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作为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的综合较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非凡的政治胆识和高超的斗争艺术。研究60年代中国政府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打击地区扩张主义、解决边界冲突与矛盾所采取的原则立场,无疑有助于中印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 中印边界全长2千公里,分东、中、西段,历史上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是中印关系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19世纪中叶以前,双方根据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传统习惯线,两国地图均按传统习惯线标画边界。然而,在英国统治了印度后,中印边界被打上了殖民烙印。在东段,英…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印度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传统的深厚友谊。1950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印建交后,一直到50年代末,两国的关系一直是友好的。进入60年代,中印边界发生冲突,两国关系出现了挫折。 中印发生边界冲突的焦点在于两国从未正式划定过国界,两国只是有一条历史上形成的传统习惯线,而英帝国主义侵略者策划的“麦克马洪线”则历来为中国政府所不承认。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40年代,英美等国利用中国抗战和国共内战之机,数次策动"藏独"活动,给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尽管如此,国民政府还是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他们的阴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的学术价值及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定位,过去学术界曾把这一文化主张视作保守主义的反动文化理论."中国本位文化"论的提出符合20世纪30年代思潮转向的历史趋势,"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及其所引发的思想论战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提供了某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1,(6)
近年来,一些公开出版的图书、杂志、报刊以及电视、橱窗展览装饰品和商业广告上所绘制的中国地图上,经常出现对我国疆域和国界线的错误画法,如错绘中印边界、漏绘南海诸岛和钓鱼岛,甚至台湾岛等,造成很坏影响,需要引起特别注意。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地图管理,避免出现错误,国家有关单位最近重申有关规定。一、公开出版展示的地图(包括书刊插图、电影电视、舞台设计用图以及展示用的种类示意图),国界线必须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绘制。特别注意南海诸岛、中印边界线走向、钓鱼岛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  相似文献   

6.
《实事求是》2014,(2):1-1
<正>印度1950年建国,中国是1949年。建国之后,两国都受原苏联经济模式影响较深,都有过战争和动乱的历史。如果从动乱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来看,中国可能还更大一些。印度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转型市场经济。中国则被西方世界认为是"专制"的非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中国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但美国、  相似文献   

7.
张本成 《党建文汇》2006,(12):22-22
上世纪40年代末,亚洲两大国家印度和中国先后迎来了独立和解放。由于有着相近的经历,两国在建国之初互相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而在1951年,当得知印度发生粮荒时,新中国在自身经济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六次向印度提供了约66万吨粮食,赢得了印度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然而,西方殖民主义造成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印度想继承英国在中国西藏种种“特权”的梦想,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纵览》2004,(6):28-3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周恩来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赴西安前提出"努力争取蒋之大部"的方针西安事变发生前,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政策是:"一面着手对苏交涉,一面亦着手中共问题的解决。"(蒋介石:《苏俄在中国》)他派陈立夫赴苏联谈判,希望与苏联签订共同对付日本的军事同盟,同时让国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十分重视南海权益,并竭力维护之。在不同时期,中国针对南海地缘形势并结合自身实力,通过不同方式维护南海权益。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军事实力较弱,且处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包围之中,维护南海权益的手段十分有限,主要以外交方式维护主权。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南海权益遭到有关国家的侵犯之后,中国一方面与美国、菲律宾等国进行交涉,与之达成谅解;另一方面,在与南越政权、越南交涉无果且对方继续侵犯南海权益的情况下,中国又不得不在南海进行自卫反击,收复了西沙群岛、维护了南沙权益。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美国及其支持的有关声索方不断在南海向中国发起挑战的情况下,中国通过综合运用外交、法律、加强治理等多种手段,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合法权益和南海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1.
小叶 《世纪风采》2007,(10):5-6
20世纪40年代末,亚洲的两大国家印度和中国先后迎来了独立和解放。由于有着相近的经历,在建国之初两国互相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成为第一个与之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回报,1951年,当得知印度发生粮荒时,新中国在自身经济还很困难的情况下,先后6次向印度提供了约66万吨粮食,赢得了印度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12.
"合作政策"在19世纪60年代初由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沃德提出,其主要内容为:支持中国的愿意"维持秩序和条约"权利的政权,联合维护"条约权利"的国家不威胁中国的"领土完整".也就是说,要在保持商业机会均等和中国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实行与列强和清政府的合作.这一政策虽然顾及了英法各国和清政府的利益,但其最终目的还在于使美国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更多的在华特权.  相似文献   

13.
1960年代初期,中印两国政府关于1954年“中印协定”期满失效问题的外交交涉,是中印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1961年12月3日,中国政府为了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向印度政府提出通过谈判缔结一个新协定以代替1954年“中印协定”的建议.印度政府以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双边边界问题为谈判之先决条件,事实上拒绝中国政府的建议,致使该协定期满后自动失效.协定失效后,中印双方围绕印度驻藏商务代理处的撤离问题进行了反复而艰苦的外交交涉.最终,印度商务代理处撤离西藏.以此为标志,中国彻底清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印度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全部特权,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江淮》2010,(7)
<正>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适应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欧盟国家对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处理国际文化关系中,奉行文化多样性原则,主张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1992年,欧盟提出"文化例外"的主张,并确定了如何界定"文化例外"的六条标准。二是欧盟国家政府的文化政策奉行两个原则:一是鼓励竞争原则,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原则。前者主要是鼓励公平竞争,让公众自由选择各种媒体。后者是扶持弱小媒体,使之具有与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同等发言的机会,避免过度集中垄断。三是在文化产业鼓励体制上引入竞  相似文献   

15.
美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不同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统生  陶然 《求实》2004,(11):78-80
美日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不同是导致 2 0世纪 90年代两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同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美日两国高新技术产业在研究开发政策、风险投资政策、中小企业政策、专利政策、公共采购政策等方面的不同 ,有利于我们从中总结经验 ,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印度同为亚洲大国、世界大国和发展中大国,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两国的能源需求巨大,影响世界能源市场格局,未来两国能源消费仍将继续增长,中印两国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和印度的能源发展具有诸多相似性。但中印两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难题挑战却是不同的,印度比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供需矛盾,印度的再生能源体系有待大力度开发。中印两国在向外寻找能源的过程中,不仅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合作共赢关系,中印能源合作除了共同迎接"亚洲溢价"挑战外更主要的还有地缘政治战略考虑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大韩民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就是东亚文化圈中的兄弟之邦。然而,由于美苏冷战,尤其是50年代发生的朝鲜战争的影响,中韩两国曾经在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时间长达30余年之久。直到1992年8月,两国关系才恢复正常。两次飞机事件,为中韩缓和关系提供了机会历史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韩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双方潜在的经济互补构成了两国化解对立、建立外交关系的巨大可能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都在静观时局的发展,等待改善关系的机会。后来,两次飞机事件的处理为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曹然 《世纪桥》2010,(17):33-35
20世纪初,日俄两国本着一贯奉行的军国主义,为了推行各自的"大陆政策"和"远东政策"积极进行对外侵略扩张。而这种扩张政策的制定,既有本国的政治因素,又有一定的历史因素,正由于他们的政策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决定了日俄战争的历史必然性,而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形势则为战争的爆发提供的了现实条件,日俄战争是人类进入20世纪初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相似文献   

19.
1955年8月,随着中国与尼泊尔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解决两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珠穆朗玛峰,在中尼边界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归属问题的解决,牵动着两国的切身利益包括民族感情。在中尼边界谈判进程中,两国领导人亲自就珠峰问题经过多次会谈、磋商,互相交换意见,在照顾到两国人民民族情感和宗教信仰寄托的情况下,终于使棘手的"珠峰"问题得到双方都比较满意的解决。两国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成功解决"珠峰"归属问题的方法与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我们解决边界纠纷等诸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公开出版的图书、杂志、报刊以及电视、橱窗展览装饰品和商业广告上所绘制的中国地图上,经常出现对我国疆域和国界线的错误画法,如错绘中印边界、漏绘南海诸岛和钓鱼岛,甚至台湾岛等,造成很坏影响,需引起特别注意。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地图管理,避免出现错误,外交部和国家测绘局最近重申以下规定:   一、公开出版展示的地图 (包括书刊播图,电影电视、舞台设计用图以及展示用的各类示意图 ),国界线必须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绘制。特别注意南海诸岛、中印边界线走向、钓鱼岛以及香港和澳门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