土地,上百职工,年产值500余万元,职均收入2万元,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的戈壁明珠。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农三师五十团七连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一项主题工程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连的自营经济已形成规模。据统计,2001年全连职工自用地种植业收入22.8万元,户均收入2130.8元。全连职工养殖业年终共创养畜产值45万元,户均收入4205.6元。全连年创自营经济产值73.3万元;户均收入6850.4元,人均收入1865.13元。连队认真落实团党委自营经济优惠政策,在2001年为职工划足了自用地和养畜大户饲草地,还投资购回一台粉碎机,专为职工服务。连长赵学臣率先发展自营经济,以实际行动带动职工脱贫致富。其他住在连队的领导干部每家每户都有养殖业。在连  相似文献   

10.
15万元,对于富豪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对于一名农工靠种养结合年获纯利15万元来说,却是沉甸甸的回报。拥有这份回报的就是农八师石总场一分场九连农工刘占岑。他有10余间住房,住房的左侧有两个足有2500平方米的圈舍,里面养了100多只鸡和70多头肥猪,圈后有300亩土地全是他的承包田。原先这里是一分场小林场,2000年企业改制,他以1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这里的经营权,这里只有300亩耕地、十几间破旧的房屋和一座支离破碎的畜圈。2001年他便贷款10万元重新修缮了畜圈,又新建一个畜圈,购买了50只羊、3头奶牛。2002年他又购买了10头母猪,经过他的辛勤劳作。2003年庭院收入加上大田收入达20万元,一举还清了贷款和欠款。2004年他出栏肥猪100头、鸡200只、羊150只,加上种植业收入年创产值30万元,成为连队收入最高的人。 2005年开春,他种植了100亩棉花、10亩葡萄、120亩玉米、70亩黄豆,加上养殖业的收入,全年创产值40万元,除去成本,获纯利15万元。  相似文献   

11.
巩成是农九师一六八团六连的一名职工,曾当过副连长、连长。1995年开始承包土地,同年又四处筹款购买了一辆东风牌汽车。他农忙泡地里,农闲跑运输,在他的科学管理和苦心经营下,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2002年,巩成的致富经验被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播出,他一下子成了全团的露脸人物,致富“明星”。  相似文献   

12.
从2013年开始,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创新机制,发掘潜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拓宽职工增收途径。该团结合团场实际,制定了促进职工多元增收实现"456"的目标,即2013年职均增收4000元,职均收入3.1万元,2014年职均增收5000元,职均收入3.6万元,2015年职均增收6000元,职均收入4.2万元,比2010年职均收入翻一番。2013年,按行业分别实施职工多元增收"123456"工程,即畜牧业  相似文献   

13.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处墨玉县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一连的职工靠的是种红薯发了家、脱了贫。 2001年,四十七团党委针对一连耕地逐年撂荒的现状,特许一连自由种植,允许该连职工15年土地使用费用不变。优惠政策的出台,使该连自营经济迅速发展,连队职工种红薯的技术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红薯面积由原来的几十亩突增到现在的300多亩。2003年红薯总产420吨,纯收入16万元。2004年实现红薯总产570吨,纯收入27万元。2005红薯总产700吨,纯收入35万元,创亩纯利1200元,仅此一项职均增收4200余元。如今该连种植的红薯已占领了和田市场,成为了和田各族人民餐桌上的美食。  相似文献   

14.
农八师一二一团九连,曾是一个连续多年亏损、职工收入低、上访多的问题连队.近5年来九连在王新学的带领下,一跃成为一二一团各项成绩排名第一的连队.去年,九连种植的5677亩棉花总产籽棉249 2万公斤,平均单产达到了401公斤,完成团场订购总产的125%,职均收入由2006年的2.6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9.7万元,全连89户职工,仅在团部购买楼房的就有80户.  相似文献   

15.
<正>李慧霞,七师一二九团五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她在五连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四年里,指导职工科学种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彻底解决了连队职工吃水难等问题;连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棉花总产由355万公斤递增到400万公斤,职均收入由5万元递增到8万元,稳居全团榜首。2011年被七师评  相似文献   

16.
<正>吕先保是农一师十二团八连的职工,建有90亩精品枣园,养了450只羊,25头奶牛,年收入可达15万元,成为这个团庭院经济致富带头人。吕先保是2003年八连组建时到连队发展养殖业的,当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农二师二十九团实现社会总产值3.94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实现利润1500万元,职均收入15680元。职工自营经济总产值达4865万元,自营经济纯收入1481.5万元,职均纯收入2640元。 近两年,二十九团党委本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供保障、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的原则,根据各行业的生产性质、地理特点、资源优势,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和长远规划,并把“一团多业、一连一品”作为发展职工自营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一四三团二十连位于团部东北角,四周与一四五团、一五二团、乌拉乌苏乡、军区生产基地接壤,全连共210户职工,总人口826人,总面积10400亩,可耕地6300亩,有4100亩荒滩和草场。 1993年全连庭院经济总产值145万元,获纯利81万元,户均收入3857元,人均930元。 1994年全连庭院经济总产值156万元,获纯利85万元,户均收入近4000元,人均1290元。1994年全连职工庭院养牛280头,创产值92万元,羊250只,创产值4万元,鸡3000只,创产值2万元,私人有拖拉机、汽车六辆,创产值12万元;小  相似文献   

19.
农二师二十四团党委依托优势资源转换,出台富民政策,引导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促使自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03年,实现自营经济总产值3894万元,实现自营经济总收入4111万元,从业人员户均纯收入达4196元,人均收入1355元,实现庭院经济职均收入1305元。 一、党委思路新,政策合民心,发展求创新,职工致富才是硬道理 近几年,二十四团党委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兵团党委提出的“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  相似文献   

20.
于辉是1992年许多上岗青年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换来了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的殊荣。 1996年,于辉被农十师一八八团领导相中,调入该团十连任连长。当时十连28名职工种植了700多亩小麦和300多亩油葵,团给十连补亏9万元。他带领职工种植水稻,开荒洗碱,当年就实现了减亏的目标。为了尽快摆脱困境,他于199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