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5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项。2006年,“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自通州至杭州对大运河进行了全程考察,发表《杭州宣  相似文献   

2.
5月17日至19日,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听取各地对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意见和建议。考察团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江苏对大运河的整治、管理和保护工作以及沿线地区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枫、程世峨参加考察。  相似文献   

3.
张涛 《北京观察》2014,(11):42-45
正九三学社在全国率先建议、倡导并积极推动大运河申遗,在全国产生重大社会反响,获得国家采纳,具有重大意义。运河申遗是载入史册的国家文化大事,也必将记入九三学社的工作历史。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批准,宣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人为之欢欣鼓舞,立即掀起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高潮。目前,各地运河城市轰轰烈烈开展了大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中旬,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来江苏考察,我有幸参与其中,与大运河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之后,又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使自己对大运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今,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大运河的伟大和博大精深深深影响着我、打动着我,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成为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的一个话题。长江、黄河是大自然造就的母亲河,大运河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母亲河。保护大运河、保护母亲河,为后人留下传世瑰宝,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崇高责任。大运河:一项可与长城相提并论的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市,经河北、天津、山  相似文献   

5.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7,(10):59-59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2007年全国“两会”上,刘枫等四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呼吁使运河保护和申遗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助推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由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中国著名民俗画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吴理人主创的《京杭大运河民俗风情全景图》创作活动即将启动。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看来,刘枫委员把运河与长城相提并论,绝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而是对运河应当享受的地位的一次正名。“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此话并非出自诗人之口,而是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枫的识见。继去年两会期间刘枫委员与其他57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加强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提案之后,刘委员又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建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夙愿成真,我当然很高兴!这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来说肯定是个大好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谈起大运河申遗成功,难掩欣喜之情。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至此,历时八年的大运河申遗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北京城细雨霏霏。由全国政协文史委牵头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活动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了启动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并为纪念标揭幕。刘淇指出,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动脉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京杭大运河为首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保护好文化遗产,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既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7月31日至8月1日,省政协在扬州举行大运河保护利用和发展研讨会。会议认真贯彻全国政协5月在杭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精神,省有关部门和沿运河各市政协交流了在推动大运河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就大运河江苏段保护利用和发展中共同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省政协副主席陆军、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沙人麟分别在会上讲了话。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黄玉生主持会议。省水利、交通、建设、环保、旅游、文物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沿运河的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市政协的分管领导和文史委员会的负责同志,以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我省两会期间,省政协文史委向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做好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的大会发言,并同时提交有关提案。这是继2007年文史委向省两会提交有关提案以来,再次为大运河申遗进行呼吁。早在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5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从此,大运河申遗拉开了行动序幕。从此,政协人开始与大运河结缘。如今岁月已跨入20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申遗的漫漫之路与大运河的千年沉寂相比,也许时间并不算长,但大运河期待重生之日为期已久。2014年,大运河申遗之日,现已开始倒计时。古老而沧桑的大运河注定不会永远沉寂。  相似文献   

11.
今日大运河     
石永民  王戈  周颖 《今日浙江》2006,(20):42-43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1000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为实现还河于民,近年来,杭州市对运河(杭州段)进行了综合整治。今天的大运河,水清、岸绿、景美。沿河两岸绿色的公园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好去处;宜人的滨河环境,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黄金宝地;有着厚重历史的文物遗迹,正成为青少年沉淀心灵、追忆历史的好“课堂”……□万人手拉手进近大运河沿运河城市的各领导在长卷上签名,呼吁加强运河保护和申遗运河博物馆半景厅动画《漕运故事》江桥渔火43今日大运河@石永民 @王戈 @周颖  相似文献   

12.
大运河不仅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的运河,还被世界公认为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齐名的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还在利用的工程。1980年代,新华社编辑的大运河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大运河画册》,成为当年国际上的畅销书;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成为当时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但遗憾的是,这么个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反而在今天,在国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远不能和万里长城相比,而且现在已到了缺水“断奶”、污染与破坏加剧,再不保护就有可能消逝的危机关头。2005年底,3位著名专家联名写信给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区的市长,呼吁联合申遗;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使大运河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未来的大运?     
大运河不仅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的运河,还被世界公认为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齐名的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还在利用的工程。1980年代,新华社编辑的大运河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大运河画册》,成为当年国际上的畅销书;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成为当时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但遗憾的是,这么个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反而在今天,在国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远不能和万里长城相比,而且现在已到了缺水“断奶”、污染与破坏加剧,再不保护就有可能消逝的危机关头。2005年底,3位著名专家联名写信给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区的市长,呼吁联合申遗;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使大运河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大运河不仅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的运河,还被世界公认为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齐名的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还在利用的工程。1980年代,新华社编辑的大运河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大运河画册》,成为当年国际上的畅销书;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成为当时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但遗憾的是,这么个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反而在今天,在国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远不能和万里长城相比,而且现在已到了缺水“断奶”、污染与破坏加剧,再不保护就有可能消逝的危机关头。2005年底,3位著名专家联名写信给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区的市长,呼吁联合申遗;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使大运河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5月23日至25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国富、刘德旺,率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跟踪调研组,对河北省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进行考察。省领导孙士彬、赵文鹤、段惠军及省政协秘书长安云昉先后陪同调研组考察。  相似文献   

16.
报载,有关方面正在着手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历史上众说纷纭,较为典型的有"纵欲游乐"说,"搜刮财富"说,"征辽军备"说数种。隋亡唐兴,岁月相连,  相似文献   

17.
<正>申遗成功后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将如何进行保护?长达3200公里的运河两岸数以万计的文化遗产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和用途?通过调研,我们从加强立法、转换申遗机构职能、推进文化遗产利用等诸多方面提出建议。一、高层立法,确保大运河遗产保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8,(22)
正江苏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绵延不绝的文脉。大运河江苏段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刻指出,要把江苏段建设成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让人们一提到运河想到的是江苏,欣赏运河之美首选到江苏,研究运河文化必须到江苏,展示运河形象全国向  相似文献   

19.
运河遗韵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扬波逐流两千余载。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的挖掘,绵亘几个朝代。从秦时起,历代封建王朝基于政治、军事、经济的考虑,就开始不断开挖大运河,至隋炀帝时,经过3次大规模的修整和开凿,一条连接南北的水运走廊方才成形。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段,它的形成同样经历  相似文献   

20.
京杭大运河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大运河南端的杭州市拱墅区,是大运河流经杭州市内河段最长的城区,也是最早提出打造“运河文化”的城区一多年来,杭州市拱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传承和保护,既有长期规划,又有长效机制;既有得力举措,又有精准定位;既有重点目标,又行持续发力,努力唱响“运河好声音”,为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奏响了与时代合拍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